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应用设计 > 消费类电子 > 解读虚拟存储的三大技术方向

解读虚拟存储的三大技术方向

时间:07-06 来源:中计在线 点击:

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之间的界限也有日益模糊的可能。除了微软通过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的努力之外,NetApp也为Data ONTAP操作系统中V系列(之前的Filer系列)阵列中增加了虚拟化性能。

 虚拟化软件正在日益变得有活力且更加趋于完整,它的发展方向更像是一个全面的操作系统。业内人士已经充分认识到:通过交换机、磁盘阵列还是应用设备实现虚拟化的争辩是没有意义的,未来的虚拟化应该是通过这几种技术来实现,然后由某一种主要的虚拟层结合起来。

  虚拟化就是指增加一个管理层面,激活一种资源并使之更易于透明控制。十年后,当我们回顾现在的操作系统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惊叹操作系统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的虚拟化操作系统应该是一个高度分布式的,企业级的操作系统。

  如果我们看得更远一些,虚拟化还有可能会演变成包含服务器、网络以及存储设备的分布式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元素,而这三种虚拟化都正在受到关注。然而这三种虚拟化中的任意某一种都能惹来麻烦。比如说,服务器虚拟化,有些最初的服务器虚拟化项目就在存储地址和其他存储管理方面的高级功能上出现过问题。要想虚拟化正常运转,服务器虚拟化必须提高虚拟存储性能,否则就会变成一种障碍。

  同样的,网络设备或存储交换机可以采用各种智能的包检测技术来理解被迁移的数据的本质,并就如何有效传递或存储作出决定。虽然网络能够认出一个数据流实际上是个JPEG文件,但没办法区分出X光片和色情照片。并且,虚拟存储或虚拟服务器池在弄清到底这些数据是干什么上,只能进展到此如此地步--例如,当其他进程都在休眠时,服务器池可能选择给某一个进程分配额外进程,但是它却无法对工资单进程的运行run和针对服务器的DOS攻击(拒绝服务器攻击)进行最基本的区分。

  因此,业内专家认为在三个区域里考虑虚拟化十分重要,还要整合管理工具来理解应用层的需要,并且可以根据情况作出虚拟化的决策。不过要实现这样的梦想还任重而道远。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