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MCU和DSP > 锂离子电池组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 锂离子电池监控系统基础研究

锂离子电池组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 锂离子电池监控系统基础研究

时间:01-26 来源:3721RD 点击:

2.1锂离子电池技术

锂是世界最轻的金属,是1990年由日本索尼公司首先推向市场的新型高能蓄电池,它所构成的电池具有非常多的优点:

⑴高容量,高密度。锂电池的输出电压近4V,是单节镍镉、镍氢电池的3倍,能够比镍氢电池存储更多的能量;

⑵尺寸小,重量轻;

⑶无记忆效应。锂电池不需要定期放电,不管残余电量多少,都可以进行充电,非常方便;

⑷自放电率小,循环寿命长。锂电池自放电率为每月2%~5%,而镍镉,镍氢等电池自放电率达到20%;

⑸充放电寿命长。经过500次重复充放电后,其容量至少相当于新电池的70%以上。锂离子蓄电池是绿色蓄电池,不会因废弃造成污染,虽然目前价格比较贵,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仍有较大降价空间。

锂电池是当今各国能量存储技术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大容量、长寿命和安全性三个方面的研究。锂电池中,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晶格中可以自由扩散,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出,嵌入到负极中,反之为放电状态,即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借助于电解液,锂离子在电池的两极间往复运动以传递电能。

但是锂电池也有其自身的缺点,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过充、过放和短路等现象的影响,从而产生损害。其电池的充电电压必须进行严格限制。最低放电电压为2.7~3.0V,如再继续放电则会损坏电池。锂离子电池以恒流转恒压方式进行充电。采用大电流充电至4.2V时,充电器应立即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逐渐减小。为避免过充电或过放电,锂离子电池不仅在内部设有安全机构,充电器也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监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因此锂电池需使用专用的充电器。另外,锂电池价格比较昂贵,影响锂电池的应用。

2.2锂离子电池特性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工作特性:

2.2.1锂电池的充电特性

电池的充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变化过程,其复杂性表现为:

(1)多变量影响充电的因素很多,诸如极板、电介质的浓度、极板活性物的状态、充电环境温度等等,都对蓄电池所能承受的最大充电电流有直接的影响。

(2)非线性在电池充电的过程中,一般不能只用简单恒流或恒压充电方式,因为充电电流在充电过程中会出现非线性的变化,其电流值会随充电时间呈指数规律下降。

(3)复杂的电化学性经过多次的充放电后,电池的充放电能力将出现很大的不同,电池的容量将会不一致,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电池也是一样。

针对以前这些复杂的现象,在目前,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充电方式-恒流转恒压的充电方式。当电池容量比较低时,该充电方式首先采用恒流充电,例如额定容量为2000mah的电池充电,采用2A电流充电,大概40分钟电池电压就能上升到设定值(4.2V),然后转入恒压方式充电,就是电压维持4.2V,这时充电电流会迅速下降。在恒压充电期间,对电压精度的要求很高,必须维持在4.2V±42mV的范围内,也就是说误差不能超过1%.如果不控制电压值,使电压上升到4.5V的话,会对锂电池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在这个期间,充电电流也会逐渐减小到一个范围,以小电流继续对电池充电,最后使电池容量达到额定值。这个过程大概持续80分钟就能充满。如果采用1A电流充电,大概100分钟电池电压上升到4.2V,约2.5小时充满电。选择的充电电流不同,但是都能充满,就是花费时间长短问题。

恒流转恒压的充电方式能使电池达到满充状态,并且不损害电池,大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目前成为锂电池最主要的一种充电方式。

2.2.2充放电电流特性

在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时,需要考虑其充放电的最大电流,尤其是放电电流,当锂电池的放电速率超过2C时(C为电池的容量),会使锂电池的温度急剧升高,从而严重发热,会对锂电池的内部造成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在对锂电池充电时,其充电速率最好在0.25C~1C的范围内,当充电电流过大时,需要实时监测温度,以防温度过高。

2.2.3最佳工作温度环境

温度对锂电池的容量有很大的影响。虽然锂电池的使用温度范围可以在-20℃~60℃之间,但是当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到锂电池的放电容量。实验表明:当放电速率为0.2C时,环境温度为25℃时,可放出额定容量;当环境温度为-10℃时,电池容量下降约5%,当环境温度为-20℃时,电池容量下降约10%.由此可见,环境温度为25摄氏度时,是锂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在这个温度下,电池能发挥它的最大性能。

2.2.4自放电率

所有电池在开路的情况下会出现正负极自放电,这会使电池的容量下降。但是锂电池的自放电率非常小,远远低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

2.2.5电池使用寿命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