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看光纤传感网络怎么帮这个小研究所拿到科技进步奖
走近成果:一张巨大的"网"如何守护住中国的海洋?
"FZF4-1"孤独地坚守在一望无际的南中国海上,这个直径最大可达10米、形似UFO的"大家伙"日复一日地忠守着职责。
经过近40年打磨,山东省科学院海仪所研制出的第四代海洋环境监测浮标"FZF4-1",可以确保长时间、连续性、全天候的工作--它每日定时测量并且发报出海流、海温、潮位、风速、气压等20多种水文气象要素,充当着国人海洋活动的"保护神"。
对出海人来说,实时的海浪预报尤其重要。知道了大风大浪区域,航海时便可避之而行;知道了海流流向,便可顺之而行以节约航海时间和能源消耗;知道了潮位的异常升高,便可及时防备突发事件。不为人知的是,不论是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钓鱼岛海域,乃至北极地区,海仪所的浮标每天要向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气象局提供近3万组气象水文数据,为中国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提供了不可取代的实时数据。
临时"替补"上场,却干成了"世界水平"胜任不了的任务,这就是海仪所的真实水平。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吸引了国内外浮标"巨头"竞标,当时代表着该领域世界水平的挪威浮标最终中标,但该浮标权运行半年就坏了两次。最终,海仪所的浮标脱颖而出。"2007年夏天我们把浮标布好,直到2008年奥帆赛结束,设备一直正常运行,质量非常过硬,顺利完成任务。"海仪所研究员陈世哲告诉记者。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海仪所在王景田、曹恒永、李民等老一辈从事海洋资料浮标研究的专家的带领下,从零开始,踏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海洋监测技术和海洋监测装备的研发之路。1989年,由海仪所团队研制的我国第一台正式大型海洋浮标至今仍在北海运行。
在1992年的一次会议上,海仪所得到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对当时装备的船舶气象仪不满意。以崔玖河为代表的课题组人员瞄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终于研制出第一代产品并定型。经过王东明及同事们的不断改进、提高,于1998年被有关部门列入合格供方、统一集中采购。现在,我国有关部门大型船舶装备的船舶气象仪都是"海仪所造"。
凭着这种执着和坚韧,海仪所十几年来承担国家863项目24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3项,承担1000万以上的大项目11项,3000万以上的大项目3项。在采访中,记者不断寻求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海仪所为什么能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业务化运行的大浮标?为什么产品占国内90%以上的份额?为什么包揽了我国有关部门大型船舶装备的船舶气象仪?"
"我们所与其他涉海科研院所相比的竞争优势在于:一是应用研究能力,二是工程实现能力,三是技术服务能力,我们会为推出去的技术和装备负责到底,甚至不计成本。"海仪所所长张涛认为,海仪所从选题开始就立足国家需求和市场需要,研制过程中反复征求用户意见,不断优化设计,最终形成定型装备。
"用最可靠的浮标守护中国的海洋"张涛说,"我们担负着为国家海洋监测技术发展提供手段与可靠的装备支撑的责任,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持续创新才能保持先进水平,才能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