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_压敏电阻与热敏电阻

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_压敏电阻与热敏电阻

时间:07-17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点击:

体放电管串联,这样的话,系统的残压将由第一个压敏电阻器决定,残压将大幅度降低。

  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应用压敏电阻器与气体放电管串并联,在压敏电阻器的V1mA值略大于或等于气体放电管的直流点火电压时,残压将大大降低,而且减缓了压敏电阻器的性能劣化。

  2、采用压敏电阻器与气体放电管并联,当气体放电管导通后,不但减小了压敏电阻器的通流压力,而且缩短了压敏电阻器通过大电流的时间,减缓了压敏电阻器的性能的劣化,但对残压的影响不大。

  3、压敏电阻器与气体放电管串联,由于串联间隙击穿电压在不同操作波形下的离散性,有可能导致保护可靠性的降低或保护失败。但是,气体放电管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当没有暂态过电压作用时,它能将压敏电阻器与整个系统完全隔离,即没有泄漏电流,同样能减缓压敏电阻器的性能的劣化,参数选择得当对残压有一定的影响。

  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区别

  1、气体放电管只能放在N和PE之间,因为气体放电;

  2、压敏电阻是限压型元器件,放电管是开关型元器件,反应时间都是纳秒级的放电管比压敏电阻慢一点。压敏电阻反应时间是≤25NS放电管是≤100NS;压敏电阻的性能存在一个衰减的问题。放电管不会!

  3、压敏电阻主要用于电源系统的防雷,气体放电管主要用于信号线路如数据线、电话、有线电视、卫星通信等的防雷。只在零线上接放电管不能防雷,但零线上能接放电管,而火线上则则不行,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零线没电压,火线有。

  4、气体放电管只能放在N和PE之间,因为气体放电管的导通延时长和导通后需要续流,使电路容易短路。所以不能用在三相之间。

  5、由于压敏电阻(MOV)具有较大的寄生电容,用在交流电源系统,会产生可观的泄漏电流,性能较差的压敏电阻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泄漏电流变大可能会发热自爆。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压敏电阻之间串入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与气体放电管串联,在这个支路中,气体放电管将起一个开关作用,没有暂态电压时,它能将压敏电阻与系统隔开,使压敏电阻几乎无泄漏电流。

  压敏电阻与热敏电阻应用

  众所周知,目前很多部门使用的音频保安单元是由陶瓷气体放电管和热线圈或热敏电阻(PTC)组成的,放电管置于外线侧(放电电压为250±50V),热敏电阻置于内线侧,如图1所示。当过电压超过气体放电管动作电压时,气体被击穿,过电流入地;过电压消失后,便自行恢复为正常开路状态。由于它在过电压时呈短路状态,所以称为通断型过压保护元件。气体放电管的响应速度慢,难以保护程控交换机等通信设备。近几年来,压敏电阻已逐渐代替气体放电管。

  

  压敏电阻属于电压限幅型,它动作时两端的电压有多大,就要看它吸收多大的过电流。压敏电阻的过流值与其瞬间内阻的乘积,即为残压。残压不能超过被保护器件的允许耐压,否则,不能保护。压敏电阻具有响应速度快,抗雷击能力强(与通流容量成正比)的优点。但对于市电220V则无效。这是它的不足之处。所以,当用压敏电阻替代气体放电管时它就不能象图2那样接线了。图2中外线侧还串接了保险丝。因为压敏电阻的失效模式为短路,如果它放在外线侧,一旦市电与音频电缆相碰,压敏电阻击穿,220V便经电缆短路入地,过电流可能烧坏电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保险丝是不可自复的,一旦保险丝熔断,电路便切断。所以,图2的接法是不好的。

  

  

  要发挥PTC和MY对于市电仍具有自复功能,必须采用如图2所示的接线电路。电路中,PTC置于外线侧,压敏电阻置于内线侧。当市电与音频电缆相碰时,压敏电阻便击穿而接地,Q点电位降到0,从而保护了通信设备。由于PTC串接在回路中,故障电流流过时,其自身阻值急剧上升,故障电流迅速地限制在300mA以内,通信电缆得以保护。故障排除,PTC自动恢复到原状,电路仍能正常运行。

  压敏电阻与热敏电阻区别

  热敏电阻是敏感元件的一类,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

"压敏电阻"是一种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的电阻器件,主要用于在电路承受过压时进行电压嵌位,吸收多余的电流以保护敏感器件。英文名称叫"Voltage Dependent Resistor"简写为"VDR", 或者叫做"Varistor"。压敏电阻器的电阻体材料是半导体,所以它是半导体电阻器的一个品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