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商用部署 中国要走得更快些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IPv6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IPv6的商用部署,但是,除了中国以外,包括美国和印度在内的多个国家,也都在推出自己的发展计划,并且在一些领域的目标和进度要快于中国,"中国拥有5亿互联网用户,如果都使用IPv6,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IPv6用户群,然而,美国运营商Verizon已经在LTE网络上提供IPv6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领先了", 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日前在2012全球IPv6暨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中国在IPv6领域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努力,而要想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提升,在全球IPv6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还需要走得更快些。
对中国IPv6发展充满信心
2011年2月,全球IPv4地址分配完毕,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是IPv4地址即将耗尽的现状,另一方面却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应用蓬勃发展下日渐旺盛的地址需求,同时,IPv4地址匮乏的历也证明了拥有充裕IP地址的重要意义。因此,实现IPv6商用部署,以下一代互联网支撑应用繁荣和业务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紧迫的事实。
2011年年底,中国政府明确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议,2013年年底前,开展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即IPv6)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12年3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并发布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议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国IPv6发展的重点目标和任务。显然,这些决议的形成,无疑将有力地推动中国IPv6的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的其他国家也清楚地认识到了IPv6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战略意义。"全球主要政府都已经开始有所行动。"Latif Ladid说道,
大力发展IPv6,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共识,然而,在部署力度和实现目标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政府和中国的步骤几乎是一致的,最大的不同是美国用了更强制的方式来推行IPv6的发展,而这样的推广行为会给各大运营商以及各大网络设备商更大的参与空间。" Latif Ladid表示,美国政府在发展IPv6上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比如要求联邦机构所有的1万个站点在2012年9月底之前都支持IPv6,而印度政府也同样颁布了条例,要求政府网络在2013年具备支持IPv6的能力,同时他还认为:"中国政府必须和美国政府一样,拥有自己的地址空间,以便他们能够在各个部位和机构之间拥有端到端的应用。"
拥有不到全球15%的IPv4地址,却有着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中国的IPv6发展有着不容争议的紧迫性,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IPv6产业环境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还没有完善和成熟,IPv6产业链也比较薄弱,因此,目前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IPv6前缀分配,美国还是处于第一位"的局面,但是,随着中国政府目标的明确,随着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携手合作,Latif Ladid对中国的IPv6发展表示了信心,"中国充分利用过去十年中积累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发展,更上一层楼,进而探索云计算以及物联网业务的发展,同时,解决地址有限的问题。"
华为是全球IPv6重要力量
发展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目标,那么,在现有网络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如何做好技术选择,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满足网络和业务的过渡需要,目前业界出现了很多过渡型的技术,包括双栈、DS-lite、NAT等,这里面有一些是立足长远,面向未来演进的,然而,也有一些技术只是立足眼前,不能真正满足网络的长期演进需要的。对此,Latif Ladid表示了一点遗憾,他认为,类似6rd这样的技术,就是基于IPv4的现网上传输IPv6的信号,这种技术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满足网络过渡的需要,但是其实却并没有真正推广IPv6,而是在IPv4的构架上提升IPv6的服务,本质是延缓IPv4的寿命,将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IPv6的发展。对于运营商而言,如何选择IPv6过渡技术,确实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任何一个网络都有自身特性,只有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运营商网络演进的实际需求,电信设备企业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并且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为运营商提供量身定制端到端IPv6过渡方案的实力,帮助运营商实现网络过渡的部署。例如,华为就针对新加坡电信的网络进行彻底分析,并且根据网络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分项的IPv6演进方案,较好地满足了新加坡电信的网络和业务演进的需要。
据悉,作为具备端到端IPv6 Ready能力的设备厂商,华为已经实现从IPTV业务系统
- 富士通IDT搜索加速器用于下一代光网络平台(05-20)
- 28nm异构知识型处理器NLA12000以最低功耗支持IPv6(01-28)
- 移动IPv6与移动IPv4技术优势比较(01-08)
- IPv6的最新应用(01-08)
- 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分析(01-10)
- IPv6协议隧道方法(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