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应用设计 > 消费类电子 > 数字电视TDT信号的导入和导出

数字电视TDT信号的导入和导出

时间:05-20 来源:与非网 点击:


而时间的计算则需要根据MJD时间加上本地偏移。例如北京时间,需要加上东八区的偏移,这样获得的时间就是本地实际的时间。

第二部分的工作,就是将计算的TDT时间,通过串口送出。串口在现有机顶盒中,十分常见。而通过机顶盒串口输出TDT数据也变得十分方便。

为了将现有TDT数据作为一个整体传到外部,建立一个结构体如下:


串口传输过程中,串口设备的波特率设置为19200,数据位设置为8,数据校验设为无,停止位设为1,使用简单的通讯协议,START,COMMAND,DATA,STOP,协议格式如下:

通过设置简单的串口协议,可以提高传输准确性。我们先后开发了带TDT解码输出的有线电视机顶盒和卫星电视机顶盒,立即用其测试了大量数据。

(3)TDT信号的测试

虽然,带TDT解码输出的有线电视机顶盒和卫星电视机顶盒代表了终端的实际使用状态,但它们的来源都是调制以后的信号,我们还希望看到调制之前即ASI流中的TDT信号。可是正如前面提到的,至少在当时,从ASI流中直接解析TDT信号所需要的冷门集成电路很长时间未能凑齐。我们仔细分析了整个播出链路,其中调制解调过程可认为是硬件实时、时延固定的,于是我们把ASI信号送进CCTV中心机房的卫星电视调制器,然后从卫星电视调制器输出再接带TDT解码输出的卫星电视机顶盒,这样,TDT解码输出并没有经过上天下地的卫星漂移,而与从ASI直接解出TDT的效果差别不大。

如此,我们设计的TDT信号测试框图如图2所示。

图2中,E和F分别是新开发的带TDT解码输出的"卫星电视机顶盒"和"有线电视机顶盒",为了排除对它们的误判,还设置了一台"模拟机顶盒时码"发生器D,这三者作为被测对象;"基准同步时钟"B可保持较高精度连续运行且具有电池可移动运行,它可受"GPS时钟"C同步或受"主控时钟"H同步,送进"时码识别时差测试器"A的基准输入口;基准同步时钟B还有一路同样的信号作为模拟被测信号可送入时码识别时差测试器A的基准输入口作检验零时差之用;时码识别时差测试器A自动滤除重复码而识别新秒,立即测试新秒与基准同步时钟间的时差,时差精度为5微秒,在面板上予以显示,同时通过RS-232口将"被测日期时间、与基准的时差、基准时间"送到微机G进行连续记录。


如业内人士所关注的,我们对TDT探究的问题有:

①不同画面所产生的压缩数据量的差别是否造成TDT的抖动;
②TDT的周期及数据含义;
③TDT与导入的时间信号关系。

数据测试的数据表明:

TDT信号的传递,没有受节目内容影响造成波动,其周期比较稳定;

TDT信号的周期与导入设备的性能及其设置有关,如CCTV东方物流的TDT周期约20.0007秒,而CCTV1的TDT周期约20.006秒,每次延时6毫秒,由于各码流设备未锁相,各行其是的结果造成了对秒周期的不等分,造成平均约50分钟后读秒错位到后一秒,于是TDT的秒个位数约隔50分钟会加1。

TDT与导入的时问信号关乎相互锁相与否。由于各码流设备与主板时钟也未锁相,ASI流与码流设备主板的时钟时间如同两列并行而速度不等的的列车,TDT是非常狭窄的窗口,它看到另一个列车只能用几号车厢来描述,而不能分辨该号车厢(即该秒)的前部、中部和尾部,即它读到的主板的时钟时间只能读到秒,但并不代表该秒刚开始,也许该秒即将结束。所以,即便码流设备主板受到外部同步,TDT的数据在发端也含有最大慢一秒的误差。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长时间端点测试。没有外部同步的码流设备的主板时钟,其时间经TDT编码经过传递,其主板时间误差在TDT导出端得以如实反映。如测得某卫星电视信号其源端时钟误差为17×10-5,这即是常见的微机主板时钟误差。

4 TDT信号的应用前景和要注意的问题

经过实践,我们摸清了TDT信号的规律,它导出后用途很多,在内可在图像里或机顶盒面板上显示,在外可引出端子作控制、显示等用。

但也可以看到,有些播出机构对TDT表是不控制的,比如有的省级台卫视TDT日期为1997年,虽然播出时没有用它进行控制,但因为TDT与节目流已经不可分开,即便将来读该节目时,其原始TDT数据也会造成说不清楚的误解。

TDT信号的深度应用前景可观,如接收端可以通过算法取得10毫秒量级的精度,可以进一步开发发端设备的可控性,缩小误差范围,有待于更多环节的同步性、可控性研究。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