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美国日本5G技术超前一步,我国还有多少机会

美国日本5G技术超前一步,我国还有多少机会

时间:09-13 来源:科技杂谈 点击:

中国欧洲打算联合引领5G的征途正式开启。

  

2016年1月 北京IMT-2020组织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正式启动。在工信部的主导下,中国的5G研发试验将分为两步进行实施:第一步为技术研发试验(2015-2018),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组织,运营企业、设备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第二步为产品研发试验(2018-2020),由国内运营企业牵头组织,设备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第一步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G关键技术验证,主要内容为单点关键技术样机性能测试;第二阶段是5G技术方案验证,主要内容是融合多种关键技术,开展单基站性能测试;第三阶段是5G系统验证,主要内容是5G系统的组网技术性能测试以及5G典型业务演示。通过5G研发试验,对5G 各项关键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将有竞争力的方案进行标准化推动,同时也将产业化的难点和重点摸清楚,提前规划和布局,从而加快产业化进程,实现2020年商用的目标。

  

时间:2016年5月

地点:北京友谊宾馆

第一届全球5G大会开幕,工信部苗圩部长亲临致辞。会上,中国5G研发试验第一阶段的结果得到披露,5G高频、低频等关键技术样机的测试指标让业界振奋。

  

从2012年到2016年已走过4个年头,中国5G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整体研发进程加快,进入到技术标准研究及研发试验的关键阶段。3GPP在2016年启动5G标准研究工作。我国也于2016年初启动了5G技术研发试验,支撑5G标准研制。

  

那么,中国5G后续该怎么发展呢?还需要从国家政策、支持、监管等方面来进行研读。

宏观政策

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对外发布。该纲要是根据新形势对《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未来十年信息化领域规划、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十年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纲要》也可以作为我国发展5G的指导纲领。

  

《纲要》基于通信行业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对通信行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期望。在报告中,通信行业相关的关键字主要出现在《纲要》的第二部分"战略目标"以及第三部分"大力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中。其中"移动通信"出现了7次,"固定宽带"出现了2次,"第三代移动通信(3G)"出现了1次,"第四代移动通信(4G)"出现了1次,"第五代移动通信(5G)"出现2次。可见,移动通信,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纲要》在第二部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的第二条"战略目标"的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通信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代移动通信(3G)、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城乡,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里可以看出,国家对5G的目标要求还是非常高的,不仅仅要在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还要在标准上有突破性进展。研发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我想,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技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国家在新波形、新多址、新编码等核心技术方向上都已经有非常不错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如何把不同厂家的不同技术研究成果进行融合并形成标准,这是个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也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纲要》在第三部分"大力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的第二条"加强未来网络长期演进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储备,构建国家统一试验平台。积极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国家特意强调构建国家统一试验平台,并希望以此来推动5G的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国家统一试验平台上,全球的终端商、设备商、运营商、仪表商、研究院所等都纷纷加入,颇有万邦来朝的感觉。但我们如何才能落实国家要求的,积极开展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不走过场,也需要好好得研究。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中国的信息化发展纲要,不是全球的信息化发展纲要。我想,我们国家大概不会太关心全球的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更不会想着要把研发、产业化布局到海外。这就要求国家统一试验平台,而且这个平台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试验平台,而要有一个完整的设计,主动得从芯片、器件、终端、系统、网络、应用、仪表等全方位推进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等5G商用时,我们国家的5G产业链也真正成熟。

  

产业引导

我们都知道,从2016年起,5G从国家863计划的技术研究阶段转移到"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