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币贬值背后的真相:国有企业遭遇全面危机?
1992年9月发生了可谓货币史上最大的事件--英镑危机。
以民间投资者的身份掌管着世界最大对冲基金的乔治·索罗斯,通过大量抛售英镑,击垮了忙着以收购作防御的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
当时,欧洲为实现统一货币--欧元,已实行了特别措施(欧洲汇率机制,ERM)。ERM称得上是温和的固定汇率制,索罗斯认为英镑因此超过了其应有的实力,而疯狂予以打压。
落败的英国退出了ERM,很快转换为了浮动汇率制。联想到这一市场战胜政府的著名事件,是因为笔者最近在思考从年初就开始持续搅动世界经济的中国及其货币--人民币的现状。
开始向市场靠拢的中国的外汇监管部门
从8.11冲击开始,人民币不断贬值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以现在的规模,中国政府如果继续干预汇率,再过大约三四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可能减少到1万亿美元。届时,人民币发生像当初英镑那样的危机也不奇怪。"
日本瑞穗银行首席市场经济学家唐镰大辅做出了如此"劲爆"的预言。中国没有像日本和美国那样实行由市场决定汇率的自由浮动汇率制,而是由外汇监管部门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9点多发布中间价,汇率只在中间价附近的一定范围内浮动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其目的是将浮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市场的剧烈变化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等外汇干预使用的是政府保有的外汇储备。
从人民币的这种举动可以看出,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停滞在性质上与过去是不同的。
8.11冲击是指,2015年8月11日中国突然改变了汇率管理方法。此前,中国是视市场实际交易的汇率情况"另行"决定中间价。但在这一天,中国宣布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市场汇率)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来决定中间价。虽然只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保持不变,但中间价的决定遵循了市场的实际情况。从那天起,中国连续3天下调中间价,人民币汇率随之大幅下跌。
一向"我行我素"的中国之所以开始向市场靠拢,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外资资本的流失。"投资中国股市和各类资产的(投机)热钱,以及对实物资产的投资等撤回了母国"(富士通总研首席研究员柯隆)。
资本流失的背后,或许是对于经济增速放慢的警惕,以及对股票、外汇等各类市场中存在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满吧。
利用人工成本低廉的优势,主打人海战术的纤维等轻工业,随着工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而失去了竞争力,部分工厂开始迁往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家。另一方面,钢铁、造船、汽车等主要产业面临的设备、债务和投资过剩这"三个过剩"再次受到诟病。已有观点指出:"过剩"的中心是国有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与外资的合资企业,只要在社会主义政府之下,就无法解决过剩问题。
三个过剩的本质是国有企业的危机
国有企业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矛盾的缩影。以制造业来说,钢铁、平板玻璃、水泥、有色金属、造船、煤炭、铝等是国有企业的支柱。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的汽车业,其核心也是与丰田、日产、美国三巨头和德国大众等外资的合资企业。
有观点认为,这些由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国有银行三者导致的"过剩"一直在增加。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过剩融资,地方政府则以公共工程等创造就业岗位。甚至对于业绩不佳的企业,也提供贷款、减税等方式延长其寿命。这导致了僵尸企业的增加。
生产也是一样。日生基础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三尾幸吉郎表示,"中国约占世界GDP的13%(2013年),但单独拿出制造业来看,比例达到了23.2%"。二者之差意味着制造业有可能出现了产能过剩。钢铁产量过剩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受到了"低价出口导致通货紧缩向全世界扩大"等严厉指责。
但更严重的问题,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自身缺乏改革的能力。削减"过剩"产能有可能降低就业率,造成社会不稳定。因为"政策本来就可能会失败"(三尾),所以改革没有做到全力以赴。
汇率部门向市场靠拢的第二个理由,被认为是操纵人民币贬值。人民币贬值当然意味着美元升值,与日元升值的意义相同。要想挽回因为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而失去的制造业竞争力,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从8.11冲击之后逐渐加剧的人民币贬值之中,可以看出这种用意。
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爆发的"过剩"问题,还有另一个深层原因,那就是"掀起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的创新能力不足"(柯隆)。中国可能遇到了新兴市场国家在依靠低廉的人工和投资成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障碍,即"中等收入陷阱"。
市场开始对中国感受到担忧,这种担忧与2008年秋爆发雷曼危机时的外在因素,以及周期性经济衰退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