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五着力点八项工作 中国移动确定2007年发展思路 跨越移动信息专家

五着力点八项工作 中国移动确定2007年发展思路 跨越移动信息专家

时间:01-28 来源:通信产业报 点击:
曾有人问一位知名艺术家,一生追求什么?艺术家沉思良久,回答:"小时候在农村,我想进城;后来进了城,我想多赚点钱、站住脚;现在,我只想得到人们的尊敬。"--其实,所谓理想,总是遵循着相似的成长轨迹。

  在中国移动的发展历史中,逢"7"必有里程碑:1987年,第一个大容量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在广州开通,今日容纳超过3亿用户的网络由此启步;1997年,中国移动的前身中国电信(香港)挂牌上市,企业的管理体制第一次向国际、向现代企业制度接轨;2007年,在网络规模、客户数量、公司市值这些硬指标上全部成为全球电信运营企业第一位之后,站在全新的时间节点,中国移动也开始期待着更多的"软实力"。总裁王建宙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向移动信息专家跨越",牢牢把握和践行发展的持续、平衡、创新以及和谐。

  综合实力阶梯:新跨越的五个着力点

  中国移动的2006年风生水起,不但公司市值称冠,公司的债信评级也再次获得标准普尔和穆迪的双双调升,品牌价值蹿升至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最强势100品牌"第四名。但是中国移动依然感到了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商务模式对通信业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几乎所有业务都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或者替代。加入WTO进入第六个年头的中国通信市场面临着更多的国际竞争。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适应更严格的法制监管,中国移动在社会影响力方面也有很大提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王建宙认为,中国移动要想"实现新跨越",必须认真落实"责任"与"卓越"的企业价值观核心内涵,由"移动通信专家"积极向"移动信息专家"跨越。

  为了这一次跨越,王建宙找到了五个"着力"点:在管理方面,推动"一个中国移动"卓越工程,实行更有效的细节管理;在定位方面,打造移动信息专家,更加深入地涉足信息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发展方面,注重提升公司综合实力,既要业绩的"硬实力",也要取得各种"软实力";在科技方面,建设创新型企业;在企业形象方面,着力实施企业责任行为,以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

  王建宙说:"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就必须正确认识并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努力将挑战和劣势转化为机遇和优势。"

  发展战略定位:无处不在的信息专家

  在王建宙的面前,摆着这样的现实:目前,中国移动的所有新增用户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农村;中国移动的3亿多用户,平均每天超过10亿条短信,超过了昔日一年的信息量;与此同时,音乐、视频、二维码、报纸……手机已经日益无所不能,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工具。

  王建宙说:"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必须坚持移动信息专家的战略定位,增强发展信心,提高发展质量,改善发展环境,牢牢把握和坚持践行发展的持续性、平衡性、创新性以及和谐性要求,实现公司科学发展。"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香港国际电信展期间,中国移动与农业部合作的"动物标识溯源系统"切合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一时间,中国移动展台上的"高科技羊"成了各大报纸杂志的"封面明星",极好地诠释了"移动信息专家"的价值。

  王建宙表示,中国移动要继续"围绕建设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数字生态系统,瞄准移动多媒体化和移动终端多用化方向,大力推进业务创新,推动价值链深度合作。"

  新的时间节点:未来从2007开始

  如果把每十年看成一个时段,运营商用网已经20年,海外上市已经10年的中国移动,来到了一个新的成长关头,必须总结和推广在过去发展中已经被实践所证明的有益经验,把握发展规律,明确新的发展要求,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国际竞争力,助建和谐社会。

  王建宙告诉中国移动各级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增强把握需求的能力,在保持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基础上,适度调整发展模式,优化收入增长结构,增值业务的比重必须要有新的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必须更多地参与国际全球电信业的竞争与研发,以增强创新开拓能力,大力培育国际竞争力,不但要建设创新型企业,还要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坚定不移地推进"走出去"战略,更积极地拓展国际市场。

  王建宙特别强调,2007年是2008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十分关键的一年。作为奥运会合作伙伴,中国移动要加大资源投入,大力加快推进奥运合作项目,为奥运会提供历史上技术最先进、业务最丰富、服务最周到的移动通信服务,既是公司承担责任、报效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公司拓展业务、展示形象的巨大舞台。

  2007年的中国移动,注定会是一个崭新的形象。

  中国移动2007年的项工作

  1:增强把握需求的能力,保持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

2:增强移动信息专家能力,加快拓展新的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