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为中兴发动第二轮调查
美国对华为中兴发动第二轮调查
美国众院情报委员于10月14日再次宣布启动对华为、中兴第二轮调查。称自第一轮报告发布之后,收到来电称华为和中兴可能拥有更多的可疑设备。美国国会这一有违常规的做法大有对华为、中兴置之死地的势头。美国为什么认为华为中兴威胁了国家安全?华为中兴应当如何反击,中国企业如何真正融入美国?请看本文详解。
而早在当地时间10月8日,历经11个月的调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了两家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和中兴"可能对美国带来安全威胁"的调查结果。
情报委员会在这份52页的调查报告里罗列了12条对华为的不利指控,其中包括:
没有出具清晰和完整的信息显示公司组织结构和决策流程;
无法解释和中国政府的关系;
承认公司内部拥有党组织;
公司历史显示和中国军方有紧密联系;
无法解释中国政府在1999年对于华为税务造假的调查;
无法解释和某些西方咨询公司的关系;
无法回答关于公司财务是否独立于中国政府的关键问题;
无法提供足够细节和文件说明其美国子公司在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独立性;
证据显示华为漠视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
无法提供在伊朗子公司的运营细节;
拒绝提供其研发计划的细节,无法撇清其研发计划和中国军方的关系;
华为前任和现任雇员指证华为高管有潜在的违规操作。
在随后的结论里,报告认定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建议美国政府禁止这两家公司获得美国敏感系统的接入权,禁止其收购美国资产;并建议政府和企业避免使用华为设备。
早在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2001年,华为就进入了美国,在德克萨斯州Plano市建立了在美国的第一个分支机构。而中兴则于2003年在德克萨斯州的Richardson创立了美国子公司。
然而两家公司在美国战战兢兢打拼了十余年,并没有赢得美国的认可。截至目前,华为、中心不仅被排除在美国主流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门外,而且还被美国各部门以可能损害国家安全为由,屡屡受到刁难。
回顾过去,并不难发现,美国一直都对这两家公司有防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此次连翻痛下杀手,意图要给这两家公司致命一击呢?
美国到底为什么看华为、中兴不爽?
国家安全是美国打击中国企业的一个屡试不爽的借口。据调查结果,美国会认为华为和中兴的投资活动涉及了国家安全法所提及的"核心基础设施"。
在9月13日的听证会上,美国议员指控华为与中兴的诸多"不当之举和可疑之处",咄咄逼人。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指控"从头至尾都没拿出明确、可靠的证据来支撑,几乎全部都来自于"有关报道和内部渠道,据媒体报道……"。并且由于美国不断阻扰华为和中兴的投资,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并未真正涉及到所谓的"核心基础设施",不得不让人猜疑美国国会的"指控"是否有根据。
在听证会上,美国国会一直质疑的一个重点是,私企为何设立党员组织?党委组织有多少成员?是否参与公司决策?
并且根据美国国会的报告内容,华为没有明确说明其历史,股权结构和经营独立性,其运营透明度也没有达到美国的要求,甚至面对听证会上的种种指控不能提供有力的书面证据。
因此,华为和中兴均不能证明其是独立于中国政府运营的商业企业,可能被中国的军 队或情报机构利用,所以视这两家公司为威胁。
难道就因为华为、中兴设有党员组织,提交的书面证明透明度不够,就质疑这两家公司的经营独立?华为、中兴背后的中国才是更大的威胁?还是为其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找借口?
美国害怕中国企业崛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长达1年的调查以及三个小时后的听证会显示,从一开始美国会就先入为主,给华为中兴强扣上了"威胁"的帽子。不得不让人质疑美国此举是打着安全威胁调查的招牌,实则暗渡陈仓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意在打压中国企业,为美国本土同行企业保驾护航。
华为、中兴进入美国十余年来,虽然频频受到打压,但仍然有所成长,市场竞争力也得到提升。中国企业的价格等竞争优势很容易触及到美国同行企业的敏感神经,使得一些美国通信设备制造商,尤其是思科,从2003年思科起诉华为开始,一直将华为视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害怕华为和中兴抢走它们的市场份额,不断在华为、中兴进入美国市场的路上设置障碍,阻止其发展壮大。
而美国国会议员为了得到本土企业的支持,谋求自身的政治利益,借保护国家利益而阻挠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阻碍竞争也不难理解。
其他国家回应
美国政府对华为、中兴的指控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如何,下面让我们来看下部分国家对此事的回应。
英国议会已对华为展开调查:一
- 中兴通讯MID新品MF210/MF200亮相北京通信展(09-23)
- 中兴通讯展示全球首台下一代PON设备(11-14)
- 中兴通讯全球首家推出WiMAX移动视频监控终端(01-10)
- 首批TD内置上网卡入网证获颁发(02-12)
- 中兴通讯新一代光网络-----i WDM产品系列(02-14)
- 中兴通讯今年二季度推出可商用10G EPON(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