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新科技新产品 > 理化所等远程无线移动医疗技术产业化工作获突破

理化所等远程无线移动医疗技术产业化工作获突破

时间:08-20 来源:中科院网站 点击:

近期,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生物与医学实验室、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微系统技术实验室、中科康馨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系列无线心电监测仪,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顺利进入市场,相应产品一经推出即在业界产生较大反响。此项历时数年的工作先后历经原理验证、公司组建、产品研发、标准制定、临床试验、技术普及乃至市场准入等现代医疗仪器所必经的所有阶段,标志着理化所在高新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产业推进上取得突破,同时在与高等院校、高技术企业合作方面,闯出了一条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成功模式。

众所周知,一项医疗仪器从研发到进入市场往往要经历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上述成果的取得就经历了实验室长期持续研发、改进和测试,再由企业两年多来坚持不懈的实用化研究、临床试验和产品化完善,直至形成了种类齐全、性能可靠且普及性较好的无线心电监测仪器。为扩大技术的应用面,中科康馨公司还结合理化所提出的一些技术理念,研发出在线医疗服务和远程诊断系统,用户只需上传自己的生理数据,即可自动获得诊断建议,必要时还有专职医师予以适时解答。相应成果使得用户随时随地了解自身或远程关注他人健康成为现实。

理化所低温生物与医学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医疗监护与重大疾病治疗装备的研发,在生物医学仪器领域先后形成了70余项专利技术;为推进专业医疗的普惠化应用,实验室还较早提出从国家层面全面部署低成本医疗战略,以期缓解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短缺与日渐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自2006年以来,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医学微系统技术实验室一道,集合双方在"电、磁、声、光、热、流体及机械"等方面传感技术上的综合研究优势,重点突破以PC、互联网及手机等为载体的泛在型无线移动医疗技术,通过大量系统深入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批综合性价比显著优于传统设备的微型医疗器械与系统原型。同时,实验室还积极将这些成果与产业对接,通过多方的深度合作,大大提速了有关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迄今,在移动医疗技术领域,联合小组已形成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所推出的一些代表性成果包括:在电生理测量方面,形成有心电无线监测、脑电监测、生物样品电阻抗测试等技术;在移动影像方面,发展出无线显微成像系统、手机平台上的红外热像仪、睡眠姿态的手机视频监测等技术;在人体声学信号测量方面,发展出用于非接触式探测睡眠障碍的手机鼾声记录、分析及报警系统;在热学测量方面,研发出包含无线体温长时监测及报警功能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在机械传感方面,发展出手机无线血压计、人体足底压力无线监测与步态评估系统等;在流体参数获取方面,建立有非接触式测定生物样品黏度的视频方法;在电化学参数手机检测方面,发展出气味量化、唾液血糖无线测量等方法;在预防医学范畴,构建出基于手机平台的中医四诊系统、肺癌风险评估和预防系统;在手机助老、助残方面,实验室也开展了有益探索。这些工作中,不少研究在国际同行介入之前即已推出原型,发表了相应论著并申请了专利,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与此同时,为促成有关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联合小组还基于所构建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出版了均为国内外首部的前沿著作《先进低成本医疗技术》(刘静等,科学出版社,2010)及《手机平台上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原理及应用》(刘静等,科学出版社,2011),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反响,及时地推动了普惠健康技术理念的传播、研究和深入发展。

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覆盖能力严重不足,传统的医疗下乡尚无法解决根本,以手机、互联网为重要特征的远程医疗跨地域合作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由于这些因素,我国国家科技部已将远程、无线及移动医疗确立为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重点,它们同时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在国际上,这些范畴也已成为热点和前沿。普适监测是实现远程医疗的前提,相应仪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应用于院内,指在医院内由职业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专门仪器,对病人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另一类用于院外,由患者或用户自行应用有关系统加以监测,医生则通过网络实施远程看护和指导。无疑,与传统技术形成互补的移动医疗有望让公众更方便地享受到高水平的服务。

此次中科院、清华大学及中科康馨公司的合作成果获得SFDA注册证书,为今后的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相应的软硬件技术较好地适应了各种新兴需求并处于不断扩展中,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