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2025婵犲痉鏉库偓妤佹叏閻戣棄纾块柟杈剧畱缁狀垶鏌ㄩ悤鍌涘04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锔藉亱闁绘劕鎼粻顖炴煥閻曞倹瀚�24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绐楁繛鎴欏灩缁狀垶鏌ㄩ悤鍌涘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銈傚亾濮樼厧娅嶇€规洑鍗抽獮鍥敆婵犲應鍋撻崸妤佺叆闁绘洖鍊圭€氾拷闂傚倸鍊烽悞锕傚箖閸洖纾垮┑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
首页 > 应用设计 > 工业电子 > EZ-USB接口设备的软配置技术

EZ-USB接口设备的软配置技术

时间:04-0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表1 通用EZ-USB接口模块描述符及主要参数
描述符名称

描述符参数

设备描述符版本:0x0001。包大小:0x40。VID:0x0547。PID:0x1011。配置号:0x01
配置描述符接口数:0x01。配置值:0x01。属性参数:0x80。最大功耗:0x32(100mA)
接口描述符表接口索引:0x00,交替设置:0x01。端点数:0x02
端点描述符表0端点地址:0x82(端点2,输入)。端点类型:BULK。最大包长度:0x0040
端点描述符表1端点地址:0x02(端点2,输出)。端点类型:BULK。最大包长度:0x0040

此通用模块中的固件仅用于EZ-USB通信测试、设备驱动和固件装载演示。通过实验发现固件设计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 采用ezusb.sys通用驱动程序时,主机要用查询方式接收从设备来的数据。若主机接收不到设备上传的数据时会长时间等待,甚至会死机。在本文的设计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数据上传和下传操作成对发生。主机每次下传一个数据包时,设备就上传一个数据包。此时如果设备有数据上传就将数据置入上传数据包中,否则返回一个空包。
② 初始化时应清空一次相应的端点缓冲区,否则有时会出现第一次传输出错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复位不充分或者内部RAM掉电延时。在实际中发现,设备掉电相当长一段时间,EZ-USB的RAM中数据仍然保持。

4.2 生成设备驱动程序

可以直接用厂家提供的通用设备驱动程序来驱动设备。但通用设备驱动程序只能执行一些标准的USB设备请求和数据传输,而且只支持查询方式与设备通信。如果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用户可以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扩充,重新用WDM DDK生成驱动程序。通用模块中采用了通用驱动程序Ezusb.sys。采用查询方式,并且使上传和下传对应出现,实时性较好,能满足一般设备要求。

4.3 生成装载驱动程序

采用自动配置方式时,可根据EZ-USB开发系统提供的模板生成固件装载驱动程序。
通用模块中固件装载采用命令配置方式。其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垾鎰佹綎缂備焦蓱閸欏繘鏌熼锝囦汗鐟滅増甯掗悙濠囨煏婵炑€鍋撻柡瀣墵濮婅櫣鎹勯妸銉︾彚闂佺懓鍤栭幏锟�...

其中主要定义了以下4个函数以完成固件装载。
Read_Intel_Hex() 从Intel格式的Hex文件中读出固件代码到缓冲区。
Hex_To_Bin() 移去Intel格式的Hex文件中格式描述部分,转换为纯固件代码。
Download_Bin() EZ-USB8051内核复位、固件装载到设备、8051内核解复位并运行固件。装载固件前要使EZ-USB8051内核进入复位状态,然后装载固件,装载结束后使EZ-USB脱离复位状态开始运行固件。三种操作共用一个函数,用传递不同的参数进行区别。
Set_InterFaceAlt()设置EZ-USB接口号和交替功能值,建立通信管道。

4.4 安装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必须正确装入Windows环境之后,才能起作用。编辑INF文件,使首次枚举设备的VID和PID绑定到固件装载驱动程序,使重枚举后设备的VID和PID绑定到设备驱动程序。设置驱动程序的路径为 C:,设置显示的驱动程序字符串信息。重新启动系统,按提示信息完成安装过程。

4.5 应用程序与设备接口

通用EZ-USB模块的测试程序提供两种方式访问EZ-USB设备,一是直接通过I/O控制调用访问设备,用CreateFile()函数打开设备,用DeviceIoControl()函数与设备进行通信;二是将复杂的访问函数封装为DLL,对用户提供更简洁的方法访问外设。

结 语

利用通用EZ_USB接口模块,开发了智能声强测量系统和精密数控雕刻机设备,均获得了成功。设备性能稳定,开发周期短。

参考文献

   1. 颜容江 EZ- USB2100系列单片机原理、编程及应用 2002
   2. Cypress Semiconductor.EZ-USB Series 2100 Getting Started Development Kit 2001
   3. 张弘 USB 接口设计 2002

作 者:合肥工业大学  吴从中  
来 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3(12)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