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关于医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

关于医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

时间:10-05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响用户体验。

  (2)其次,在智能数据上,主打健康数据监测的这些产品,很多都会出现数据不准确,甚至数据造假的现象。

  (3)然后,大部分智能设备上只提供数据,却不提供解决方案。比如某品牌手环上,只帮用户记录了一大堆运动、睡眠状况的数据,甚至有些数据都分不清楚,也不提供数据分析,帮用户找解决方案。不知道这样一个套在手上的环子有什么用?还不如买一个手串,还能装一下大师。

  2.从用户角度来说:

  (1)首先,是用户习惯还没有养成。对于中国普通消费者来说,虽然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对健康养生也开始关注,但还是对如何提高健康水平,保证养生质量没有清楚认识,也还没有养成这方面的消费习惯。

  (2)其次,产品的社交化驱动。就像前面提到的微信推出的"微信运动",通过"行走的力量"这样的排行榜来粘住用户,用户通过在朋友圈的分享来驱动其长期使用。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交化的驱动,用户很难长时间去使用产品,同样用户周围有没有人在用类似的医疗可穿戴产品,也是其能否长期使用的参照。

  (3)然后,用户目标需求无法满足。对于一款医疗可穿戴设备来说,有的用户可能不只是需求记录健康数据,可能更需要能够提供医疗解决方案,有的用户可能不只是需要监测睡眠数据,还需要监测血压、血糖等数据或者还需要一些娱乐功能,而当用户这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用户也会放弃产品。

  

  医疗可穿戴设备平台化,形式大于内容

  基于大数据的移动医疗,其实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据的采集,通过一些医疗可穿戴设备完成;第二阶段是数据分析与整合,如苹果刚推出的Healthkit移动医疗应用平台,帮助用户来整合数据;第三个阶段是医疗服务,医生通过这些设备得到的数据来进行诊疗服务。

  所以很多拥有健康监测数据的医疗可穿戴设备厂商,就以硬件为入口,尝试自己建设大数据平台,或者找第三方平台合作完善自己的服务,来帮助用户提供医疗解决方案。

  (一)硬件+云+软件。医疗可穿戴设备厂商,自己开发可用于监测健康数据的硬件设备,同时还提供云服务,再通过自己开发的移动应用软件来连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医疗解决方案。国内的老牌医疗企业九安医疗,旗下就有手表、血压仪、血糖仪等智能产品,并且有自己的移动APP,以B2B2C的模式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其中,九安旗下的ihealth产品得到小米2500万美元投资,推出了iHealth血压计,想要复制移动医疗领域的小米模式。

  (二)与第三方医疗平台合作,为他们提供健康监测数据。对于大多数小的硬件创业公司来说,他们没有雄厚的资金和资源,可以像九安医疗那样建立自己的云服务和数据平台,所以他们只好选择与一些第三方的医疗平台合作,为他们提供健康数据,从而可以得到一定分成。国内的春雨医生作为医患交流交易平台,在去年开放了医疗服务平台,增加了电子健康档案模块,整合平台上超过4万名的医生服务能力,为各类医疗可穿戴设备提供基于硬件数据的医疗服务。目前接入平台的有益体康便捷式心电监测仪、宜诺腕表等医疗可穿戴硬件厂商,他们的设备监测到的用户数据接入春雨医生后,平台上的医生通过查看数据,分析数据,为患者提供健康解决方案。

  但是,提供了数据,有了平台,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远远还没有那么简单,医疗可穿戴设备平台化,更多时候是形式大于内容。要知道医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行业,包括医院、医生、医药企业等参与者,医疗技术又受环境、设备资源等的限制,要想解决医疗问题就要整合各方关系和资源,当然还有政府政策的限制和监管。虽然有春雨医生这样的综合平台,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安全。用户的健康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被可穿戴设备商采集后,再交给第三方平台,这中间就会存在很大的信息安全问题,平台能否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 

  而对医疗可穿戴企业来说,他们盈利的模式又相对缺乏,除了低价竞争收取用户的设备费外,有的还可以从医院、第三方平台拿到很少分成,赚钱的很少,赔钱的不在少数。设备的都没人买,更何谈服务了。

医疗可穿戴设备极大地促进了移动医疗的发展,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又新鲜的体验,可以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但是医疗可穿戴设备也存在着市场混乱,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急需要用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规范。2015年1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简称FDA)发布了两份关于互联网伊丽莎白的指导草案。FDA详细规定了低风险的平台医疗健康产品的确定标准,并对医疗第三波配件的风险评估提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