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应用设计 > 消费类电子 > IPTV洋标准暗藏高额专利费

IPTV洋标准暗藏高额专利费

时间:08-29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

  就在电信和广电就IPTV(宽带电视)主导权争执不下之时,中国上马IPTV采用何种解码标准再次出现争议。昨天,从业内传出消息称,由于目前两家主要的IPTV洋解码标准MPEG-4和H.264的专利费用过高且情况复杂,信产部正在考虑转向采用中国自己的标准发展宽带电视,以避免重蹈中国以往在上马移动通信、DVD等产业时,不得不向洋巨头交纳大量专利费的覆辙。

  高额专利费黑洞

  "从目前的状况看,不管是采用广电倾向的MPEG-4,还是电信运营商倾向的H.264,一旦成为中国IPTV的标准,未来都会面临庞大的专利费交纳问题。"昨天,信产部RTNET实验室副主任杨昆对本报记者透露。

  此前,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旗下的通信标准研究所已经开始关注洋标准带来的高专利问题。

  据了解,目前MPEG-4(H.264),其专利授权为一家国外专利代理公司MPEGLA所把持。根据惯例,这家代理公司以往在向中国企业收取专利费时,大多针对设备生产商,且态度强硬。设备商每生产一台解码设备(如碟机、解码器等),面临必须交纳2.5美元/台的专利使用费,价格全球统一,同时不允许谈判讲价。

  在新的专利授权方案中,MPEGLA大幅提高了专利费,包括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均被纳入专利费收取范围,而播放节目也需交纳专利费。其具体收取方式为:

  运营商如发展用户超过2500万户,入门费30万美元/年,每次播放长于12分钟的视频节目,在节目收费价格的2%和0.02美元/部中,按较低的一种收取;而如果用户为100万户以上,入门费降至10万美元/年,节目专利费率相同,但地面无线广播的每个发射器一次收取2500美元。

  企业面临重复交费

  "更离谱的是,这么苛刻的专利费率,竟然没有包括所有授权企业,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可能面对重复交纳专利费的局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IPTV设备商内部人士透露。

  资料显示,目前MPEGLA的专利授权包含了17家企业,但另一家专利组织拥有5家专利权企业,推出了另一项收费政策,而法国汤姆逊则声称不参与任何一家,自己单独收费。

  这意味着目前已经有17C+5C+1C的企业声称将对IPTV的编解码技术收取专利费,而总计的23C尚不是这两项洋标准专利费的全部企业。

  杨昆表示,如果采用这两种标准的专利收费标准,中国的庞大用户群,将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的专利费负担。

  另一个惊人的调查数据则显示,如果采用上述两种标准,假设中国3.7亿固话用户全部转化为IPTV,仅仅运营商支付的专利费,一年就可能高达400多亿人民币。而如果3亿电视用户也成为IPTV用户,其涉及的专利费用则将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信产部力挺国标

  "关于信产部的态度,你必须向官方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专利费率肯定会引起政府的注意。"杨昆称。

  巧合的是,在2月22日的"2006IPTV发展论坛"上,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透露,信产部正在进行中国IPTV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成立了特别工作小组,已经开展工作半年多。

  而会议传达的另一种态度是,由于IPTV洋标准知识产权复杂,同时运营商被明码标价在收取专利费的范围内,信产部可能会力挺中国自己的IPTV标准。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自主的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AudioVideocodingStandard),而包括TCL、海尔、创维、华为、海信、浪潮、长虹、上广电、中兴等企业均为AVS联盟成员,但由于起步较晚,这一标准仍处在测试阶段。

  国标的优势显而易见。昨天,记者登录AVS联盟官方网站发现,AVS联盟在其涉及专利标准一栏中称,企业只需支付1元钱,就可以获得AVS标准的所有必要专利,且无需再支付其他授权费用。

  "洋标准过高的专利费,显然将影响设备企业的积极性,市场的规模也难以做大。"昨天,AVS联盟成员,创维集团CEO张学斌也表示,出于对专利和市场的判断,创维目前仍在对IPTV碟机进行试验,未进入量产阶段。

  设备商成本之痛

  面对IPTV标准仍未确定的局面,主流设备商也开始谨慎面对高额专利费带来的风险,而为规避专利,设备商甚至不惜放弃部分设备市场,并以牺牲成本为代价。

  "由于标准不能确定,UT斯达康主要向运营商提供的IPTV设备中,几乎不包括编解码设备。"昨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UT斯达康高管人员透露。但在此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建设的多家IPTV试验网中,UT斯达康均为主要设备提供商。

  上述高管称,由于编解码设备专利费用过于高昂,UT斯达康在提供试验设备时,主要采取了只提供传输设备,而在涉及编解码的碟机等设备中涉足较少,其电视机顶盒也将同时兼容三种标准,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标准争夺变化。

  即便如此,UT斯达康仍然面对标准之争带来的成本上升。"要兼容全部三种标准,UT斯达康不得不采购更为先进的数字芯片,这造成设备成本和价格大幅上升。"该人士称,由此带来的芯片采购成本,其成本上升为几美元~数百美元/枚不等。

  "现在的情况是,不光UT斯达康,华为、中兴也都面临同样的局面。"这位高管最后无奈地表示。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