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大唐移动杨家军:TD-LTE峰值速率可达到理论值

大唐移动杨家军:TD-LTE峰值速率可达到理论值

时间:10-26 来源:第三代移动通信网 点击: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家军出席"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发展论坛"时表示,"经过选型测试,TD-LTE上下行的峰值速率可以达到理论值。"

杨家军说,"大唐移动参加了中国移动上海世博会的TD-LTE选型测试,包括室内和基本功能的测评。在室内测试部分,大唐移动已完成全国测试。"

"目前,LTE在测试过程中受限的最大的因素是终端测试类设备。"杨家军说,"在基本功能测试方面,除了终端仪器仪表不支持以外,大唐移动全部通过了测试。"

杨家军介绍,"测试结果显示,上下行的峰值速率可以达到理论值,TD-LTE和TD-SCDMA可以共存、共天线。从2010年开始,TD-LTE将可进行实验乃至超小规模的应用,在初期商用可能要从室内覆盖开始。"

以下是演讲实录:

杨家军: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热烈祝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发展论坛"的顺利召开。作为今天上午最后一位发言人我尽可能用短暂的时间阐述我的观点。在座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TD-SCDMA当前在中国政府、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以及国内设备厂商的支持下高速地发展,发展速度良好。大唐移动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员我们无论是在初期创新性地提出了替代技术的方案,彻底改变了世界通信的格局,到我们看到了核心知识产权,推动产业联盟的成熟和发展,以及专注于TDD相关产品建设网络及推动TDD后续标准的演进,我们始终以TDD作为产业创新责无旁贷的责任。

在后续TDD技术发展上,我们也拥有核心的技术知识产权,在TD-LTE以及LTE Advanced阶段我们都在持久地投入保持领先地位。凭着10多年深入的积累,大唐移动已经形成了两大产品直线,已经形成了相关终端领域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两个主要内容是:第一,围绕提升客户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受,TD-SCDMA现网运行的应用创新。应该说TD的网络从2006年规模实验开始到今天,TD网络目前已经在238个城市里面已经大规模地开通了TD-SCDMA网络,这三年当中大唐移动在设备形态、节能减排以及我们今天为了提升用户感受持续创新。

第一个为了解决覆盖的问题,大唐移动提出了小区分布式覆盖解决方案。大家知道3G最终解决的数据是移动数据。移动互联网进入家庭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而3G现在是承载这样一个趋势的排头兵,对居民小区来讲存在这样一个挑战,第一由于居民整个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小区里面建站非常困难,如果小区里面没有这样的站址就意味着我们要通过远端的基站覆盖传统的居民小区,而远端的基站容量有限。第二,可能小区高楼林立,覆盖小区存在盲区的问题。同时对于高楼而言会存在远端基站干扰的问题。这些都是解决居民小区覆盖的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大唐移动在小区里面部署基站部署单元,同时采用市内外联合的远端模块解决小区覆盖的问题,我们在小区的花园里面或者是电线赶上用室外的美化天线直接面对小区的居民租户。同时我们把这种信号通过无缘的电线引入到有盲区的地方,我们把室内室外的小区作为一个小区来处理,在居民楼里大部分能够减少切换的次数。同时,因为室内有部分的覆盖,室外信号可以大规模降低天线的功率,减少辐射,提高环保。我们通过连续覆盖的室内外和离散的分布,解决了居民小区的覆盖,现在来看效果良好。

第二个创新的案例是关于载波压缩的方案。大家知道TD-SCDMA在标准里面每个载波是1.6兆,以核心的频段来看,现在在现网上采用的2010到2025,意味着我们有9个频段,现在布网的方式是室内有3个,室外有6个,这种容量的频点非常有限,我们配合中国移动设计院对TD的载波进行压缩研究,我们希望把1.6兆的带宽压缩到1.4兆。这意味着我们有10个可用的频点,这样就带来了10%以上的容量的提升。这个压缩最大的问题是临频引导干扰。

大唐移动对TD-SCDMA的认识进行了详细的仿真,通过仿真我们引入载波压缩的方案,将室外的载波压缩到1.4,对室内依然采取1.6的载波。

通过这两次实验我们认为把载波从1.6压缩到1.4兆不影响我们现网的环境和性能,应该说是可行的。同时大唐移动的设备不管是OMC也好还是LC根本不需要改动,仅仅需要改动的是NodeB,不管是基站还是射频单元都不需要动硬件,这需要我们用很小的代价能够带来容量和用户数量上的提升。这对我们提高整个频率的利用率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第三个应用创新案例是降低同频干扰。大唐移动基于我们对TD-SCDMA的深刻理解,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因为TD-SCDMA采用的是短码系统,未来大规模商用,特别是用户上来以后同频干扰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2004、2005年开始提出了多小区联合检测的技术,这个技术把本来作为干扰的零小区的干扰的信号变成了多小区的联合检测,我们提出的多小区联合检测这个性能和算法,性能最优,但是计算量最小,成本并没有额外增加。

从实际测试的效果看,我们在室外开通了多小区联合检测的算法,在我们网络里面开通和不开通的对比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如此,我们在2006年提出了FODAC,基于智能天线的导波测量,进行同频干扰的规划和规避,2006年获得了FODAC的专利。通过这种算法可以看到我们的仿真结果,在12.2K纯语音的情况下开启FODAC,基于纯语音的情况下开启FODAC网络的质量有显著的提升。同样根据我们采取HSDPA的业务质量来看,开区FODAC以后边缘吞吐率提升了75%,应该说FODAC和多小区联合检测对于显著降低TD-SCDMA的同频干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应用创新的案例。

最后一点是关于授时系统的解决方案,截止到目前为止由于地面同步还不成熟,TD-SCDMA现在仍然是以GPS为主,北斗为辅。GPS授时这样的解决方案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对高楼林立的密集城区,往往我们的基站都是放在地下或者是比较远的地方,馈线如果想保证GPS信号能够到达基站,就必须得很粗,这个粗就带来了成本。另外因为馈线本身比较粗,对施工的难度比较大。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大唐移动提出了光纤拉远的解决方案,我们通过光缆在室内传输,最长可以拉到10公里,可以走到你想放的任何基站的位置,这个光纤本身布站的位置也比较方便。这种方案我们已经在江苏南京的网络中100个站点进行使用了,不管是从稳定性和平运行的成本,对我们现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通过以上四个案例,不管是解决小区分布式也好,还是同频干扰的问题,还是GPS,基于CDMA在网络中大规模应用,我们所有的创新都围绕着应用创新,围绕着提升网络性能和质量,围绕着提升用户的感受。

第二,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大唐移动的创新是基于下一代网络。TD创新是围绕业务创新,那么在LTE这个领域我们是围绕着TD-SCDMA可持续发展进行创新的,围绕着下一代技术继续在竞争力上保持领先的创新。从2005年开始大唐移动就致力于TD-LTE的创新,2005年到2009年我们率先提出TD-LTE的技术标准方案,到2007年我们提出了TDD和FDD的融合,以及到2008年我们把TD-SCDMA使用的智能天线写进LTE的标准中,还是说今年我们和中国移动和研究院和国内企业一起把基于智能天线双流赋形的技术在3GPP里面立项,是的我们TD-SCDMA后续的演进在技术上可以领先其他的标准。

同时我们积极推动TD-LTE产业化进程,我们2007年第一个推出了世界上TD-LTE的样机,与中国移动和其他单位合作率先提出了双流赋形的技术。我们也提出了端到端的LTE解决方案,不仅仅支持现有网络的扁平化,同时也支持LTE和TD-SCDMA,确保LTE在规模商用的时候产品成熟度为运营商节省成本,保证网络平滑过渡。

这张图我们给出的是TD-SCDMA的基站和TD-LTE共平台的设计。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三期招标过程中我们已经向业界演示了TD-SCDMA和TD-LTE通过共主控、共传输、共BBU的能力,仅仅通过软件升级就可以把TD-SCDMA的基站升级到TD-LTE上。

我想讲两个技术,一个是双流赋形技术。这个双流能够极大地降低干扰,提高TD-LTE的边缘数据。未来LTE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中心速率和边缘速率差距特别大,而双流赋形恰恰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双流赋形必须要结合8天线,8天线除了能和双流赋形配合,还有一个好处是通过八天线的智能天线能够获得和TD-SCDMA相同的覆盖半径。

下面这个图是TD-LTE 8天现网络建设性价比,扇区的吞吐率和边缘的吞吐率以30%-40%的增加,8天线的引入对TD-LTE的性价比是持续提升的。同时通过8天线的覆盖,我们通过采用8天线室外的部署可以使TD-SCDMA和TD-LTE共基站,不用额外增加站址。

关于TD-LTE大唐移动也积极参加了中国移动上海世博会选型的测试,包括室内和基本功能的测评等等,应该说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在室内测试这块百分之百地完成了全国测试。由于LTE现在在测试过程中受限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我们的终端测试类的设备。在基本功能测试这块除了终端仪器仪表不支持以外我们全部通过了测试。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努力,我们发现在接受度和放已经达到了我们提出的标准的理论值。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水平测试我们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第一,上下行的峰值速率是可以达到理论值的,TD-LTE和TD-SCDMA可以共存、共天线。TD-LTE在初期商用的时候可能要从室内覆盖开始,我们认为TD-LTE从2010年开始可以进行实验乃至超小规模的应用。应该说大唐移动在TD-LTE和TD-SCDMA领域持续创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动TD技术在中国的持续发展。
编辑:小宇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