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 2000空中接口技术的演进
时间:03-21
来源:
点击:
摘要 首先介绍了AIE阶段一的具体需求和主要的技术点。接着重点描述了AIE阶段二的具体需求、工作流程以及需要确定的解决方案,最后讨论了在融合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功率控制技术。
1、概述
2005年3月,3GPP2启动了CDMA2000演进技术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其空中接口技术的演进称为AIE(Air Interface Evolution)。cdma2000空中接口技术演进的基本思路为:提高峰值数据速率和系统吞吐量能力;保护现有投资和保持后向兼容性;提升宽带无线体验。
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降低开发复杂度,3GPP2将AIE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1)阶段一实现多载波EV-DO(Nx EV-DO),即EV-DO Rev.B。该阶段在性能提高的前提下尽可能后向兼容,减少系统对基础硬件的影响,在性能与市场化进程之间折衷。
(2)阶段二实现cdma2000增强数据分组空中接口(E-PDAI)。该阶段可满足市场长远发展的需要,大幅度提升系统性能。
2、阶段一
阶段一立足于快速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保持后向兼容性,满足近期市场的需求。它主要是基于现有的1x EV-DO,通过合并多个1x EV-DO载波来提供更高的分组数据速率。
2.1 具体需求
(1)Nx EV-DO系统不应修改多信道的1x EV-DO Rev.A基站或基础硬件。
(2)Nx EV-DO的总传送带宽应为CDMA信道的整数倍。
(3)Nx EV-DO系统应完全后向兼容EV-DO Rev.A。低于1x EV-DO版本的接入终端应能接收来自Nx EV-DO系统的服务;Nx EV-DO终端应能接收低于EV-DO版本的系统在接入网络提供的服务。
(4)在Nx EV-DO系统中,可单独建立和释放前向链路(FL)和反向链路(RL)CDMA信道,并且可按需动态改变FL和RL CDMA的信道集。
(5)在Nx EV-DO系统中,FL CDMA信道数可与指配的RL CDMA信道数不同。
(6)在Nx EV-DO系统中,可支持独立指配RL CDMA信道的能力,不必遵循cdma2000 FL/RL FDD成对的原则。
(7)Nx EV-DO技术标准应支持Nx EV-DO接入网分配连续和不连续的N-CDMA信道,并应支持不同频段类别间信道的合并。
(8)Nx EV-DO技术标准前向应支持至少NF×3.1 Mbit/s的总峰值速率,反向应支持至少NR×1.8 Mbit/s的总峰值速率。其中,NF为前向链路的载波数,NR为反向链路的载波数。
(9)Nx EV-DO技术标准应允许为单载波AT(如1x EV-DO)分配Nx EV-DO接入终端使用的载波。
阶段一的技术定位决定了多载波EV-DO基于1x EV-DO Rev.A物理层,主要是对媒质接入控制(MAC)层和高层进行修改,以支持多载波的调度、增加、删除和不对称前反向载波。
2.2 主要技术点
(1)为了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可采用高阶调制64QAM,并支持更大的数据分组。
(2)对于ACK/DRC等控制信道来说,当前向、反向载波数对称时,采用与EV-DO Rev.A相同的方式;当前向、反向载波数不对称时,尤其是前向载波数大于反向载波数时,采用长码掩码(Long Code Mask,LCM)实现一个反向载波上多个ACK/DRC信道的复用。
(3)将物理层分为对称模式、基本不对称模式和增强不对称模式三种。对称模式涵盖单载波操作,是必须支持的,并且它对于所有反向链路载波都采用相同的LCM;在基本不对称模式中,每个前向链路载波的前向开销信道(DRC/ACK)采用惟一的LCM,也就是说每个前向链路载波采用一个LCM,则(NxFL,1xRL)要采用N个惟一的LCM;在增强不对称模式中,每4个前向链路载波采用一个LCM,即采用CDM+TDM方式实现前向开销信道。
(4)采用DTX/DRX和快速循环以降低终端耗电。
(5)采用混合频率复用以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
目前,阶段一即EV-DO Rev.B的空中接口标准已于2006年6月正式颁布。EV-DO Rev.B的芯片正在积极研发当中,预计一两年内投入市场。
3、阶段二
阶段二立足于远期的市场需求,采用新技术提高频谱效率和数据速率。
3.1 具体需求
(1)语音容量:每MHz每扇区支持100个并发VoIP会话。
(2)数据吞吐量。在带宽为20 MHz的情况下讨论。
①用户峰值数据速率见表1。
表1 用户峰值数据速率
②系统平均吞吐量。当系统处于满负荷状态时,在室外高速车载环境下,前向速率为60 Mbit/s,反向速率为30 Mbit/s。
(3)频谱效率≥4 bit/s/Hz。
(4)系统时延。空闲状态时延为10 ms,传送时延为10 ms,切换时延为20 ms。
(5)与其他cdma2000技术的无缝互操作。
(6)与其他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缝切换。
3.2 工作流程
阶段二的工作首先由TSG-C中负责物理层的工作组WG3启动。2005年5月,WG3确定了阶段二的工作流程。
(1)首先由TSG-S确定最终的需求和技术文稿。
(2)更新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主要包含信道模型、空间调整、天线配置、业务模型、控制信道模型和干扰模型。
(3)各公司正式提交阶段二的建议。
(4)校准和决议。评估和选择技术并形成标准。
WG3于2005年12月初步确定了阶段二的工作计划,如图1所示。
图1 阶段二的工作计划
1、概述
2005年3月,3GPP2启动了CDMA2000演进技术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其空中接口技术的演进称为AIE(Air Interface Evolution)。cdma2000空中接口技术演进的基本思路为:提高峰值数据速率和系统吞吐量能力;保护现有投资和保持后向兼容性;提升宽带无线体验。
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降低开发复杂度,3GPP2将AIE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1)阶段一实现多载波EV-DO(Nx EV-DO),即EV-DO Rev.B。该阶段在性能提高的前提下尽可能后向兼容,减少系统对基础硬件的影响,在性能与市场化进程之间折衷。
(2)阶段二实现cdma2000增强数据分组空中接口(E-PDAI)。该阶段可满足市场长远发展的需要,大幅度提升系统性能。
2、阶段一
阶段一立足于快速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保持后向兼容性,满足近期市场的需求。它主要是基于现有的1x EV-DO,通过合并多个1x EV-DO载波来提供更高的分组数据速率。
2.1 具体需求
(1)Nx EV-DO系统不应修改多信道的1x EV-DO Rev.A基站或基础硬件。
(2)Nx EV-DO的总传送带宽应为CDMA信道的整数倍。
(3)Nx EV-DO系统应完全后向兼容EV-DO Rev.A。低于1x EV-DO版本的接入终端应能接收来自Nx EV-DO系统的服务;Nx EV-DO终端应能接收低于EV-DO版本的系统在接入网络提供的服务。
(4)在Nx EV-DO系统中,可单独建立和释放前向链路(FL)和反向链路(RL)CDMA信道,并且可按需动态改变FL和RL CDMA的信道集。
(5)在Nx EV-DO系统中,FL CDMA信道数可与指配的RL CDMA信道数不同。
(6)在Nx EV-DO系统中,可支持独立指配RL CDMA信道的能力,不必遵循cdma2000 FL/RL FDD成对的原则。
(7)Nx EV-DO技术标准应支持Nx EV-DO接入网分配连续和不连续的N-CDMA信道,并应支持不同频段类别间信道的合并。
(8)Nx EV-DO技术标准前向应支持至少NF×3.1 Mbit/s的总峰值速率,反向应支持至少NR×1.8 Mbit/s的总峰值速率。其中,NF为前向链路的载波数,NR为反向链路的载波数。
(9)Nx EV-DO技术标准应允许为单载波AT(如1x EV-DO)分配Nx EV-DO接入终端使用的载波。
阶段一的技术定位决定了多载波EV-DO基于1x EV-DO Rev.A物理层,主要是对媒质接入控制(MAC)层和高层进行修改,以支持多载波的调度、增加、删除和不对称前反向载波。
2.2 主要技术点
(1)为了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可采用高阶调制64QAM,并支持更大的数据分组。
(2)对于ACK/DRC等控制信道来说,当前向、反向载波数对称时,采用与EV-DO Rev.A相同的方式;当前向、反向载波数不对称时,尤其是前向载波数大于反向载波数时,采用长码掩码(Long Code Mask,LCM)实现一个反向载波上多个ACK/DRC信道的复用。
(3)将物理层分为对称模式、基本不对称模式和增强不对称模式三种。对称模式涵盖单载波操作,是必须支持的,并且它对于所有反向链路载波都采用相同的LCM;在基本不对称模式中,每个前向链路载波的前向开销信道(DRC/ACK)采用惟一的LCM,也就是说每个前向链路载波采用一个LCM,则(NxFL,1xRL)要采用N个惟一的LCM;在增强不对称模式中,每4个前向链路载波采用一个LCM,即采用CDM+TDM方式实现前向开销信道。
(4)采用DTX/DRX和快速循环以降低终端耗电。
(5)采用混合频率复用以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
目前,阶段一即EV-DO Rev.B的空中接口标准已于2006年6月正式颁布。EV-DO Rev.B的芯片正在积极研发当中,预计一两年内投入市场。
3、阶段二
阶段二立足于远期的市场需求,采用新技术提高频谱效率和数据速率。
3.1 具体需求
(1)语音容量:每MHz每扇区支持100个并发VoIP会话。
(2)数据吞吐量。在带宽为20 MHz的情况下讨论。
①用户峰值数据速率见表1。
②系统平均吞吐量。当系统处于满负荷状态时,在室外高速车载环境下,前向速率为60 Mbit/s,反向速率为30 Mbit/s。
(3)频谱效率≥4 bit/s/Hz。
(4)系统时延。空闲状态时延为10 ms,传送时延为10 ms,切换时延为20 ms。
(5)与其他cdma2000技术的无缝互操作。
(6)与其他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缝切换。
3.2 工作流程
阶段二的工作首先由TSG-C中负责物理层的工作组WG3启动。2005年5月,WG3确定了阶段二的工作流程。
(1)首先由TSG-S确定最终的需求和技术文稿。
(2)更新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主要包含信道模型、空间调整、天线配置、业务模型、控制信道模型和干扰模型。
(3)各公司正式提交阶段二的建议。
(4)校准和决议。评估和选择技术并形成标准。
WG3于2005年12月初步确定了阶段二的工作计划,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