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应用设计 > 消费类电子 > LED照明在家用市场寻求突破

LED照明在家用市场寻求突破

时间:06-0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高效、节能、环保、高寿命等特点使得LED成为近年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之一。LED在商业照明应用领域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并开始逐渐渗透到家用照明领域,夏普、东芝、松下、NEC、欧司朗等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家用LED照明产品。但是,高昂的价格以及器件可靠性、效率、散热设计等技术挑战制约了LED照明在家庭应用中的普及,因此,如何突破价格壁垒,解决以上技术难题成为半导体厂商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成本是LED进入家用市场的最大障碍

与商业照明应用相比,庞大的消费群使得LED家庭照明市场极受关注,但家用市场对于成本极其敏感,这导致其发展速度缓慢。Maxim公司HB LED产品线业务经理Piero Bianco指出,“制约LED照明进入家庭应用的关键因素是成本。为了与其它技术(荧光灯是其最主要的竞争产品)争夺市场份额,LED灯具的价格必须控制在 10至15美元以下。”德州仪器(TI)高级技术市场开拓工程师刘学超对此也有认同,“虽然LED的成本在逐步降低,但和传统CFL节能灯相比,还有一定价格差距。”

LED灯泡的高成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包括大功率LED 光源、LED的控制芯片以及为实现良好散热而采用的灯泡外壳材料。通过降低驱动器成本是减少整个LED系统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据Maxim公司的 Piero Bianco介绍,利用单级变换驱动器,直接采用交流电源供电,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另一种途径是尽可能在驱动器中避免使用电解电容,因为LED灯的工作温度较高,必须选用高级电解电容才能维持足够的驱动电路使用寿命。因此,如果驱动器中不需要使用电解电容,也会节省相应的成本。该公司已经推出了一款单级变换、无需电解电容的LED灯驱动方案。

无疑,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推动LED照明在家庭中的成功应用。高亮度LED的发光效率在过去几年中已得到巨大提升,随着发光效率、使用寿命、可靠性等的不断提升,LED照明的市场吸引力和应用价值将会不断提高,在家庭中的采用率也将因此而逐步提高。除了价格之外,要想产品真正在家庭市场具有竞争力,高亮度LED照明解决方案还必须提供可调光的选择。通过增加调光功能,以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灯的亮度,也有助于降低功耗。

可靠性和散热设计面临挑战

进行LED照明系统设计时,工程师必须应对的关键挑战是在保持极高可靠性同时降低成本。安森美半导体照明及智能电网市场营销总监郑乐康表示,为降低家用LED照明系统的成本,设计工程师往往倾向于使用较低等级的元件,如更低额定温度的电容或精度更低的电阻。如果在家用LED照明系统的电子驱动器部分使用较低额定温度的电容,而这些额定温度较低的电容很可能在使用几年(3到5年)后失效。那么,最后的局面将会是LED照明系统中LED本身的寿命长达5万到10万小时(15到20年),但电子驱动器由于可靠性问题仅能存续3到5年。因此,工程师在设计时不能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并应确保电子驱动器的可靠性和寿命与LED的可靠性和寿命匹配。

良好的散热管理和高效驱动电路是实现高效LED照明系统的重要保障,“否则将有可能造成系统可靠性降低、光衰甚至产品失效。对于驱动部分而言,高效的热管理同样是必需的,通过提升转换效率可以减少损耗,从而减少热量的产出。从控制器的设计到组件的选择都需要注意。”台湾聚积科技LED照明产品线项目副经理苏醒强调。散热处理不当将会加速亮度衰减,进而降低产品的亮度与使用寿命。此外,由于LED照明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雷击、高温等),提高LED驱动电源的效率和可靠性成为设计难点。

从传统普通照明转向LED照明还必须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立琦科技高级项目经理廖光彬认为,“LED照明的需求与传统照明产品对电源的要求不同,因此,专门为LED照明而开发的电源设计方案显得非常有必要。这些需求包括定电流输出、支持Triac调光、单输入多串输出的设计、低输出功率高PF值、全新的架构以满足高功率低成本要求等。”

Intersil高级应用工程师Tamara Schmitz表示,“消费者要求设计具有至少达到90的功率因数和超过80%的效率。在直流应用中,最大输入电压可超过约40V。在交流应用中,输入电压可能是120V或240V(最大277V)。高亮度LED必须通过运行在120Hz频率的PWM进行驱动,以尽可能减少任何可见的干扰。有时还需改变频率。除了这些设计上的限制,根据应用的不同,可以采用隔离和非隔离设计。”因此,没有一种适合所有应用的解决方案。每个解决方案都是根据LED数量和通过 LED的电流专门定义的。根据磁性元件、所选的功率元件和输出电容器的变化,必须对解决方案做出调整。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