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硬件电路设计 > TI电源管理交流 > 可完全替代手机qi无线充电的“触点充电器”

可完全替代手机qi无线充电的“触点充电器”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可完全替代手机qi无线充电的“触点充电器”:

触点充电技术的特点:
    没有辐射,比qi的效率高,功率大,成本低十倍。如果电路设计的好,也可以用usb供电。无绳电话属于精确对准,差1毫米都不能充电,这个不需要精确对准,上下移动5厘米,旋转180度也可以充电,例如在手机上用4个贴片二极管做成的全桥,把输入接反的电压转换回来。如果有钥匙之类的金属物品掉在2个金属片之间,可以用短路保护电路进行保护,很多5v的电源适配器有短路保护功能,。至于成本,不算电源,几毛钱也可以做出来的。技术讨论群:216870919

视频网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0MTI2ODQ4.html

good, 非常好...好好看一下

楼主,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是非常支持你这样的发明创造者的,靠自己的能力和聪明实现致富梦想,大家都是技术工人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的支持你。

但回到这个设计上,我个人觉得你忽略了无线充电的最大优点--没有裸露的铜箔,无安全隐患,甚至对于儿童都没有意外伤害隐患。

你的这个设计中直接给两个大面积的裸露铜箔,我担心你的终端产品是否能过安规和国家对于充电器的相关标准,即使你的两个裸露铜箔有短路保护,但无法避免对用户造成伤害(我指的是即使你有短路保护,但你不知道用户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两个裸露的电极板短路的,那么如果导致两个电极板短路的东西在短路保护动作之前严重发热或爆炸,那么可能造成用户烫伤或受伤,或者有一定阻抗的东西放在上面导致你的充电器一致输出6v,使得具有一定阻抗的物体一直被加热 而没有被用户察觉,散热不好的情况下甚至引起火灾),换个角度来看用户第一眼看到你的产品上的裸露铜箔,从心理上就是排斥和恐惧的。无线充电技术对是否会对手机上的其他金属部位产生振荡而造成发热都采取了对应的预防措施,由于有一个通信认证和异物检测的功能,所以不会对除Q1接受标准以外的任何物体供电。

况且无线充电有磁贴合,RFP,马达驱动底部磁圈,底部线圈阵列等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很舒服的实现充电。

可能你的这个产品会有一些发烧友会感兴趣,但据我个人的感受,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一个创造和想法而激动,所以即使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也会自己说服自己,而甚至对一些所谓的“优点'过分放大,(因为是自己的孩子,花费了不少的心血)放在真正的市场角度,大众用户都是很客观的,不会因为感受你设计所遇到的困难而给你加分,所以还是那句话: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户会根据自己的体验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最后祝楼主以后有更多高质量的发明创造!

果然是大公司的员工,以理服人,佩服,佩服。

一、您对短路保护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答复:苹果、三星等很多电源适配器都具有短路保护功能。这个几乎是开关电源天生的功能,除非一些山寨厂商偷工减料。二、您对电极外露安全提出不能过检测,会发生触电的问题。答复:很多种电源的插头都是电极外露的,电子琴的电源,诺基亚的手机电源,尤其iphone5的电源线,都是电极外露的。造成触电的原因是山寨厂商的偷工减料,所以有苹果可以68元换购的事情发生。

这个技术还比较初级,还需要很多改进,多谢您的建议。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都是做技术的,多多相互交流总是能给双方都带来好处,开阔双方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技术细节。

关于短路保护和电级外漏的两个问题,

短路保护的方面,正如你提到的,基本上电源适配器都会有做这个功能,一旦发生短路那么会迅速响应以切断放电回路,但我们知道短路保护的触发电流非常大,在很多适配器的插口,我们可以看到都是隐蔽式的插口,通常正极是隐藏在里面的,从外部都摸不到正极,外部通常是地线,这样的好处一个是可以避免触电,一个是外围的地线形成了一个屏蔽层,所以除了正确的插座以外,通常只有液态的导电体会导致正负端接通,但在您的设计中,正负两端是很容易被外围的器件形成接触放电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易燃的器件落到你的正负极之间,这个易燃物有一定的阻抗 ,它不会直接触发适配器的短路保护,所以这个易燃物将持续有电流流过而会被持续的加热,散热不好的情况下意外就发生了。

电极外漏的问题,我没有接触到您提及的电子琴的电源,但手机电源 以及iphone 5的电源线,外露的通常都是地线电极,比如iphone 5的电源线,它实际上是USB 3.0的接口,外露的电极是地线,正5V电压pin脚是在内部的,正如关于短路保护的内容中提到的,这个地线是不会造成触电的。通常行业内在设计这些电源线时,都不会让用户有直接接触到正电压的机会,从而避免发生意外。

多谢您的指教!,非常、非常感谢!

退一步,这个也可以用类似qi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您说的问题。连接之后,先通信,当确定是正确的负载之后,再供电,而且可以根据负载的要求提供不同的电压和功率。这类似电力载波或者RS485通信方式,本来这是我后期的发展目标,这个功能也许可以替代掉nfc和非接触卡之类的应用。遇到您这么高的要求,我就不保留了。您觉得我的这个说法可行否?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usb的电源正负极经过认证芯片之后,输出的电极正、负、数据、以及控制信号,都是露在外面的。

我刚查了一下手机电源适配器的国家标准,笔记本电脑、蜂窝电话等信息设备配套的电源适配器应符合国标GB4943的要求,

摘录其中一条:按照标准规定,在异常工作和故障条件下电源适配器可以出现损坏,但不能降低设备的安全性能,仍应能通过防触电保护。

 

谢谢你的反馈,通讯功能在你的这个项目中需要靠完全依靠手机自身的重力实现的接触来实现,通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的能力会打打折扣,实验中会发现因为没有屏蔽和其他抗干扰措施,通讯非常容易失败。特别是正端的面板就是一个招惹麻烦的巨大二维天线。

USB接口充电器的pin脚正如图片所显示,是非常小的,用户不会直接接触到正负极pin脚,而大面积裸露在外的金属部分是接地或floating的。一旦插入手机充电,用户完全触摸不到中间的金属引脚,这与你现在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

总结起来,我个人建议您的项目可以在一些电子发烧友中推广,作为一个DIY 的非插入式充电器,这是一个不错的idea ,但作为大面积推广的终端产品,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不适合。

这个技术已经获得ces大奖,产品在欧美已经批量出货了。本人申请了此技术的发明专利。

这个讨论质量还是蛮高的,支持!学习一下~  也补充一下,诺基亚的无线充电底座的设计是3个线圈叠加的,我们并不需要完完全全的对准,甚至日本还有采用自动对准技术的(下方线圈在充电基座内部可以运动),这样子可以接受的区域就更大了。

恭喜楼主取得的成绩!

你提到的获奖和专利都是对你创新的肯定和鼓励。

所有的讨论都是基于专业技术的评论,是希望能够使得大家更加清楚和深入的理解这个创新。

从我个人的角度,如果只是现阶段的裸露整个5v和GND的电板来实现充电,很难理解获奖的评判标准是基于哪一些技术准则。

正如前面说的,如果真是一款好产品,市场是客观的,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看法而改变。

最后祝楼主 生意兴隆!

哈哈,兄弟,你可以参看一下Proxi的充电器,原理同你讲的类似-----接触式充电,这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了。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