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3G开仓国产手机绝地反击:市场格局或将改变

3G开仓国产手机绝地反击:市场格局或将改变

时间:03-19 来源:华夏时报 点击:

丝毫没有放松在3G上的步伐。据记者了解,三星手机方面的3G手机新品将在5月底6月初推出,由于其在手机市场上影响巨大,所以其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还不便透露其下一步市场计划。而另一手机巨头LG,是近期外资品牌中高调亮相的一家,其在今年将推出的25款3G产品,会全面覆盖TD-SCDMA、WCDMA、CDMA2000三个网络。

  与国内企业强调本土优势不同的是,LG在3G推广中更多倚重其品牌实力和国际经验。LG方面向本报记者透露,其在美国WCDMA市场中占有率一直领先,在欧洲市场中更是稳坐第一,正是因为在美国、韩国以及欧洲等几大成熟3G市场上的成绩,LG在2008年全球手机销量超过一亿部,并超过了摩托罗拉与索尼爱立信,成为全球手机前三甲。"我们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手机厂商,希望能把在海外的3G成功经验带到中国市场。"另外,时尚历来是韩国手机品牌的特色,在3G推广中,LG将再次拿出这个杀手锏,比如在以往取得很好市场收益的"曲奇"产品中推出了3G升级版。而且LG明确提出将商务人士、潮流数码发烧友和高端时尚人群作为3G的主打消费群,这意味着将借助不同的产品类别有针对性地占领细分市场。

  一家独大局面或将改变

  俞奔分析说,尽管三星、LG在3G市场上一贯表现不俗,但中国市场很难形成几家手机商垄断覆盖的局面,"中国市场较为复杂,近些年不仅本土手机制造能力大为增强,连山寨手机也分得了一份市场,不同层面的市场会有不同的产品覆盖。"ZDC认为,随着3G在中国市场的推广,诺基亚独霸半壁江山的局面也将会逐步被改变,市场关注将出现向其他品牌分流的现象。

  "知名外资手机厂商在品牌影响力、技术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而且长期引领了全球通讯业发展的潮流。但在中国市场,一些外企品牌在战略调整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尤其是在发现市场利润不理想的情况下发生了战略上的摇摆,最终被新兴市场崛起的企业赶超。"曾剑秋这样告诉记者。其实,在2008年,原来的全球前五位手机厂商,已经出现了剧烈分化,从销量上看,诺基亚、三星、LG依然保持了一定增长,但摩托罗拉和索爱却严重滑坡,在2009年全球手机市场萎缩的背景下,这种分化或将更大。

  "在3G面前,外资和本土企业大家都有机会。信息通讯业的特点就是变化快,虽然国产手机在品牌上还需要沉淀,但只要其技术、产品和价位上具备优势,完全有可能在3G时代赶超外资。"不过,对于当前内资手机市场上普遍的山寨机现象,曾剑秋并不看好,他认为,山寨机不会长久,中国手机未来还是会以自主创新为主,而且,现在不少山寨机在3G转型中已经通过"招安"等方式回归主流。

  3G赢家短期难下定论

  俞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运营商是3G的主要牵头人,手机厂商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但归根到底,3G市场并不是完全由这两大主体决定,第三方即消费者才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3G能否成为被市场认可的主流业务,还需一定时间的观察,"这不是靠运营商一家的推广就可以达到的"。

  目前一些3G宣传中提到的手机电视等功能大多在2G技术就可以实现,用户还没有发现3G的真正魅力究竟何在。有专家提到了3G几个比较确切的应用,比如视频会议、视频通话等,还有位置服务(寻找特定区域的餐馆、旅店等服务信息)以及监控(比如家长可以监控孩子在学校做了什么等),但这距离人们想象中的3G大变革似乎相去甚远。

  "3G能否达到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程度,要看它的业务内容是否会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也就是说,除了目前手机的基本功能外,人们在更多的领域进行消费时,到了‘非手机不可’的地步。"俞奔举例说,比如在看视频、办理银行业务,甚至在购物、办理登机牌时,都形成了运用3G手机的习惯,3G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性的影响。

  在通信行业专家看来,现在还处在3G手机的战国时代,因此断言谁能占据上风尚早,手机厂商除了要在技术研发上继续大踏步前进外,更应该在人们的消费行为和需求上动脑筋。

  "未来谁能在3G的业务功能上提高粘性,改变主流的生活方式,谁才是3G赢家,这依赖于运营商和手机厂家的共同力量。"

  记者观察

  诺西3G之痛

  文/胡 钰

  经过两年波折不断的整合后,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下简称诺西)在2008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在3G市场,诺西遭遇的难题似乎才刚刚显现。从国内三大运营商前几轮终端设备的招标结果来看,诺西在3G只得了很少的一杯羹。

在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的第二轮招标中,大唐、中兴等国内企业拿走了大部分的份额,而诺西仅获得7.5%。在前不久中国电信3G终端的招标中,7家中韩厂商瓜分了所有配额,诺西毫无所获。1月中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