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回顾与展望

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回顾与展望

时间:01-23 来源: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 点击:
2006年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实施核准制的第二年,制度性的变革以及移动通信行业本身积极的变化为市场重新注入活力,在3G时代前夜中国手机市场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运营商优惠的资费政策和手机厂商低端产品扩张策略更进一步挖掘低端新增用户;细分市场深化、升级功能产品以及新一轮换机高峰的来临推动换机用户快速增长,这些有利因素促进2006年中国手机销量增长率超出35%,销量逼近1.2亿。

图1 2001-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6,12

  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增长是令人振奋的。与此同时,中国手机市场在品牌、产品、价格和渠道竞争方面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品牌竞争进入新阶段

  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两大巨头垄断局面增强、国产品牌份额回升无望、新增品牌不乏"黑马"出现、"黑手机"影响依然存在以及日系品牌全部撤退,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竞争格局变化。从反映市场集中度的重要指标CR4来看,2005年以来,连续6年处于下跌状态的CR4出现反转,2006年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前四位厂商市场份额已突破60%,市场集中度重回到了2002年以前的水平,市场份额又开始集中于少数领先厂商,竞争格局的反弹预示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竞争进入全新阶段。


图2 2000-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CR4变化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6,12


  赛迪顾问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第三季度,国产品牌销量份额连续11个季度下滑,跌破30%关口,创3年来新低。但从2006上半年开始,已有部分国产厂商盈利,盈利能力提升的背后显示国产厂商在产品线布局、市场掌控能力、渠道改变和库存管理方面取得进步,国产厂商可持续发展能力仍很强。相信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下跌已经进入拐点,原来的国产一线、二线厂商基本上走出了亏损和份额持续下跌的不利局面,而新进入厂商也终于在2006年尤其是下半年出现了稳步的增长,同时,核准制的存在还会使更多的国产手机厂商进入手机市场,整个国产厂商的实力在增强,国内外品牌竞争的战略相持阶段已经来临。

多样化产品竞争结构,引领手机市场发展趋势

手机产品功能性特征使手机3C融合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手机产品时尚化特征使手机外形设计更加重要,功能性和时尚化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多样化的产品竞争结构。

超薄和滑盖仍是手机时尚化设计的主线。设计是令产品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提升品牌,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幅提升销量和利润。2006年,三星领导的滑盖潮流,摩托罗拉引导的超薄潮流,以及诺基亚领导的"服饰元素"潮流,是国内手机时尚化的三条主线。

音乐手机快速增长,带来手机存储变革。娱乐消费扩大化和炫耀性消费习惯加快手机创新功能发展和消费者更新手机速度,音乐作为最为主流的娱乐需求之一,无疑得到消费者高度认可和追捧。从产品销售和新品推出两个指标来看,音乐手机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006年第三季度GSM音乐手机已超出40%的份额。音乐手机的快速发展,推动手机许多外围扩展功能的变革,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手机自带内存的扩容和可扩展内存手机的增加。数据显示,内存可扩展手机的销量份额,从2005年第一季度的不到3%,成长到了2006年第三季度的近30%,增长了整整约10倍。

拍照手机70%临界点,百万像素手机普及程度加快。经过连续的消费行为研究,赛迪顾问发现,30%左右的消费者并不认可手机的拍照功能。赛迪顾问连续的数据监测也基本上证明了这个结论。拍照手机经历了2004年、2005年两年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之后,进入2006年开始放缓,拍照手机销量份额稳定在70%的临界点。得益于手机照像模块技术快速发展和成本下降,百万像素手机普及程度大大提高,目前市场上百万像素手机已超出300款,200万像素手机也接近百款,甚至500万像素手机也已上市,因而百万像素手机一改2005年的缓慢发展态势,2006年第三季度市场份额已达到24.6%。百万像素手机发展障碍逐渐被克服,赛迪顾问预测2006全年市场份额将达到30%。

平均价格趋于稳定,价格呈现两极分化

2002年以来中国手机市场平均价格降幅逐年趋缓,2005年以来平均价格维持在1500元水平,2006年由于低价手机市场销量的增长,平均价格下降,但也不会超过10%。市场平均价格降幅趋缓反映了市场发展逐渐进入成熟阶段,一方面大量换机消费开始取代新增消费,成为产品升级换代市场的主力,推动了创新功能手机市场的消费。另一方面,音乐手机、高像素拍照手机、智能手机等创新功能手机逐渐成为各厂商的产品重点,国内外厂商纷纷加大新品上市力度,3000元以上手机销量份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