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硬件电路设计 > TI电源管理交流 > LM2675可以输出负压吗?

LM2675可以输出负压吗?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LM2675可以向LM25575一样输出负电压吗?

是什么技术决定一个控制IC可以组成输出负压的拓扑?

亲;可以输出负压。这里所谓的技术;实质是参考地的问题。如果以原本BUCK输出作为参考地的话;原来的地不就成了负电源了吗?

设计的时候注意基准的改变,不要形成正反馈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回复。按照你的说法,所有的BUCK电路都可以改装成负压输出?是这样理解吗?

可否举个例说明一下?

可以举个例吗?谢谢!

一楼就是很好的例子。站里也有很多这样的应用贴。这是典型用法。

@Kevin Chen 你好!我将WEBENCH里面的设计(TPS563200,BUCK模块电路)导出为TI-NA,然后仿真,标准的正压输出是正确的。如图1和图2。

图1

图2

但是当我将这个改为负压输出形式,仿真就出现不收敛的问题,如图3所示。。请问,这个和基准的改变,形成正反馈有关吗?

请问,遇见这样的情况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以使芯片产生负压?

亲;你的IC输入端口少了电容。

亲,My teacher!我IC的输入端口有22uF的电容啊?而且这个电路是在TI WBENCH官网上导出的TI_NA格式。还是别的问题?

,可惜;这个22uF只接了电源输入口,没接IC的输入口。所以;你还得再加一个到2675的输入Vin和地GND之间。

现在这个方针里面的是TPS563200,IC的VIN和GND引脚之间加了100uF的电容,还是会出现仿真不收敛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是不是BUCK电路在输出负压的使用上存在局限性?要不然,TI公司也不会有专门产生负压的控制IC产品了,你说对吗?

所以问题还是回到,是不是所有的BUCK电路都能经改装后输出负电压?是什么技术原理导致某些BUCK电路可以输出负压?

亲;原理没有问题,系统不收敛与原理无关,这只是参数问题。建议Rfbt并100pF电容试试。

TI专门做负压的芯片,基本都是使用charge bump这种模式的,这种结构的芯片优点是电路结构很简单,体积小,但是带载能力差,一般只能提供几百mA的电流,一般是给运放或者LCD的Bias供电的。而楼主想问的我猜应该是那种能够提供更大输出电流的解决方案吧。这种可以使用buck芯片来搭,搭成inverter buck boost,但是这种搭法需要注意芯片的引脚的耐压,因为这种接法,芯片需要承受的电压是输入电压减去输出(负)电压,承受的电压比原来单纯的输出电压要高。

楼主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芯片试试,比较LM5575或者TPS54331这类芯片去搭建这种反压变换器。TPS563200不收敛,可能是与控制模式有关。这种COT控制模式的,小信号模型与传统的电流和电压型控制芯片建模方式不同,所以这个模型做反压变换器是有可能不收敛的。

非常感谢你!你的回复让我对BUCK电路产生负压有了比较深入的感性认识。

非常感谢你!你的回复让我对BUCK电路产生负压有了比较深入的感性认识。

仿真不收敛有可能是软件建模的和仿真运算的问题,可能原理本身没有没问题。我这里用的都是——“可能”,主要是因为还有一点模糊的地方——输出端电感接地,芯片本身的GND引脚却没有接地,控制IC内部会不会出现供电电压不正常,而产生内部振荡器不起振、MOS管开关不正常、内部参考源不稳定、误差比较器和其他内部电路都不能正常工作等一系列状况?

如果这个问题清楚了,真是感激不尽,他日有缘见到你们,定当郑重感谢一番!

楼主,使用inverter buck boost这种电压结构,芯片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在刚开始上电,输出电压还没有建立的时候,GND相当于0V,此时芯片承受的电压还是VIN;当输出正常稳定之后,GND实际上也是稳定的,此时芯片耐压是VIN-VOUT。VFB还是芯片本身指定的电压,只不过参考点是芯片的GND(也即输出VOUT),而不是输入与VIN 相对应的地。

楼主,下面是一个基于TPS54340的反压变换器。可以看一下。

8206.TPS5430 Inverter Buck-boost.tsc

首先谢谢你!

上面给我讲的我已经有所体会,另外我自己在板子上用LM2675也做了验证,证实BUCK模块是可以产生负压的。

另外一个问题是:所有可以支持输出负压的BUCK控制IC,内部MOSFET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是不是都不能达到100%?如果达到100%外接电感中的电流方向不会改变,也就不会有最初的负压产生。

即便是100%;可电流随时间会增大到关闭门限。所以;不会有这个问题。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