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UOML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

UOML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

时间:10-06 来源: 点击:
利用UOML国际性标准提升政务效率

  以前人们不管是撰写文稿,还是进行批注,或者盖章,都是在同一张纸上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一系列操作的中间介质是相同的,而目前电子化的结果是,可能有90%的人都已经使用编辑软件来生成文档,但是当文档编辑环节完成,进入流转和分发环节,我们发现,不同格式的文档相互都无法打开浏览,编辑之后的文档的流转、分发、再处理成为一个在数字环境中无法畅通实现的工作。给日常的使用造成巨大的不便,所以不得不打印到纸上再继续完成后续的环节。

  UOML标准可以解决电子政务应用的三大难题:1、实现不同软件对同一电子文档的互操作;2、使得电子文档可以在各个环节畅通流转,实现互联互通,信息流代替纸张流,让电脑摘掉"高级打字机"的帽子; 3、用户的文档资源不再被单一厂商所垄断 。据悉我国有关部门也会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广UOML标准的应用,以解决目前电子文档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的尴尬现状。相信不久的将来,UOML标准会像USB标准一样,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标准。

  文标委主任王东临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UOML标准,他指出:UOML标准可以解决用计算机编辑文档后,还得打印出来用纸办事的的问题,让文档能够在符合统一的操作接口标准的软件之间自由流转,进而使得文档应用从编辑为主,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效率,节约办公用纸,有效保护森林与环境。UOML标准的出现,使电子文件不再受到厂商的限制,即使提供这个格式的厂商不存在了,任何支持UOML标准的软件都可以打开该格式文件并提取信息数据。因此购买支持UOML标准的应用软件,电子政务的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电子书报可实现信息共享

  UOML标准是电子书报刊领域的操作接口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不同格式的电子书报刊之间的互联互通。目前UOML标准已经成为国际开放标准组织OASIS的正式标准,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软件核心技术领域的国际性标准。基于UOML标准实现互通的原理是:各个阅读器厂商,通过统一的UOML标准,来实现对接口层的访问和操作,从而实现互联互通,就像不同U盘的数据能够通过一个USB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一样,使用同一个软件就打开同不同格式的电子读物,来尽可能地提高电子读物的阅读便利性。举例来说,如果某数字图书馆中配备的电脑里安装的是书生公司的SEP阅读器,当读者从别的网站上下载了一本PDF格式的电子图书后,读者无需安装新的阅读器软件,就能够通过SEP阅读器打开并阅读这本书进行阅读。

  在电子书报刊领域,文档信息的互联互通彻底解决了不同的电子书报刊需要不同的软件阅读的难题,使电子书报刊信息能够更方便更广泛的被用户使用和阅读。同时,不论是电子文件还是电子书报刊,采用UOML标准以后,都可以被多个支持UOML标准的软件所打开阅读等应用,并且只要有采用标准的软件存在,这些电子文件和电子书报刊就不会出现因文件格式不存在或者改变而使得电子书报刊不能被用户使用的灾难性文件信息损失情况发生。可以说,支持了UOML标准的电子书报刊不仅大幅度提升了电子书报刊的应用空间,而且解决了电子书报刊应用的后顾之忧。

  UOML成为OASIS标准后,电子书报刊的生产厂家及数字图书馆用户将是最大的赢家。时下,不同数据库的电子出版物之间信息不能共享,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麻烦,也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各个不同的数据库之间也存在许多相同的电子书,已经严重限制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电子书报刊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于不同环节不同人员对读物的应用。可目前电子读物的主要应用功能只能停留在阅读上面。目前,数字图书馆收录的电子书报刊多数只能浏览,无法实现纸张一样的在纸张上添加各种应用的功能,约束了电子书报刊的再利用。支持UOML标准的电子书报刊,就可以轻松实现上述功能,读者可在电子书报刊上实现增加阅读笔记和心得、增加批注、重要语句和段落的标识等等增值功能。

  作为文标委的成员单位,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也积极参与了UOML标准的制定。随着UOML标准成为OASIS标准,将使不同数字出版物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其产业价值将逐步得到体现,促使国内电子书报刊产业实现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加速数字出版的步伐。据悉,我国有关政府部门也将陆续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广应用UOML标准,相信不久的将来,支持UOML标准的产品将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帮手。

  UOML标准成为OASIS标准之后,将会陆续被国际上一些国家和产业用户所采纳和应用,业内软件采购的负责人表示,要将UOML标准作为采购文档类相关软件的必须条件。我国在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后,也将配套发布相关的文件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