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射频工程师文库 > 谁将引领后3G时代?

谁将引领后3G时代?

时间:01-17 来源: 点击:

\



图1 EDGE演进的关键时间点(Source:GSA,2009/12)



对于宽带化需求而言,将多载波和宽带功放技术(MCPA)引入GSM基站关键部件――射频模块的设计,无疑是提升系统带宽(吞吐量)以及网络平滑演进的理想解决方案,可实现单位机柜(机房)空间的更大系统容量和吞吐量,射频模块可实现硬件重用,通过软件升级方式演进到EDGE+/HSPA/LTE。

宽带化演进背后的基础是IP化,IP化体现在网络的各个层面上,业务分发、核心控制、传输承载层面的IP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接下来就是接入网层面的IP化,只有实现GSM接入网接口、内核的IP化,才能实现Backhaul传输成本的最小化以及业务效率的最大化。

低ARPU时代――消费者与运营商的双赢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全球社会信息化、解决全球数字鸿沟的重要工具,而GSM成为首要主角,据GSA的最新数据显示,"金砖四国"(中、印、巴、俄)目前总计拥有超过13亿GSM用户,并且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仅2009年12月一个月,印度就增加了1200多万GSM用户,中国的GSM新增用户也接近500万,GSM由于其网络覆盖良好、产业链极度发达,在未来几年仍然将是这些新兴市场最主力的移动网络。

以中国和印度为例,目前中国的移动用户ARPU约为9美金左右,而印度只有4美金,且均呈继续下降的趋势,如何在ARPU低至4美金甚至更低的市场环境下让运营商仍然有利可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是摆在新兴市场运营商面前的难题。

GSM分布式基站在城区可实现无机房建网,网络部署更灵活快捷。在农村场景下,更是可以减少传统基站模式存在的射频模块与天线之间的馈线损耗,外加大功率发射特性,使得单个基站的覆盖更远,从而减少基站数量以及巨大的站址选择和建设成本,尤其对于偏远的农村、山区、铁路场景非常合适。

多模基站让运营商在同步建设GSM和3G网络时兼顾今天和未来的需求,实现2G/3G/4G演进过程中硬件的最大化重用,减少站址资源、网络部署成本及后期运维成本。

增强的语音业务能力(AMR、WB-AMR、TrFO)让用户享受更好的语音体验,同时提升业务效率。本地交换(BSC内部交换)功能可大幅减少传输资源需求,尤其是在非洲等基础设施环境恶劣的场景下。

对于新兴市场来说,更广、更深的网络覆盖,更便宜的语音和宽带业务资费,足以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享受到移动通信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ARPU的快速下降趋势。而本地交换、分布式基站、多模基站等节省TCO的新技术、新解决方案的应用,让运营商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保证了可接受的投入产出,对消费者和运营商来说无疑取得了双赢的成效。

爱立信华为引领后3G时代GSM发展走向

如果说爱立信在GSM/WCDMA/LTE路线上的执着让其无愧于全球移动通信霸主的话,那么今天看来,还会有一家来自中国的厂商――华为会和爱立信一道分享后3G时代的GSM蛋糕,以及决定这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中最后一段时光会走向何方。

\



图2 2009Q3全球GSM市场份额(按载频出货量计,Source:Dell’Oro)



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Dell’OroGroup数据显示,2009年3季度,华为首次以34.2%的GSM份额(按载频出货量计)超越爱立信,打破了过去十几年中爱立信在GSM市场中一直遥遥领先的态势,至此已经形成了华为、爱立信两大巨头在全球GSM市场和技术演进上的领跑态势。

无论在GSM的IP化、宽带化、绿色和降低成本上,两家厂商已经抛开其它厂商跑在了前列,以EDGE+这个行业内长期没有定论的话题为例,目前只有这两家厂商在EDGE+上有所动作。2010年1月中旬,华为宣布其采用EDGE+技术刷新了GSM网络数据速率的最快纪录,平均速率达到了564kbit/s,是现有EDGE网络速率的两倍,达到了3G初期的水平。爱立信随后也向媒体透露消息称和中国移动在广东开展的增强型EDGE网络测试已经完成,通过软件升级,速率也达到了550kbit/s以上。

然而GSM网络未来的演进趋势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来自用户市场的需求,在网络规模达到极致的今天,用户的需求才是产业链各方在GSM发展方向上考虑的关键要素,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则是GSM运营商做出最终战略抉择的铁律。

结束语

尽物之性,这是全球最大的GSM运营商中国移动在2007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所提到的一句点睛之词。过去的十年可谓GSM的黄金十年,其成功无以复加,在未来的十年,GSM仍然将扮演着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主角。帮助全球社会跨越数字鸿沟,推进全球移动宽带与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让移动通信朝着绿色方向发展,GSM还将被全球通信业寄予更多厚望。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