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小型圆极化四臂螺旋天线
近年来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of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同时也倍受重视。特别是UHF频段的RFID系统,由于其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受到了 更多地关注。典型的RFID系统由RFID阅读器和标签两部分组成,RFID无源标签依靠RFID阅读器发射的电磁信号供电,并通过反射调制电磁信号与阅读器通信。因此,RFID标签天线设计的优劣对其系统丁作性能有关键的影响。
常见的射频识别阅读器天线有折合振子天线、分形天线、微带天线以及轴向模螺旋天线。由于折合振子天线和分形天线一般为线极化天线,难以满足阅读 器对各方向电子标签的识别要求,所以在较多场合不适用;而微带天线由于其面积尺寸过大,在小型化的阅读器手持机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轴向模螺旋天线同样因 轴向高度过高,在实际使用中也受到了限制。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小尺寸、低剖面,高性能的网极化射频识别天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四臂螺旋天线由于其网极化性能出色,被广泛应用于GPS领域。随后经过进一步发展,Wang - Ik Son等人将四臂螺旋天线应用至RFID,并利用平面倒F天线代替了传统的单极子天线作为四臂螺旋天线的天线臂,如图1所示,实现了良好的效 果。文中利用该方式,设计了一种在尺寸和性能上更具优势的RFID阅读器天线。
图l 倒F折叠四臂螺旋天线
1 小型化四臂螺旋天线的设计
1.1 四臂螺旋天线的设计
文中设计的倒F四臂螺旋天线的结构如图2所示。天线由4个完全相同的倒F天线组成,水平部分印制在介电常数为9.6,尺寸为60 mm×60 mm,厚度为1 mm的矩形微波复合介质板上,垂直部分印制在相同的4个厚度为1 mm的FR4小介质板上。4个天线馈电为等幅馈电,相位按逆时针相位依次滞后90°,形成右手网极化。
图2 倒F四臂螺旋天线结构示意图
由于螺旋天线的4个臂相距较近,相对两臂之间的距离约为0. 18 λ ,天线4个臂之间的耦合较强。因此,在4个单独端口进行匹配时,不能按传统的方法,将每个端口单独匹配,再加功分网络,则应充分考虑4个臂之间的耦合。利用Ansys HFSS进行仿真可发现,位置相对的臂之间的耦合要远大于相邻臂之间的耦合,如图3所示。是因为相对两个臂上的电流相互平行,所以相互影响过大,而相邻臂 上的大部分电流相互垂直,则影响较小,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只考虑相对臂之间的耦合。假设4个天线臂端口按逆时针分别为端口1、端口2、端口3和端口4,反射系数分别为 F11、 F22、 F33和F44,相对天线 臂之间的耦合系数为Ml3和M24,由于天线两对臂之间的对称性,所以只需分析天线臂1和3之间的关系。
假设端口1处的相位为0,能量从端口1传输到端口 3产生的相位差为θ,而端口1和端口3的馈电相位相差180°,则从端口1耦合到端口3的能量在天线臂3端口处产生的相位为- 180°一θ,由于天线间距较小,θ较小,所以可认为端口1耦合到端口3的能量在端口3处的相位为- 180°。端口3的馈电相位为- 180°,则其反射能量的相位为180°。在端口3处看,从端口送出的能量包含端口3反射的能量和端口1耦合的能量,上文已得出反射能量和耦合能量在端口 3处的相位分别为180°和- 180°,所以当反射的能量和耦合的能量大小相等时,其等幅反相相互抵消,达到最佳匹配效果,即 F33= M13 (l) 反之满足 F11=M13时,端口1处达到最佳匹配。同理可分析端口2和端口4。
图3天线的s参数仿真结果
1.2 馈电网络的设计
一般四臂螺旋天线的馈电方式有两种,自相移馈电和功分网络馈电。自相移形式由于其相位不易控制,且4个天线臂结构产生差异,方向图也略有变化, 因此选择采用功分网络来实现馈电。威尔金森形式的功分器尺寸较大,且隔离电阻会导致损耗增加,因此该处采用简单的T型功分器。图4为功分网络的结构图。
图4 T型功分器结构图
2 天线的仿真与实测结果
图5给出了仿真和实测的驻波结果对比图,由图中可看出,仿真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天线在国内UHF频段920 - 925 MHz内的实测驻波在1.2以下,且在908 - 928 MHz内的驻波均在1.5似下,可满足实际应用。图6给出了天线增益和轴比随频率的变化,可看出天线的峰值增益为3.5 dB,轴比在带内<2 dB。图7和图8给出了天线在XZ和YZ面的归一化方向图,从图中可看出天线的3 dB波束宽度>120°,前后比>15 dB。图9给出了天线的实物照片,天线的整体尺寸为6 mm<60 mm<6 mm,与传统RFID天线相比尺寸较小。综上所述,该天线性能优越,满足目前UHF频段RFID系统对于天线的要求。
图5 天线驻波仿真和测试结果图
- 新型谐振式螺旋天线的设计(01-21)
- 宽带宽角四臂螺旋天线(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