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将耗尽,只有IPV6一条路可走吗?
时间:05-18
来源:与非网
点击:
Orange称,IPV6技术是企业创新策略的重要一环。据介绍,全新部署的IPV6技术将于2009年第二季度在全球35个国家正式运行,并预计在2010年初伸延到其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众所周知,如今,在世界许多国家都使用的是第四代网络协议,也就是IPV4,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下,IPV4所提供的IP地址(容量是2的32次方,大约40亿个)已经不能满足世界网络的发展,据专家预测,IPTV将在两年后耗尽,于是IPV6这个词汇逐渐被更多的人提起,一场IPV6的革新浪潮将在两年内推向世界各地。
究竟什么是IPV6呢?
IPV6是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的缩写,其中Internet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它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如果它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每个人将拥有更多IP地址。
与现在的IPV4相比,IPV6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充足的网络地址空间。因为IPV6的地址容量达到了2的128次方,这个数字大到地球上每一个生物甚至每一粒沙都可以拥有自己的IP地址,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用之不竭的。
IPV6在我国的发展
在IPV4上我们没有发言权,直接造成了目前申请地址的困难,一个有着几千万网民的国度没有一个A类地址,而且目前总共申请到的IPV4地址才900多万个,还不及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一个学校。如今在IPV6上面,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并在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新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
随着我国的信息化的发展,网络、通信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加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政策,我国应及时应对IP地址耗尽的问题,如果不能做好准备,那么对我国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据悉,早在2004年,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已拨出14亿人民币(1.69亿美元),支持第六代互联网络,其中有一半将用于相联系的大学网络,其余的资金给五个电信运营商。
日前,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研究所所长魏冰在北京举行的下一代网络发展论坛上表示,对于下一代网络来说,IPV6的支持是一个必须的功能。
然而,IPV6的发展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魏冰所说"对中国这样一个大的网络来讲,我们向下一代网络转变,这个过程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其实这不是IPV6转变的过程中最难的地方,最难的地方是如何让我们的业务和应用一同去走向这样的一个IPV6的时代。"魏冰说。
何必在IPV6一棵树上吊死?
IP地址容量大,当然是件好事。举个例子,从IPV4过渡到IPV6,就像人们换了套大的房子。但是随着地址空间的增大,一些不足也就显露出来。无限大的地址容量,会造成信息的传输和地址的处理等方面的负担。
然而IPV6的提出,只是为了解决IPV4的空间不足的问题,而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需要升级已有的网络设备和用户终端,使这些终端支持IPV6的网络协议。在技术方面,IPV6无法与IPV4互相兼容,新的IPV6用户将无法连接到IPV4互联网,并且目前的软件和应用系统不支持IPV6。从政策上来讲,已有的服务也无法提供给新的用户,接入网络提供者不支持IPV6。
我们知道,在IPV4上面,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占有大量的IP地址,由于IPV4地址对美国来说并不紧张,这也直接导致美国的设备制造商并不热衷于IPV6产品的开发。另外,目前Internet网络已经非常庞大,资金投入已经非常可观,并已进入大规模商用,对这样一个网络进行改造谈何容易。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指出,除了空间上的扩大,IPV6相比IPV4网络性能并没有本质进步,IPV6只是IPV4的升级版本,体系结构、核心技术都依旧,将IPV4改造为IPV6却要付出极高代价,"付出"和"所得"完全不相称。他提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应走"革命性"路线,以创新的思路、重新设计一个新型分组数据网,彻底克服已有IP网无法解决的问题、充分满足未来信息通信业务发展的需要。
据蒋林涛介绍,目前采用以新型分组数据网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已经完成,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结语
的确,IPV6从空间的容量上来看,可能成为IPV4的替代品,但是IPV6的诸多缺陷包括政策上和技术上的,都是制约IPV6发展的因素。面对颇具争议的IPV6,也许由于IPV4将要耗竭,由于时间的紧迫,一些国家或企业开展IPV6的开发及推广工作。但是这种技术的改良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更需要我们进行的是技术的改革。IPV6与IPV4没有实质上的进步,而在安全性能上,IPV6也只是由于地址的增长而延长了黑客破解的时间,并没有新的技术性的突破。
在中国的网络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技术,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不会受到欧美的制约,才能更健康快速的发展,蒋林涛的话是发人深省的,也许我们应该迈向另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上,这样,走的才踏实。
众所周知,如今,在世界许多国家都使用的是第四代网络协议,也就是IPV4,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下,IPV4所提供的IP地址(容量是2的32次方,大约40亿个)已经不能满足世界网络的发展,据专家预测,IPTV将在两年后耗尽,于是IPV6这个词汇逐渐被更多的人提起,一场IPV6的革新浪潮将在两年内推向世界各地。
究竟什么是IPV6呢?
IPV6是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的缩写,其中Internet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它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如果它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每个人将拥有更多IP地址。
与现在的IPV4相比,IPV6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充足的网络地址空间。因为IPV6的地址容量达到了2的128次方,这个数字大到地球上每一个生物甚至每一粒沙都可以拥有自己的IP地址,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用之不竭的。
IPV6在我国的发展
在IPV4上我们没有发言权,直接造成了目前申请地址的困难,一个有着几千万网民的国度没有一个A类地址,而且目前总共申请到的IPV4地址才900多万个,还不及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一个学校。如今在IPV6上面,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并在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新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
随着我国的信息化的发展,网络、通信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加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政策,我国应及时应对IP地址耗尽的问题,如果不能做好准备,那么对我国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据悉,早在2004年,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已拨出14亿人民币(1.69亿美元),支持第六代互联网络,其中有一半将用于相联系的大学网络,其余的资金给五个电信运营商。
日前,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研究所所长魏冰在北京举行的下一代网络发展论坛上表示,对于下一代网络来说,IPV6的支持是一个必须的功能。
然而,IPV6的发展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魏冰所说"对中国这样一个大的网络来讲,我们向下一代网络转变,这个过程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其实这不是IPV6转变的过程中最难的地方,最难的地方是如何让我们的业务和应用一同去走向这样的一个IPV6的时代。"魏冰说。
何必在IPV6一棵树上吊死?
IP地址容量大,当然是件好事。举个例子,从IPV4过渡到IPV6,就像人们换了套大的房子。但是随着地址空间的增大,一些不足也就显露出来。无限大的地址容量,会造成信息的传输和地址的处理等方面的负担。
然而IPV6的提出,只是为了解决IPV4的空间不足的问题,而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需要升级已有的网络设备和用户终端,使这些终端支持IPV6的网络协议。在技术方面,IPV6无法与IPV4互相兼容,新的IPV6用户将无法连接到IPV4互联网,并且目前的软件和应用系统不支持IPV6。从政策上来讲,已有的服务也无法提供给新的用户,接入网络提供者不支持IPV6。
我们知道,在IPV4上面,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占有大量的IP地址,由于IPV4地址对美国来说并不紧张,这也直接导致美国的设备制造商并不热衷于IPV6产品的开发。另外,目前Internet网络已经非常庞大,资金投入已经非常可观,并已进入大规模商用,对这样一个网络进行改造谈何容易。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指出,除了空间上的扩大,IPV6相比IPV4网络性能并没有本质进步,IPV6只是IPV4的升级版本,体系结构、核心技术都依旧,将IPV4改造为IPV6却要付出极高代价,"付出"和"所得"完全不相称。他提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应走"革命性"路线,以创新的思路、重新设计一个新型分组数据网,彻底克服已有IP网无法解决的问题、充分满足未来信息通信业务发展的需要。
据蒋林涛介绍,目前采用以新型分组数据网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已经完成,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结语
的确,IPV6从空间的容量上来看,可能成为IPV4的替代品,但是IPV6的诸多缺陷包括政策上和技术上的,都是制约IPV6发展的因素。面对颇具争议的IPV6,也许由于IPV4将要耗竭,由于时间的紧迫,一些国家或企业开展IPV6的开发及推广工作。但是这种技术的改良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更需要我们进行的是技术的改革。IPV6与IPV4没有实质上的进步,而在安全性能上,IPV6也只是由于地址的增长而延长了黑客破解的时间,并没有新的技术性的突破。
在中国的网络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技术,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不会受到欧美的制约,才能更健康快速的发展,蒋林涛的话是发人深省的,也许我们应该迈向另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上,这样,走的才踏实。
- 富士通IDT搜索加速器用于下一代光网络平台(05-20)
- IPv6地址表达方式、寻址模型和地址空间(01-08)
- 移动IPv6与移动IPv4技术优势比较(01-08)
- 三种IPv4和IPv6过渡技术对比(01-22)
- MPLS技术如何支持移动IPv6(01-23)
- 基于SOCKS的IPv4向IPv6过渡技术(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