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国产手机借智能浪潮崛起

国产手机借智能浪潮崛起

时间:03-03 来源:通信信息报 点击:

近日,韩国手机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交易商--欧洲通信企业最近要求"将普及型智能手机供货价下调30%"。由于这种产品并无垄断优势,因此,手机制造商提供给移动通信企业的供货价中,利润不超过20%。这位人士抗议称:"您的意思是要我们亏本出售?"欧洲通信企业的有关人士说:"中国企业提出了更低的价格。"

最近,在世界智能手机市场上响起了源自中国的警报声。在中国手机企业发起的"低价攻势"下,原有市场版图开始发生动摇。事实上,在智能手机大发展的市场浪潮中,中兴、华为、联想等国产手机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低端市场到中高端市场,从模仿到创新,国产手机正在一步步崛起。

国产手机撼动国际市场版图

国产手机凭借低廉的价格在国际手机市场掀起了不小的热潮,中国企业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以惊人的速度追赶韩国企业。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去年双双进入全球普通手机(功能手机)市场的前十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世界排名第四位的手机制造商中兴通讯。2009年中兴手机的销量仅为2670万部,但到2010年增至5180万部,增幅达到94%。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从2009年的2.3%提高到去年的3.7%。而世界排名第三的LG电子的市场占有率却在同期从10.1%降至8.4%。

另有消息称,深圳名不见经传的基伍(G'FIVE)手机,实销量却名列全球前10。国际调研机构Gartner公布的2010年第一、二季度全球出货数据表明,基伍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达1.4%-1.6%,销量排名进入前十,2010年全球出货量超过2000万台。作为在海外销量进入前十的手机民族品牌的优秀代表,良好的品质保证了其市场的占有率,全球月均出货近300万台/月,返修率仅为万分之二。

另外,中国手机民族品牌联想,也在智能手机的浪潮中凭借着乐Phone等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日首推的透明彩色手机,更是展现出了创新的实力。起初以模仿被用户所熟知的魅族,在模仿中实现创新,也在市场上聚集起大量粉丝。一向表现不甚如意的国产手机正一步步崛起。中国智能手机正在动摇全球市场格局。

智能操作系统使国产手机异军突起

苹果、谷歌的崛起,加速了智能时代的到来,也改变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3.3亿部,2012年全年智能手机发货量将超过8亿部,同时智能手机销量在整体手机销量中的比例达到18.5%,较2009年扩大4.3%,智能手机的蛋糕越来越大。

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增速同样如此。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全年智能手机销量达到4000万部,比2009年增加了1800万部,增长率达到82%。中国企业借助东风今年纷纷向智能手机市场发出战书。国产手机发展势头之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得力。

以国内两大通信企业而言,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兴,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表现都想当抢眼,各款千元智能手机突破价格瓶颈,在全球市场上掀起智能手机普及风暴。有数据显示,2010年,华为终端的智能手机发货量突破300万部,在全球Android智能手机市场上排在第五位。华为终端去年9月,针对电信3G推出的C8500手机,发货量超过150万台,被誉为迄今为止最短时间内销量过百万的智能终端。今年中兴通讯的智能手机销售目标为1000万部,这将达去年的5倍,显示了该企业不凡的实力。

ZDC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涉足智能手机领域的国产品牌数量达到24家,较2007年增长7倍。艾媒市场咨询分析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地位的提高,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其智能手机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通信企业将发力智能手机市场。

未来应摆脱跟风传统提升品牌形象

国产手机芯片技术的进步也为国产手机智能化降低了门槛,而Android的出现使得国产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也给了国产手机一次改写市场格局的机会。联想、华为、中兴、魅族、步步高、宇龙酷派等都在发力Android手机。2010年1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国产品牌Android产品数量仅为3款,占据2%的用户关注度;一年之后,2011年1月,国产品牌Android产品数量已达37款,用户关注度超过三成。国产智能手机在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上,以其低价脱颖而出。

诚然,价格是国产手机的一大优势,但并不是唯一筹码,而只是打开市场的武器。从市场竞争力来看,国产品牌竞争力与国外品牌依旧相距甚远。如今,发展中的国产手机已经开始逐渐重视技术创新与中高端市场的发展。3月21日,长期走高性价比、型号单一路线的华为对外宣布,计划加大中高端智能手机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力度,将产品线延伸到中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华为希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