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移动回传市场应用模式渐清晰

移动回传市场应用模式渐清晰

时间:06-11 来源:3721RD 点击:

当今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将很快普及。终端上,千元标准智能机和500元级入门智能机给人人一部智能机提供了条件。在业务提供形式上,HTML5和云计算中心使得应用更加标准化和通用化,可以为终端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

在这一切的背后,支撑移动互联网获得更佳用户体验的是2G/3G/LTE/WLAN组成的综合无线网络,而把这些无线网络送到各个角落可靠运转的,是一个遍布各地的有线光纤网络,在术语上,称为移动回传网络。由于带宽有持续增长的需要,基于TDM的移动回传早己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基于IP的效率更高、发展性和灵活性更好的移动回传势在必行。

移动回传的技术核心

最近几年,全球各大运营商在IP化方式上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如今,大部分运营商已经完成了探索,选择了合适自己应用的IP化移动回传方式。技术争论不再有大的意义,大家都开始致力于提高服务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发展。好在不同选择的精髓都是一样的,都是以业务需求为中心的,所使用的核心技术也一样。

在运营商的技术选择中,无论是PTN,还是IP RAN、CEN、Metro E,其核心思想都是一致的,这个一致性体现在MPLS+IP+以太+1588。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致性,根本原因是这几个关键词涵盖了移动回程网络的真正需要,而且是继往开来的。

以太网是低成本、高带宽、高扩展性的代名词,以太网接口的广泛通用性和快速发展性为移动回传提供了低成本的保障和面向未来的扩展能力,也因此成为移动回程的主力接口形式。

IP是通用性、灵活性的代名词,是通信行业的基础。移动回程的根本目标是高效传送IP数据包。因此在移动回程设备中,对IP的灵活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纯粹的二层伪线应用必然是不够的,通过对IP的三层处理能力与二层伪线的结合可以改善二层伪线死板的特征,提高业务的灵活度。这就是为什么当今的PTN必须支持L3 VPN的原因。

单纯的IP由于直接用目标IP地址寻址,传输过程中又不能变,在保护能力、流量工程处理上都不太好施展手脚,于是引入MPLS,在IP包前面增加几个标签,做各种动作就方便多了,这个标签又能代表业务,又能代表路径,使业务保护、路径保护成为可能。MPLS技术发展多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标准,在新的需求驱动下,业界不断对其进行扩展,能力越来越强,势力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后期发展的PBT等类似技术的落马就不足为奇了,解决一样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与MPLS互通的问题,实现起来较为繁琐。

而OAM技术是为了保护、监控、测试等服务的,因而基于以太、IP、MPLS的几个OAM必然是主流技术,对应地我们可以看到以太网OAM、BFD和Y.1731扩展及BFD扩展。

1588是与IP化移动回传伴生的技术,1588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定期对表和固定中间环节补偿,最终使源点和目标的时间绝对一致。在IP化的大势下,1588正好基于包技术解决了时钟和时间同步问题,因而一跃成为主流技术。无论移动回程叫什么名字,1588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

因此,虽然不同运营商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自己的移动回程名称和运维方式,但都没有脱离以上技术核心,只要在这个大方向上走,都可以满足业务的发展性需求。

那么,在这些基本技术基础上,面向未来需要做哪些事情更好地为未来服务?可以用简短的一句话来回答:未来移动互联网组网模式主要是针对IP传送的优化,如图1所示。

  针对IP传送的优化关键

针对IP传送的优化首先体现了网络结构上,当前的IP化回程网采用汇聚层10GE环、接入层GE环的结构。如果以接入层8个节点计算,每点分配带宽125M,这个带宽在面临LTE和更多的大客户流量需求下很快会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发展接入层10GE环势在必行,当前技术进步也使这个需求成为现实。

配合接入层10GE环,汇聚层将需要更高的带宽,40GE和100GE将是很好的选择。不过当前40GE和100GE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长距离的支持问题,现在的标准只做到40km,更长的80km如何支持,需要想办法解决;二是成本问题,当前100GE长距光模块的成本非常高,40GE长距模块的成本也较高,还需要一些时间要降成本。因此,从应用角度看,我们将看到汇聚40GE、接入10GE这样一个经济模式先行应用,后续会转向100GE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LTE的发展,基站间距将更密,需要节点数更多,在这些场景中,微型超低功耗的BOX会使应用成本更加节省。而与此同时,节点数的增加对汇聚层的设备提出了更高的指标要求,因此需要汇聚层的设备提供更高的指标能力,包括MPLS、OAM连接数,包括路由表条目等。总体看上去是高处要更强壮,低处要更小巧。

芯片制造工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