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射频工程师文库 > 微放电检测方法的总结与分析

微放电检测方法的总结与分析

时间:02-24 来源:电子工程网 点击:

率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调零状态变化,从而认为 是发生了放电。

这种检测方法非常灵敏,因为只要前向和反向功率发生一点改变,调零电平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判断微放电;并且调零检测法可 以在脉冲模式下很好的工作。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误判,如测试系统中接头松动,被测件有杂质,或者测试中波导系统晃动等都会造成 反射功率发生一点变化,从而可能被误判为放电。

2.2.6 调幅法

调幅法是在输 入前端将一个小调制的低频信号幅度调制到射频信号送入测试链路,由于调幅深度低,在微放电发生之前,频谱只有载波信号和边频信号,其余分量几乎淹没在噪声 中。微放电时,信号能量由载波和调幅边频信号向近载波噪声迁移,由于微放电的非线性作用,会引起边频信号的谐波,由于载波能量向周围噪声迁移的变化,调制 在其上的边频信号的谐波以更高的幅度增大,从变化后的频谱中,可以清晰地观测到边频信号以及它的谐波变化,依据这种前后剧烈变化检测微放电效应。

这种检测方法设备简单,而且检测相对灵敏,尤其是对于临近微放电阈值时更为敏感,因此,它适合来检测微弱的放电现象。但是,这种检测方法检测是通过近载 波的边频分量变化来检测放电,所以在多载波和脉冲模式下不适合用此方法来检测放电。同时,这种方法目前只是进行了理论研究,进行的工程试验相对较少,因 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微放电检测方法总结分析

目前工程中微放电检测有多种 方法,但是在使用中没有一种检测方法可以同时灵敏且可靠地检测出微放电现象,从整体上看,局部检测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放电位置,但这是基于预先确定好易于 发生放电的位置,同时局部检测法还需要在被测件上打孔,这对于飞行器件的测试是不可行的;全局检测法可以检测出被测件是否发生了放电,这对于一般试验中进 行测试就可以满足要求。

再者,正如上面所述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在进行微放电检测时,需要考虑被测件特性,检测设备等情况,综合选择检测方法。最后,由对 各种检测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没有一种检测方法是绝对可靠的,因此,在进行微放电试验时需要采用至少两种检测方法,并且在选择检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各个检测方 法的原理综合选择可以互补的检测方法来进行微放电试验,如工程中常将前后向功率检测法和谐波检测法或者前后向功率调零检测一起使用来判断放电现象。

鉴于上面的分析,对于微放电检测方法的研究还有待于探索。结合对微放电理论的研究,需要再对微放电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尤其是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大功率器件使用频率不断增多,微放电测试就需要使用脉冲模式,而目前可用于脉冲模式下的微放电检测方法有限,因此,对于脉冲模式下微放电检测方法的研究就更加紧迫。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