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测试测量 > 业界新闻 > 基于LabWindows/CVI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校准软件设计

基于LabWindows/CVI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校准软件设计

时间:02-26 来源:3721RD 点击:

自主研制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通过激光测距和精密测角实现对空间目标的坐标测量。作为一个精密测角测距仪器,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在出厂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校准,以获得仪器内部光学系统、机械结构、伺服系统的相关参数,并对仪器测量精度进行评估。为了使仪器校准过程简捷有效,开发通用型的校准软件很有必要。LabWindows/CVI是由美国NI公司推出的一种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为熟悉C语言的技术开发人员在测控领域建立计算机仪器系统-虚拟仪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软件开发环境。该软件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涵盖了军工、电讯、工业生产和航天等各种行业[1-2]。本文应用虚拟仪器技术,为自主研制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开发了基于LabWindows/CVI的校准软件。

1 系统组成与校准内容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跟踪测量单元(包括跟踪头、支架等)、电控单元(包括电控箱、环境传感器等)、主控计算机和测量附件(包括角反射器、标准杆、磁性基座等),如图1所示。其中,跟踪头是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核心单元,其集激光测距仪(干涉测距与绝对测距)和光电经纬仪于一体,可同时实现测距、测角和跟踪功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校准的目的是对影响系统测距、测角精度的误差项进行辨识,以便进行软件修正。按照系统内部参数周期内变化程度大小可将分为实验室校准和现场自校准。其中实验室校准主要是对IFM激光器、大气参数传感装置、测角光栅码盘进行校准;现场自校准主要是对Home基准距离、几何误差、ADM测距进行校准。由于上述某些校准项目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故校准软件中只涉及Home基准距离、几何误差、ADM测距、测角光栅码盘等项目的校准,另测角精度检查和系统精度检测(Bundle test)也将一并放入校准软件。

2 校准软件设计

2.1校准软件整体设计

校准软件与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之间通过以太网实现TCP/IP连接。软件运行时,首先进行设备连接,之后进行校准项目选择,校准子界面弹出后,按照提示进行操作,校准完成后退回主界面进行参数文件生成与发送,成功后退出主界面,从而完成用户自校准。校准软件的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2.2校准软件模块化设计

2.2.1主界面设计

校准主界面设计以简洁实用为原则,主要功能是实现设备连通、校准项目选择、参数文件生成、连接状态显示、实时测量数据显示,如图3所示。在未实现设备连接时,主界面上除了连接和退出按钮,其他按钮是锁定的,只有点击了连接按钮并且电控箱和客户机的状态灯变成绿色时,其他按钮可用。测量系统有数据输出时,数据显示区的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显示将同步变化。点击某个校准项目按钮时,将弹出校准项目子界面,用户只需按照子界面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整个过程中其他校准项目按钮将锁定直到用户退出当前校准项目。

(1) TCP/IP连接

校准软件与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以太网实现的。LabWindow/CVI提供有用于实现设备间TCP/IP通信的函数,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服务器函数、客户函数和支持函数[3]。校准软件在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中扮演的是客户端的角色,它不但要接收来自跟踪测量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服务器端)发送过来的数据,还要进行响应,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TCP/IP连接按钮完成的功能是启动连接程序后,根据设定好的服务器端口号和IP地址进行连接,接收服务器端发送的数据并解算显示。连接成功后,电控箱和客户机指示灯会变成绿色,如果服务器端有数据,则方位、俯仰、距离值将不间断的刷新显示,刷新频率≤1 000 Hz。TCP/IP校准软件(客户机)与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服务器)的连接过程如图4所示。

(2) 校准项目选择

校准软件有6个项目,分别是ADM测距校准、HOME距离校准、测角误差检查、GEC几何误差校准、测角码盘校准和Bundle test系统精度检测。校准项目按钮之间是互锁关系,即点击任何一个按钮,其他项目按钮将处于不可用状态直到退出当前校准项目。

(3) 参数文件生成

在执行某些校准项目后,点击参数文件生成按钮会进入新参数文件生成流程:载入原始参数文件-根据校准项目的执行情况计算相应校准参数-生成新的参数文件-发送新的参数文件至数据采集处理单元-保存原始测量数据-退出参数文件生成程序。

2.2.2 校准项目子界面设计

由于校准项目较多,仅以ADM测距校准为例说明子界面的设计。在用户测量现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启动后,将靶标放置在合适位置,观察ADM与IFM测距值,如果两者相差较多且变化不稳定,则需进行ADM测距校准。采用的方法是与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自带的IFM测距进行比对,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