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MCU和DSP > Cortex-M3的异常处理机制研究

Cortex-M3的异常处理机制研究

时间:04-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3 Cortex—M3和ARM7中断控制器比较

在过去的十年中,基于ARMv4的ARM7系列微控制器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在ARM7系列中,并没有对中断进行独立的服务,而是通过牺牲处理器一定的性能来换取有效的中断响应和中断处理机制。Cortex—M3高度耦合的NVIC可以实现硬件中断处理,同时支持迟到和尾链机制,加快了异常响应的速度,充分发挥了处理器的性能。图4为Corex—M3和ARM7在中断控制器结构方面的差异。



比较可知,NVIC是直接作为Cortex—M3处理器的一部分,集成在处理器核内部;而VIC只是游离在ARM7内核的外围,这样就必然占用内核资源,影响了处理速度。Cortex—M3和ARM7中断控制器在功能和实现方式上的差异如表2所列。

3.1 处理器响应单个异常

Cortex一M3和ARM7异常处理过程如图5所示。



ARM7处理器的异常开销:



其中,TARM7为ARM7处理异常的时间开销;TARM2_PUSH和TARM7_POP为ARM7进行压栈和出栈的操作时间;TCoretx-M3为 Cortex一M3处理异常的时间开销;TM3_PUSH和TM3_POP为Cortex—M3进行压栈和出栈的操作时间。

可见,由于采用处理器状态硬件保存,Cortex—M3处理器少用了18周期,节省了42.8%的异常开销。

3.2 处理器响应迟到异常

Cortex—M3和ARM7在处理迟到高优先级异常时的差异如图6所示。



当IRQ2正在为执行ISR2保存处理器状态时,迟到了一个优先级更高的异常IRQl。这时ARM7继续进行压栈操作。在压栈操作完成后,ARM7继续为执行ISRl进行压栈操作,然后执行ISRl。其实,两次压栈操作所保存的内容是一样的。因此,Cortex—M3对这个阶段的操作进行了优化,引进了迟到异常技术,只进行一次的压栈操作。并且在ISRl执行完成之后,Cortex—M3没有进行出栈操作,而是通过一个6周期的尾链,直接进入ISR2的执行。

在上面的例子中,ARM7处理器的异常开销:



其中,TARM7_later和TM3_later分别为ARM7和Cortex—M3处理迟到异常所用的时间开销;Ttail-chaining为 Cortex—M3处理尾链所用的时间。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Cortex—M3少用了44周期,节省65%的异常开销。

3.3 处理器处理back-to-back异常

若一个新的异常在上一个异常寄存器出栈时到来,ARM7和Cortex—M3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大不同。Cortex—M3和ARM7在处理back—to —back异常时的差异如图7所示。ARM7继续当前的出栈操作,在出栈操作完成后,处理器为执行ISR2进行压栈操作,然后执行ISR2。其实,这时候处理器出栈和压栈的内容是一致的。Cortex—M3同样优化了这个阶段的操作,引进了尾链机制。当IRQ2到来时,Cortex—M3立即中止已经进行了8个周期的出栈操作,转而进行尾链操作,然后执行ISR2。



在处理back—to—back异常时,ARM7处理器用在ISRl到ISR2转换的异常开销:

TARM_btb=TARM7_POP+TARM7_PUSH=16+26=42周期

Cortex-M3处理器用在ISRl到ISR2转换的异常开销:

TM3_btb=Tcancel+Ttail-chaining=8+6=14周期

其中,TARM_btb和TM3_btb分别为ARM7和Cortex—M3处理back—to—back异常转换所用的时间开销;Tcancel为发生尾链时Cortex—M3已用于状态恢复的时间。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Cortex—M3少用了28周期。其实,Cortex—M3处理器用在ISRl到ISR2转换的异常开销最低可以优化到只用6个周期,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back—to—back异常的响应能力。

结语

本文阐述了Cortex—M3处理器的异常处理机制。通过和ARM7进行比较,量化分析了Cortex一M3在异常处理方面的优势,对工程师使用 Cortex—M3的异常处理会有一定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Shyam Sadasica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RM Cortex-M3 Processor 2006
   2. ARM Limited Cortex-M3 Technical Reference Manual 2006
   3. ARM Limited ARMv7-M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anual 2007
   4. 李宁 基于MDK的STM32处理器开发应用 2008

作者:武汉理工大学 方安平  蔡俊宇
来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9 (2)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