3深层讲解:电动车辆技术问题
组合体中贵重金属如何降低使用量之外,开发耐高温(200℃)与耐不纯物的质子交换膜等都是当前重要的课题。
现阶段燃料电池电动车普及化最大的课题是,氢气的储存方式与供给体制。如何增加氢气储存效率(开发高效率储氢合金材料)与氢气供应站的普及化都是燃料电池电动车技术能否普及化的因素。而欲促进燃料电池电动车普及化,现阶段与未来应朝下列几个方向发展:
1、增加重组过程中富氢气的比例
2、改善反应气体供应方式
3、改善氢气的使用效率
4、改善燃料系统对硫成分的抗性
5、缩短启动时间
6、动力系统的热管理
7、动力系统的最佳化设计
8、减少燃料电堆的容积与重量
三、混合动力汽车(HEV)
1.定义 目前,关于“混合动力”的定义比较多,一般比较通行的是:一辆汽车,同时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力装置(也有的用“能源装置”术语,但不够严谨),其中有一种必须是电能动力。
而一般来说,除了电力之外的动力,另一种都是车用内燃机。所以“混合动力”又常被称作“油电混合”。
2.基本工作原理
与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以及单纯太阳能汽车等)方案相比,可以说混合动力采用的是一种不那么激进的“中庸之道”。
其全部能源归根结底还是来自车载燃油,燃油还是通过传统热力学过程由热机转化成机械能。
也就是说,混合动力整车的能源利用率不会高于车载内燃的最佳热效率。
其节能减排的基本出发点是:优化发动机的工作区间。
(可以类比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可以在某功率下寻求燃油消耗率最小的工作点,而混合动力可以将发动机控制在整个万有特性图中的最经济点。)
例如,发动机的最经济工作点是:n=2000rpm,Pe=40Kw。
当车辆负荷较轻时,比如,仅需要20Kw的功率。此时,发动机仍工作在最经济点,输出40Kw功率;多余的20Kw由电系统回收,储存在电池中。(或者发动机完全关闭,单纯由电系工作。)
转速和车速的协调由传动系的传动比实现,所以很多HEV配置无级变速器。
当车辆负荷较大时,比如,需要60Kw的功率。此时,发动机仍工作在最经济点,输出40Kw功率;不足的20Kw由电系统提供,电池对外放电。(或者发动机完全关闭,单纯由电系工作。)
混合动力技术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具体原因,可参阅《汽车理论》第二章 第五节。
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与常规动力车辆相比,混合动力车辆的油耗可以降低一半左右,排放污染物水平减少的幅度更大。
3.技术类型
混合动力车辆,根据“油”与“电”的不同组合方式,有串联、并联和混联之分。较常见的是前两者。
(1)所谓“串联”,就是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车辆传动装置…成线形串成一列。在发电机和电动机之间是蓄电池端口,由控制器控制。能量基本流程:
①发动机工作在最经济点,燃油的化学能由内燃机转化成机械能(或者关闭发动机,完全由电池提供能源);
②带动发电机全部转化成电能;
③如果发电量不足,则由电池补充;如果发电量超过需求,则将多余的部分储存在电池中;
④电能经过电池的调节后传递给电动机,再次转化成机械能;
⑤机械能带动车辆传动系统,提供驱动轮驱动力…
由于所有能量都要经过发电-电动的反复转换,效率较差;而且由于串行布置,所有动力总成都要满足车辆最大功率的需求,体积和质量都难以控制。
但串联式方案由于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没有直接的联接,发动机工作不受行驶环境和驾驶员意图的影响,容易控制在理想工作点,整套控制系统也较简单(相对并联和混联)。
目前,如选用效率较高的发电机和电动机,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效能还是可以接受的。
(2)所谓“并联”,指的是“油”和“电”都可以单独驱动汽车行驶。它的核心电系是一个在控制器控制下的电机,可以适时的充当电动机或者发电机。
①发动机工作在最经济点,燃油的化学能由内燃机转化成机械能(或者关闭发动机,完全由电池提供能源);
②如果该功率不足,则电池放电,电机对外输出机械功,在动力合成装置的协调下该机械功与来自内燃机的机械功汇合,共同驱动车辆;如果发动机功率过剩,那么动力合成装置将一部分功率分配给电机,电机发电,将剩余的能量储存起来;
③从动力合成装置输出的机械功驱动车辆…
很显然,并联式方案更复杂,而且发动机与驱动轮存在机械连接,对控制器的要求更高。
但其最大的优点是效率高。驱动轮输出功率中的很大一部分直接来自发动机,而不需要发电-电动的转换。另外,由于内燃机和电机的功率是相加后共同满足行驶需求,它们各自的额定功率都可以远小于整车的功率需求,可以做到小型化、轻量化,这对于许多小型车辆而言是必须的。
(3)还有一种“混联”。从理论上说,其综合
- 1深层讲解:电动车辆技术问题(07-16)
- 2深层讲解:电动车辆技术问题(07-16)
- 新型GEL-VRLA蓄电池的开发(01-06)
- 21世纪的绿色能源—太阳电池(01-06)
- 负输出罗氏变换器实用性剖析(01-09)
- 电源系统中的单元电路_电源技术概要㈡(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