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13年电信降价史

13年电信降价史

时间:01-14 来源:北京商报 点击:
随着60款共计20万部特价手机在京城著名手机卖场--中复电讯的上市,一年一度的手机春节销售战就此打响。在这20万部手机中,售价低于1000元的占据了很大份额。业内人士分析,单向收费的破冰是促使手机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在资费几经变动后,国内电信市场即将迎来低价的临界点。

  联通打破市场格局

  在手机刚刚亮相之际,由于国内移动通信规模小、成本高,再加上上万元的入网费,政府部门成为了手机资费的主宰。以全球通为例,此前长时间实行的月租费50元、通话费每分钟0.4元、漫游费每分钟0.6元的移动通信资费标准,就是由当初的邮电部确定的。

  "想当初,买部手机加点配件就得8000多元。"从2000年起就开始使用手机的李女士,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偶然发现的万余元的购物发票。和当初的大哥大一样,手机在流行初期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除了使用费较高,其动辄几千元的价格更是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

  1994年中国联通宣布成立,这家业务范围涉及移动通信、数据与固网通信、无线寻呼和互联网等诸多领域的公司,和此前成立的吉通公司共同打破了国内电信市场的垄断格局,电信市场首次出现价格跳水。

  入网送手机、低资费套餐亮相……为了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CDMA网络,中国联通在营销上做起了文章。在中国联通的攻势下,由于得到了免费手机,一些曾为是否购买手机犹豫不决的用户成为了国内CDMA网络的首批尝鲜者。此外,低廉的资费标准则使得上述用户的一部分成为了中国联通CDMA的忠实用户。自此,入网送手机、预存话费送手机也成为了两大运营商"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之一。

  小灵通挑起价格暗战

  随着各档手机资费套餐的相继亮相,曾以单向收费著称的小灵通逐渐淡出了用户的视野,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出现曾经挑起了国内电话资费的一场"暗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小灵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以南方为基地逐步向全国拓展。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小灵通在上市之初仅几百元的售价,与当时的"奢侈品"手机动辄几千元的价格相比更让人心动。此外,小灵通的话费几乎只有当时手机话费的1/10。

  虽然在初期实行边建网边放号,但终端价格和电话资费上的优势,使得小灵通的销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激增。就北京市场而言,以年增8万用户为比较,固定电话到1992年才突破8万用户,寻呼业年增8万用户用了6年,手机用了6年,2003年才进入市场的小灵通则在第一年就积累了数十万用户。

  小灵通的强势增长,"迫使"移动运营商不得不拿出对策与之抗衡。在小灵通亮相不久,广州移动推出网内单向收费的神州行大众卡,主叫仅0.2元/分钟,接听网内电话免费。此后,广州联通也宣布推出基本月租20元的套餐,用户在指定的区域内拨打130、131和133电话每分钟0.15元,拨打其他电话则为0.2元/分钟,被叫实行的是10元包月。

  在小灵通突飞猛进的同时,国产手机开始兴起,并最终创造了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辉煌,手机终端的价格再次被拉低。国产手机的发力,引来了国际巨头的关注。中国二三级市场的巨大潜力,促使国际巨头开始在中国推进低价战略。低价手机的"入侵",进一步拉低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平均价格。

  按照预计,到2011年,在全球售出的手机中每4部中就有1部为超低价产品。业内人士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经销商与移动运营商们有机会在短时间内在新兴市场上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目前手机制造商们所生产的超低价手机在它们的产品线中所占比重已越来越高。

  单向收费启动破冰之旅

  随着电话资费改革的深入,单向收费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另一方面来看,经过近10年的积累,中国联通也已具备执行单向收费标准的能力。近几年来,信产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等文件,政策的相继出台,也为单向收费的破冰提供了保障。

  在被喻为最后一块价格坚冰的北京电信市场,接听免费的全球通"畅听99套餐"已经亮相。与此同时,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也相继宣布在单向收费上进行尝试。至此,手机资费标准和固定电话的差距再次缩小,并接近了最终的价格底线。

早在去年年底的工作会议上,信产部副部长奚国华就曾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推进电信资费改革,其中鼓励移动运营商推进手机单向收费将是其工作重点。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将在今年研究制定资费上限管理评估方案和程序,并推进电信资费"不管下限、只管上限"式管理。在这样的资费管理模式下,政府部门将制定电信资费的最高定价,最终价格则由运营商视具体市场情况而定。在这样的情况下,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