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射频工程师文库 > UHF频段无源RFID读写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UHF频段无源RFID读写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时间:10-21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 点击:

射频识别技术

RFID技术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数据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可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快速识别和多目标识别,识 别的距离可达几十厘米至几十米;根据读写的方式,可以输入数千字节的自定义信息到电子标签,间接管理附带有电子标签的产品的信息;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 性,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具有极高的保密性;RFID电子标签不同于磁卡或IC卡,无暴露的触点,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基于以上特点,RFID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商品防伪、交通运输、自动控制、工业生产、身份识别、仓库管理、安全管理、医疗、卫生、畜牧业管理、图书档案管理和国防军事等诸多应用领域。

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读写器、电子标签、天线和主机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

图1 无源RFID系统框图

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并不复杂:主机通过与读写器的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用户命令;读写器接收命令,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后,通过发射天线在一定的区域内发 送出去;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到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感应电流获得能量,完成数据的存储、发送或其他操作:读写器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电子标签返回的数 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必要时将处理后的数据送至主机;主机接收到读写器送回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

总体设计方案

为设计出能稳定工作在UHF频段的无源RFID读写器,并尽可能提高其读写距离,使该无源RFID读写模块能够跟建筑设备物联网很好地融合,实现对建筑设备内的人员检测、定位,给建筑用电设备节能提供人员信息。方案对射频识别系统的开发流程进行了细化。

该方案按照模块化的思想进行设计,方便开发、管理、系统升级和维护。总体来说,无源RFID读写器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射频收发模块、MCU主控模块和外围电路。射频收发模块处理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数据通信。该模块的设计目标是设计出一款通用的应用于915MHz的射频收发模块,与控制部分通过自定义的I/O接口和函数联系。外围电路中,根据设计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又细分为:MCU控制模块、无源RFID射频模块、复位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RS232接口、扩展I/O口等。

UHF频段无源RFID读写器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

图2 UFH频段无源RFID读写器系统结构框图

在整个读写器系统中,RFID射频收发模块的功能是接收上位机的命令,根据命令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以控制电子标签进行相关的读写操 作,并接收来自电子标签的信号,对该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确定是佩戴该电子标签的人员信息。在选择射频芯片时,主要参考以下指标:

芯片发射功率发射功率决定了射频芯片的信号覆盖范围,发射功率越高,信号覆盖范围也越广,因此,在同等条件下为保证有效通信,应该选择发射功率较高、功率调节范围更大的产品。芯片抗干扰能力无线通信易受干扰,因此,为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应该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芯片。芯片功耗在保证数据有效通信的前提下,应该选用芯片功耗较小的产品。芯片外围元器件数目芯片外围元器件数目一方面影响产品成本,一方面对元器件的焊接和调试有影响,因此应该选用外围元器件较少的芯片。

使用方便性应该选用使用和编程都方便的芯片,降低产品开发的难度和周期。

根据以上指标原则,同时根据设计的实际需要,如价格、性能参数等多方面的考虑,nRF905在扩展功能、外围元器件和使用方便性等方面有较好的优势,因此,方案采用nRF905作为本设计射频收发模块采用的主芯片。

nRF905单片无线收发器工作在433/868/915 MHz的ISM频段,由一个完全集成的频率调制器、一个带解调器的接收器、一个功率放大器、一个晶体振荡器和一个调节器组成;可由片内硬件自动完成曼彻斯 特编码/解码,不用用户编写编码/解码程序;具有SPI接口,可以很容易通过该接口与具有SPI接口的微控制器通讯,编程配置非常方便;电流消耗很低。

该设计采用宏晶科技的STC12C5A60S2单片机,STC12C5A60S2单片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STC12C5A60S2单片机与MCS-51 系列的单片机在指令系统和引脚上完全兼容;片内有8k字节在线可重复编程快擦写程序存储器;全静态工作,工作范围:0Hz~24MHz;三级程序存储器加 密;512字节内部RAM;32位双向输入输出线;两个十六位定时器/计数器;五个中断源,两级中断优先级;一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间歇和掉电两种工作 方式。采用该款单片机足以满足本设计方案的需要。

射频收发模块NRF905通过TRX_CE、PWR_UP、CD、AM、DR、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