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视面临多重考验:终端不菲标准庞杂
时间:04-04
来源:搜狐IT
点击:
由于手机终端的便携性,手机电视业务具有比普通电视更广泛的影响力,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各国电信和广播网络运营商都力图使其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对移动运营商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能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而对广播公司来说,是一种电视传播的新渠道,可以充分利用内容资源,扩大用户范围。
手机电视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支持手机电视的终端将达到6350万~3亿部,用户将达到1.25~2.7亿。乐观预计2009年手机电视运营收入可达到66亿美元。在国内,我国手机用户到2009年3月达到6.7 亿,预计在今后的几年里,手机用户仍将以平稳的速度增长。而电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据统计,我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经达到3.5亿左右。手机和电视两者的结合,必将产生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手机电视在我国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手机电视目前存在的问题
政策监管问题
手机电视作为新的传播媒体,首先面临政策管制问题。我国的广电和通信领域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监管,各自领域经营的业务有着严格的限制。手机电视业务横跨了广电和通信两个领域,面临着多个政府部门监管的问题,移动通信运营商要开展该业务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面临网络瓶颈困扰
基于移动网单播技术的手机电视业务存在网络速率低、容量有限的问题。
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手机电视等移动流媒体业务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国内移动运营商虽然已经能够提供基于现有2.5G和2.75G网络的手机电视等移动流媒体业务,但受网络带宽所限,图像、声音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目前,基于GPRS的手机电视业务中,平均速率在40kbit/s左右,播放的图像帧速度分为1~2帧/s。基于CDMA 1x的手机电视业务,平均速率在100kbit/s左右,播放的图像帧速度为12~15帧/s。由于帧速太低,很难达到电视实时传输的平滑效果。同时,由于采用单播技术,使手机电视业务面临带宽有限的压力,如果用户数量较大,现有网络带宽无法满足业务要求。
终端瓶颈困扰
市场上支持手机电视的手机价格昂贵也是制约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手机电视业务对终端的要求较高,一般需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手机用户如果想使用手机电视业务就必须更换终端。但目前市场上支持手机电视业务的手机类型还不多,可提供手机电视服务的终端平均价格在3000元以上。这种价位决定了手机电视在目前只能供少数人使用,而远不能达到普及的程度。
手机电视的未来发展建议
运营模式的选择
在手机电视运营模式上,应以合作模式为主导模式,以移动模式为次主导模式, 不同运营模式的对比分析见表1。
移动模式 广电模式 合作模式
优势产业链协调发展;新业务开发能力强业务质量有保障;成本效率高收入来源拓展;更贴近用户;精确管理、节约成本;提高系统效率;消除管制障碍
劣势业务质量差;频率资源占用多互动能力弱,商业模式单一;不熟悉个人用户市场;用户认证问题商业模式复杂,合作难度增大
主导企业策略引进新技术,提升业务质量;加强产业链合作,提升内容吸引力增强互动性;多个合作对象,多种合作手段强调合作、重视业务开发
操作难度低低较高
前景分析长期存在,次主导模式过渡性模式主导模式
从长期来看,合作模式将是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的最佳模式,将成为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的主导模式。合作模式下的业务内容来源有保障,业务质量有保证,并且破除了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可以通过开发手机电视增值业务,最大可能满足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实现整个手机电视产业最大化发展。
完善技术标准
手机电视技术标准主要有三类: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多播组播技术标准,基于数字广播的技术标准和基于卫星的技术标准。基于移动通信网的多播组播技术是在3G较高版本中引入的,现在技术标准还不成熟,相应技术还没有商用。基于数字广播技术的标准主要包括T-MMB、T-DMB、DVB-H、MediaFLO等标准。卫星数字广播标准包括S-DMB、CMMB等。由于存在多种技术标准竞争的局面,出现了采用不同技术标准的多个试验网,S-DMB、T-DMB、DVB-H、MediaFLO等国外主流标准在国内积极寻求合作。T-DMB、DVB-H在地方广电运营商进行了试商用,广电总局进行了CMMB的试商用,移动运营商也已经进行了T-DMB、T-MMB和CMMB的相关试验。我国幅员广阔、地貌复杂、用户数量大,不论是国内标准还是国外标准都没有大范围组网的经验,在覆盖能力、组网成本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技术标准的成熟性直接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应重点关注T-DMB、T-MMB和CMMB这三种技术标准。
手机电视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支持手机电视的终端将达到6350万~3亿部,用户将达到1.25~2.7亿。乐观预计2009年手机电视运营收入可达到66亿美元。在国内,我国手机用户到2009年3月达到6.7 亿,预计在今后的几年里,手机用户仍将以平稳的速度增长。而电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据统计,我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经达到3.5亿左右。手机和电视两者的结合,必将产生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手机电视在我国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手机电视目前存在的问题
政策监管问题
手机电视作为新的传播媒体,首先面临政策管制问题。我国的广电和通信领域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监管,各自领域经营的业务有着严格的限制。手机电视业务横跨了广电和通信两个领域,面临着多个政府部门监管的问题,移动通信运营商要开展该业务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面临网络瓶颈困扰
基于移动网单播技术的手机电视业务存在网络速率低、容量有限的问题。
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手机电视等移动流媒体业务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国内移动运营商虽然已经能够提供基于现有2.5G和2.75G网络的手机电视等移动流媒体业务,但受网络带宽所限,图像、声音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目前,基于GPRS的手机电视业务中,平均速率在40kbit/s左右,播放的图像帧速度分为1~2帧/s。基于CDMA 1x的手机电视业务,平均速率在100kbit/s左右,播放的图像帧速度为12~15帧/s。由于帧速太低,很难达到电视实时传输的平滑效果。同时,由于采用单播技术,使手机电视业务面临带宽有限的压力,如果用户数量较大,现有网络带宽无法满足业务要求。
终端瓶颈困扰
市场上支持手机电视的手机价格昂贵也是制约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手机电视业务对终端的要求较高,一般需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手机用户如果想使用手机电视业务就必须更换终端。但目前市场上支持手机电视业务的手机类型还不多,可提供手机电视服务的终端平均价格在3000元以上。这种价位决定了手机电视在目前只能供少数人使用,而远不能达到普及的程度。
手机电视的未来发展建议
运营模式的选择
在手机电视运营模式上,应以合作模式为主导模式,以移动模式为次主导模式, 不同运营模式的对比分析见表1。
移动模式 广电模式 合作模式
优势产业链协调发展;新业务开发能力强业务质量有保障;成本效率高收入来源拓展;更贴近用户;精确管理、节约成本;提高系统效率;消除管制障碍
劣势业务质量差;频率资源占用多互动能力弱,商业模式单一;不熟悉个人用户市场;用户认证问题商业模式复杂,合作难度增大
主导企业策略引进新技术,提升业务质量;加强产业链合作,提升内容吸引力增强互动性;多个合作对象,多种合作手段强调合作、重视业务开发
操作难度低低较高
前景分析长期存在,次主导模式过渡性模式主导模式
从长期来看,合作模式将是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的最佳模式,将成为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的主导模式。合作模式下的业务内容来源有保障,业务质量有保证,并且破除了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可以通过开发手机电视增值业务,最大可能满足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实现整个手机电视产业最大化发展。
完善技术标准
手机电视技术标准主要有三类: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多播组播技术标准,基于数字广播的技术标准和基于卫星的技术标准。基于移动通信网的多播组播技术是在3G较高版本中引入的,现在技术标准还不成熟,相应技术还没有商用。基于数字广播技术的标准主要包括T-MMB、T-DMB、DVB-H、MediaFLO等标准。卫星数字广播标准包括S-DMB、CMMB等。由于存在多种技术标准竞争的局面,出现了采用不同技术标准的多个试验网,S-DMB、T-DMB、DVB-H、MediaFLO等国外主流标准在国内积极寻求合作。T-DMB、DVB-H在地方广电运营商进行了试商用,广电总局进行了CMMB的试商用,移动运营商也已经进行了T-DMB、T-MMB和CMMB的相关试验。我国幅员广阔、地貌复杂、用户数量大,不论是国内标准还是国外标准都没有大范围组网的经验,在覆盖能力、组网成本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技术标准的成熟性直接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应重点关注T-DMB、T-MMB和CMMB这三种技术标准。
- 3G门户推出WIFI版手机电视软件(10-24)
- 07年天津国际手机展提前造势,热捧3G和手机电视(11-09)
- 全球消费者对3G应用热情不高(11-18)
- 手机电视发展的几大瓶颈(02-12)
- TD今年重点解决支持HSDPA (03-25)
- 手机电视大战进入中局(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