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2025濠电姷鏁告慨鎾儉婢舵劕绾ч幖瀛樻尭娴滅偓淇婇妶鍕妽闁告瑥绻橀弻锝夊箣閿濆棭妫勭紒鐐劤濞硷繝寮婚悢鍛婄秶闁告挆鍛缂傚倷鑳舵刊顓㈠垂閸洖钃熼柕濞炬櫆閸嬪棝鏌涚仦鍓р槈妞ゅ骏鎷�04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櫆闁芥ê顦純鏇㈡⒒娴h櫣甯涢柛鏃€娲熼獮鏍敃閵堝洣绗夊銈嗙墱閸嬬偤鎮¢妷鈺傜厽闁哄洨鍋涢埀顒€婀遍埀顒佺啲閹凤拷23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櫇闁逞屽墰缁絽螖娴h櫣顔曢梺鐟扮摠閻熴儵鎮橀埡鍐<闁绘瑢鍋撻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犖ч柛灞剧煯婢规洖鈹戦缁撶細闁告鍐f瀺鐎广儱娲犻崑鎾舵喆閸曨剛锛涢梺鍛婎殕婵炲﹪鎮伴鈧畷鍫曨敆婢跺娅屽┑鐘垫暩婵挳骞婃径鎰;闁规崘顕ч柨銈嗕繆閵堝嫯鍏岄柛娆忔濮婅櫣绱掑Ο鑽ゎ槬闂佺ǹ锕ゅ﹢閬嶅焵椤掍胶鍟查柟鍑ゆ嫹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柟闂寸绾惧鏌i幇顒佹儓闁搞劌鍊块弻娑㈩敃閿濆棛顦ョ紓浣哄Ь椤濡甸崟顖氱疀闁告挷鑳堕弳鐘电磽娴e搫顎岄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
首页 > 研发问答 > 移动通信 > 4G LTE > 诚心问大家几个LTE物理层的问题

诚心问大家几个LTE物理层的问题

时间:10-09 整理:3721RD 点击:

重看了一下码块分割这部分内容,我得到的结果和你一样,也是C-都为0。我记得以前算过一个C-不为0的,奇怪了。

另外,码块也不是刚好能够组成一个TB,一般总的码块大小会超过TB大小,剩下的部分有padding。这点前面讲错了,更正一下。

学习:handshake

As to the last question, CB is also CRC protected for ease of early stop of turbo decoding.

回复 6# 的帖子
经过艰苦的计算,发现36.213表7.1.7.2.1-1 里面的TBS算出来的C_都为0
但是当“映射到两层空分复用的传输块”或者“当前DCI格式为1C时的传输块”,C_不一定为0

[attach]153753[/attach]

我现在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个,我需不需要在物理层做这个
首先我觉得重传的数据肯定要保存的
一种可能是:在MAC层保存需要重传的数据,保存的是原始的传输块,重传的时候重新进行CRC、turbo、速率匹配等
另外一种可能,物理层保存重传的数据,保存的是经过写入到速率匹配中循环缓冲区,新数据经过循环缓冲区输出的同时,保存一份拷贝~~,然后根据MAC层来指示来进行重传
谢谢你的回答:)

虽然没做过这方面的开发,但我觉得是需要的。否则的话,每次重传,都需要把信道编码的过程再做一遍,那样性能就太低了。MAC层决定是否重传,如果重传,MAC需要将当前重传的RV index告诉物理层,那么物理层就根据这个RV index直接在存储的、经过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找到发送的起始位置,然后发送。

学习了,讨论促进了学习~
学习了~~

学习了

最后一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一下,LTE的HARQ采用的是IR模式,因此物理层保留循环缓存区的数据是必须的,有利于物理层可以快速发起重传。不管是自适应和非自适应HARQ,在子块交织之前的处理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rate matching的不同,因此通用的做法是物理层保留rate matching模块的入口数据。
对物理层处理来说,最大的timing约束就是HARQ反馈周期,而在发射端处理中,Turbo编码是最耗费时间的,这种模块如果只是处理一次能解决那绝不会处理第二次。对基站来说,这种数据可以通过DDR写到RAM里面去,存储不是问题。

啊~~~~说法不一啊,你确定么,之前另外一个网友这样回我:

前者就是指保存原始的传输块,后者就是保存循环缓冲区的大小。
我现在真的很纠结,如果采用在物理层保存重传的数据的话,我又不知道MAC层会给些什么信息来指示说,这么多个数据重传哪个?清除哪个~~

看不懂啊看不懂~~~
要好好学习了

在PHY层的buffer中需要保存数据块,因为一旦需要HARQ重传合并,就需要在PHY中进行IR或CC合并。并且在上行中,UE即使收到下行PHICH的ACK也不会清除buffer中的数据块,而是根据PDCCH中是否有新数据的指示来确定是否要清除掉BUFFER中的数据块。

不错,学习了。

我也问个问题:LTE中的OFDM调制IFFT过程是在BBU中实现的,还是在RRU中实现的?

LTE中的OFDM调制IFFT过程一般在BBU实现,除非你的BBU只跟自己的RRU互联

收获颇多 谢过啦!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