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硬件电路设计 > TI电源管理交流 > 芯片选型:单节锂电池充电,长期挂载充电器

芯片选型:单节锂电池充电,长期挂载充电器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请推荐一款单节锂电池充电芯片芯片:

1> 我们有一款产品,使用单节锂离子电池供电,平时的时候会长期的接通充电器,此时需要充电芯片在为电池充电的同时为系统供电。然而,长期接通充电器,听其他的工程师说一般的芯片在充电结束之后并不能彻底关断,仍然有充电电流,这样会充坏电池。

2> 主要注重安全问题,成本不太敏感。

3> 如果能带有充电状态和电量检测更好,如果没有,能不能推荐一款比较简单的电量检测?

4> 是否需要额外的电池保护板?能不能也推荐个型号

请问有没有适合这类应用的充电芯片。额定的输入电压为5V,充电电流不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4.2V。

谢谢!

推荐使用BQ24250,它是带有路径管理的功能,所以能解决你担心的问题。

关于电池保护板,你可以向电池厂商资讯下。

不知道你的电池容量是多少?对充电IC的要求是仅仅需要外部的设置,还是需要带IIC功能设置charger

1.TI的IC可以设置termination电流,达到设置值 充电停止,不会有你说的现象

2.1.25A的可以使用bq24157,IIC控制不带路径管理,bq24250 是2A的charger,IIC和外围单独控制均可以

3.TI还有2.5A/4.5A的充电电流的BQ2419X,带路径管理

4.推荐简单的电量管理,可以使用BQ27421,集成了sense电阻,电流为2A

您好:

1、听说使用MOS管作为开关并不能彻底关断,极小的漏电流长时间对锂电池充电会产生危险,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我们使用的电池是在2000mAh左右的,最大的充电电流为1A。500mA也可以。最终的设计可能会把电流限制在500mA,因为充电时间不是问题。

我们大概明确了一下要求,希望单芯片能集成路径管理,因为板面积比较小,不想再使用额外的路径管理。

如果芯片没有集成电量检测功能的话,IIC控制还是没什么必要,越简单越好。

如果是线性充电IC最好,因为后面是小信号电路。

关于电量管理,您推荐的这颗芯片在国内好像不是很好买,可能是太新的缘故,有没有在国内应用比较多的,谢谢!

希望单芯片能集成路径管理和3.3V LDO(50mA),这样我们能够节省一个外部的LDO。

BQ24073/5是否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放在功率路径管理后端集成输出3.3VLDO的充电器目前没有这类器件,因为如果固定3.3V输出以后,意味着电池的负载已经单一固定了,其他项目的客户都没有办法用这个器件(指还有其用电池供电需要的项目),除非你的项目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产品,否则半导体厂商不会设计这样但单一化的产品。

根据你的项目需要还是建议你采用一个之前提到的带有power path的充电器  加一个3.3V LDO的方案。

关于mosfet漏电池会影响电池寿命的这种看法,这个是没有影响的,据我了解甚至有的充电器都不会设置充电截止(对于类似在线式UPS的架构)这样保证电池最大化的充饱,我猜测是否你提到的说法是指因为漏电流会导致电池或充电器的max charge timer溢出?但正常的mosfet漏电池是非常的小的,会远远小于充电器和gas gauge以及保护芯片设置的充电状态电流识别门限,所以也是可以排除这种担心的。

你好,如果是电量计量这一块并且对成本不是很敏感的话,可以选用带电量计的电池包,国内挺多厂家都有生产这类电池,常见使用的IC是高精度的BQ27541。这个对于产品开发速度也比较快,系统厂家只需要通过I2C直接读取内容,整个电池电量的校准学习量产都可以由电池供应商完成。想放在主板上的话,除了bq27421/bq27441之外可以选用BQ27510,不过BQ27510使用起来稍微复杂一些(当然精度也会高一些)。

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计划使用BQ24075,因为这个比较容易购买。根据讨论看来长期挂载充电器似乎没有那么危险,我们也实在是找不到更安全的措施了。

关于电量检测,我们只要求简单的电量检测,准备使用AD来做。

这阵子找到了一块比较有意思的片子(如下),几乎集成了所有的功能:单键开关,输出稳压,路径,充电,电量指示,状态指示。我觉得还是国内的比较有想法。

不知道TI有没有类似的高集成度的解决方案。

http://wenku.baidu.com/view/99fcb544f7ec4afe04a1df45.html

你提到的这个器件在功能上集成度确实非常高,TI用于移动电源方面的芯片是BQ24195系列,与你提到的芯片相比集成的功能没有那么多,BQ24195在功能集成度上没有那么多,但如果相比这两个方案 客观来说还是BQ24195会更加值得客户选择。

具体的原因简要分析如下 BQ24195有一个非常新颖的拓扑架构设计,充电的buck电路与OTG 的boost电路是用的同一个电感,有一点类似于双向电源,芯片可以智能切换工作在buck模式还是boost模式(不同于常规dc-dc中的自动升降压的buck-boost拓扑架构,不是指inverting) 而国内的这个片子,在进行1A 充电时是使用的线性架构,从资料来看,这个线性充电器的调整管是内部集成的,那么在1A充电时的调整管功耗会通过芯片发热的形式反映出来;另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boost电路的架构,国内的这个芯片还是采用的异步boost,而TI的BQ24195采用的是同步boost的模式,那么在OTG mode下,TI的BQ24195将在效率和散热量上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甚至减少50% 的发热量,对于移动电源这样的大容量电池组,如果能够在充电或OTG模式下都能增加使用效率 降低发热量 那么对于整个电芯的使用寿命也是大有裨益的,因为电芯温度越高 老化的速度越快,电芯使用寿命越短。

关于电量检测这一块,国内的这个芯片没有具体的描述是采用哪一种测量方法,一般电量检测的方法分为电压检测,库仑计(EDV CEDV)和阻抗追踪几代技术,如果是使用电压检测方法,当电池的负载瞬变时,比如刚接上一个负载,电池由于其容性特征,那么端口电压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下跌,而充电时又会有一个突然的上升,此外电池内阻的影响,不同的放电比率下端口电压也不一样,甚至会出现当在带负载时容量显示的灯只有只有1个灯亮,没有带负载以后又变成两个灯亮,通常这种方法的精度比较低,如果采用后两代技术则精度能够达到95%+. 如果楼主你的终端产品是移动电源(power bank),那么建议你不妨看看TI的BQ24195/L是否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