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无线和射频 > 射频无线通信设计 > 蓝牙通话时有杂音,而且会间歇的掉网,这是怎么回事?

蓝牙通话时有杂音,而且会间歇的掉网,这是怎么回事?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连接好后,每个一段时间就会掉网,然后又重新搜索网络,连接。
测试了通话时的指标,没有问题。
有没有可能是芯片供电的问题,或是信号控制线?
大家有什么建议吗,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Bug于2006-5-22 14:24:26编辑过]

你说的指标指的是什么指标啊.RF的你有没有网络分析仪来测啊.这个最大可能性是天线这块电路没有设计好啊.你要实际测量RF的距离,要是10米与1米都是一样的.可能就是电源或芯片的问题了.要不然就是天线电路不好!

我在传导下用N4010A测,RF指标都正常,包括BER,carrier drift,等等。class1等级.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蓝牙耳机和手机连接上但不处于通话状态,会每隔一段时间掉网,然后重新搜索,连接。通话时有杂音。这个是为什么?

间歇的掉网,很明显是软体上的bug;建议你用你master和slave分别于其他OK的bluetooth产品连线测试。至于,有杂音。这软体和硬体都有可能存在bug,不过硬体方面的可能性较大一点,可能是地处理的不好,再调试一下,因该会有好转。不过,软体上的检查也不要放松哈。我们以前做了一款bluetooth phone adapter,也是有杂音,硬体死活找不出问题点,最后,才发现是软体方面的问题哦!以上,仅是个人见解,说得不好,还望指教!

class1等级.不会吧你外加功放了吗!是USB吗,这样的话软件BUG,可能就大一些了.不过这只是个人观点.

说错了,不好意思,是class 2等级,功率最高就4dBm吧。没有外加功放。蓝牙通话时不会掉网,只有在类似于“待机”会出现掉网。软件我会去安排,硬件方面:1、和晶振有没有关系?2、BT芯片有没有可能是什么信号线,供电线,reset线出问题?3、“建议你用你master和slave分别于其他OK的bluetooth产品连线测试”这句话什么意思i4、有杂音,软体方面可能是什么问题呢?能稍微给提个醒吗?

是接收还是发送有杂音?如果是发送,请检查MIC的供电噪音,某些LDO(尤其要与DC-DC二合一的电源IC)的噪音较大,DFN封装的衬底要接地良好,否则也会使发送噪声变大.某些低成本方案全部用LDO供电,处理不好就会使接收和发送都有杂音.

谢谢楼上的同志们!再问一下,同样是class2等级,蓝牙模块发射功率大的话,距离远了通话质量会不会更清晰?

首先明确一点:蓝牙是双向通讯,如只加大一方的发射功率,就只能使另一方的接收得到改善,只有双方的发射功率都加大了,才会同时得到好在的接收效果.

楼上的说的我不是很赞同。一个使用无线技术的产品,在其性能上都可以划分为发射和接收两个方面。要改善其接收性能,最根本和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其接收灵敏度,而不是增加对方的发射功率。先不说,增加对方发射功率的效果怎样,就其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都知道,不管是class1,还是class2等级的,都必须完成一个发射信道和接收信道的切换,如果一味的增加其发射功率,势必造成在切换时存在有切换不完全,即存在能量泄露的问题的加剧。发射能量泄露到接收信道,这样本台的接收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其实,对于class2等级,要想增大发射功率,在不修改硬体的前提下,只能在PSKey 里面对tx pre-amplifier level增加设定。但是,这只能是微调,范围不大于2dB。所以,要增加距离,还不如去改善天线的性能。以上,均属个人见解,如果不对,还望指教!

嗯……看了楼上几位的意见,很有道理!我们现在也在寻找更好的蓝牙天线厂家,原来的那家不是很好。之所以有class1和class2的区别,我想可能是防止大功率在近距离使用中,会出现类似的"放大器"的阻塞现象。所以近距离就用class2甚至class3,不知我想的对不对?

楼上所说不完全对!因为bluetooth有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功能,其可以根据所接收信号的强度去要求对方进行发射功率的调整或调解本身的接收增益,这样使自己所接收的信号强度尽量始终维持在一个最佳的值,保证最低的误码率。所以,可以保证即使是class1这样功率等级高的设备在近距离使用时也不会有不良的现象出现。同时,RSSI还可以节省功率消耗。

学习中

掉网现象很有可能与蓝牙的时钟相关
可以查一下待机模式下时钟的变化

也有可能是手机射频对耳机影响了哦,在MIC   SPK接线处都加33PF电容看看。

我觉得
1.没有可能是手机射频对耳机影响
2.比较有可能是和晶振有关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