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无线和射频 > 射频无线通信设计 > 手机辐射调查研究报告

手机辐射调查研究报告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美国国家工程研究院最近公布新院士名单,共有三位华裔学者入选,本刊上期仅提及吴京院士及陈惠发教授,尚有一位获此殊荣者为本院新科院士、著名之电子工程专家施敏。施院士为台大电机工程学士、美国史丹佛大学博士,现任交通大学教授。他对现代微电子科技( Microelectronics )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是半导体元件物理及制程技术的权威。他在经济部电子工业小组委员任内,协助成立工研院电子所,对开拓我国电子工业有前瞻性的建树。

?姓名 中 文:施 敏 英 文: Simon M. Sze
?出生年月日 (西元)1936年3月21 日 当选院士届数 第20届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学士(1957 )美国华盛顿大学电机系硕士( 1960)美国史坦福大学电机系博士( 1963)
?经历 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1963-1989 )国立交通大学电子工 程系教授(1990 ━ )国立交通大学电子与资讯研究中心主任( 1990-1996)国科会国家毫微米元件实验室主任(1998 ━ )
?专长 半导体元件物理、积体电路制程技术
?曾获得之 学术荣誉 中山学术奖(1969)IEEE J. J. Ebers奖(1993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4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5)行政院杰出科技荣誉奖(1997)教育部国家讲座(1998-2001 )中华民国斐陶斐杰出成就奖(1998)教育部国家讲座(2001-2003)
?现职 国立交通大学「联华电子讲座」教授兼「国家奈米元件实验室」主任


?施敏,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之前在贝尔实验室研究,几年前才回到国内,是大哥大四个发明人之一,写过一本半导体元件物理,发行量大概已有一两百万本,被论文引用的次数约两万多次 (据说是世界第一) ,这样说只是想传达一位学术界上很有地位的学者的看法而已。

?施敏先生在一场Evolution of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的Seminar 时再三的强调关於手机的危险性,他引用美国目前研究的数据:
?人类如处在2mG(毫高斯 ),就会有不好的影响,并当场示范,只使用可在 10200Hz(赫兹) 范围内的仪器,量的的结果是:
?手机超过了仪器的上限 1000mG ,而手机所用的微波范围在2000,20000Hz 或更高。

?他在国家实验室所量的结果可以到达12万 mG(毫高斯 ) ,这是通话中所量测的,更别提是在接通中了。本实验所用的手机是 motorola的,其他的品牌也不会好到哪去。

?他举一个在日本的朋友为例,他每天跟女友用手机聊天超过8 小时,结果连续讲了第三周就挂了(见上帝去了)。

?施敏教授又做了一个例子,就是用耳机来讲手机,在耳机旁所测的电磁波约是 10 mG(因为电磁波是成指数的衰减),所以他做了强力的建议:

?就是千万不要用手机来谈情说爱,有急事才适用。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耳机,不用简直是一种慢性的自杀!

?手机发明者之一的良心告白:

?1.使用手机五年可能会致癌
?2.手机挂在左腰比在右腰好
?3.最好不要挂在身上,最好放在背包
?4.手机越迷你, 辐射越强.
?5.最好用耳机听



?小心使用手机,请好好阅读,这是忠告。

?因为手机在接收讯号和发射讯号时,是利用高频率的波来传递的,所以你可以把他想像成就是光,只是频率不一样而已。而人体由原子所构成,每个原子都有能阶,如果刚好能接收这样的入射波的话就会吸收能量,这和微波炉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还是得小心一点喔...

?刚刚我在电视上TVBS 新闻中,有一则关於手机的新闻,被访问者是一个研究员,他说他有一个朋友在大陆经商,用了五年的手机,最近竟然在耳朵到脸颊的部分出现了癌细胞,分布的形状就是一个手机的形状,动手术还把肉「挖掉」,你还敢用 ? 那位研究员还说,用一分钟的手机,靠近耳朵的脑细胞温度会上升 1.5 度细胞虽然不会死,但是细胞中的基因却会坏死。除了这些之外,手机用多还会有失忆、提早老年痴呆的症状,(但是不会秃头啦!呵呵呵....) 所以,除非必要,还是少用手机,多用公用电话吧!!

?有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叁考一下吧 !!转载自民生报医药保健版

?方基存曾和几位医师为行动电话该挂在左腰、右腰有过深入讨论,最後一致结论是:左腰是较佳的选择。因为,左侧的器官较少,即使肾脏也位於後腹腔,被耐受性较强的肠子遮蔽,影响有限;反观右腰除肾脏外,还有对电磁波耐受性不强的肝脏,危险性较大。


?以下的结果是我与朋友从厂商得到的相关讯息,及实验的结果 :
?手机收讯越强代表来源电磁载波越强,尤其是强调在电梯,地下室,隧道都可收到讯号的手机及门号公司,这些门号公或手机厂商为了满足收讯无死角会相互配合如加强手机上晶片的功能与基地台的加建,! 但是这只是让通讯电磁波可以涵盖更广的范围与可收到讯息,但真正要达到收讯清楚,就要加强电磁载波与幅射讯号。

?手机越小越需要更强的电磁波讯号,才能讯号完全,所以当你听到有人手机很迷你,功能很强,收讯很好时,不要羡慕,当你听到有人可以在电梯地下道,隧道收到手机讯号,不要羡慕,这所透露出一个讯息是:他的手机电磁波讯号是你的好几倍!想想看,电磁波要透电梯壳,地下道等钢筋水泥障碍物再到你的手机上,需要多强的讯号,这等於是你站在微波炉前没有将门板关上,直接启动微波炉一样。

前不久,一位特殊的投诉者走进了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在他的右半边脸上,有一块明显的和手机同样大小的黑印。“这也是长春市第一例投诉手机辐射伤害案。”据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讲。

手机辐射造成皮肤病

去年,王先生买了一款某品牌手机。由于业务繁忙,王先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很高,一天接三四十个电话是经常事。但是用过一段时间以后,王先生就感觉到头总是痛,而且右半边脸的皮肤开始发暗,最后形成了一块和手机同样大小的阴影。后来医生告诉王先生,是辐射造成的皮肤病。于是王先生一纸诉状将该品牌手机投诉到消协。但是几经周折之后,王先生不得不放弃投诉,原来目前我国还没有手机辐射标准,而且在长春市也没有找到可以检测手机辐射的机构,上北京检测费时也费力。

很多人不知辐射具体影响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56名消费者,有90%以上的人虽然知道手机有辐射,但是却有82%的人不知道手机辐射具体会带来哪些影响。不仅如此,商家对手机辐射所产生的危害也是一知半解。在某商场的手机专柜,记者就一款手机辐射值请教销售人员,得到的答复是“手机质量肯定没问题,辐射也符合国家规定。”但具体有多大,她也不知道。

长春暂无权威手机辐射监测机构

昨日,记者先后联系了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监督检验研究院、长春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院,两机构均表示,目前暂时没有这项检测的项目。对于手机辐射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关人士表示,也只限于讨论阶段。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制定手机辐射标准,《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的草案已经完成,正在等待审核,有可能今年年底会正式出台。

对于手机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吉林省一环境监测站工程师表示,手机主要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微波,这种辐射其本质是能量的传播,这些微波能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当它们进入人体器官后,它把这些能量传递给人体器官,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即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由于手机天线在使用时紧贴头部,发射的微波非常集中,因此长时间使用手机,必将引起局部病变,尤其是对人体的血管以及脑神经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手机辐射标准的问题在中国已有多年历史,近日随着美国的一份报告而急剧升温,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摩托罗拉“辐射门”受关注

近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列出了手机辐射最强最弱各10款,在前10款辐射值最高的手机排行榜中,摩托罗拉占了前九名。

这一消息在拥有四亿多手机用户的中国迅速传播。

据此次发布的数据,九款摩托罗拉手机的辐射值最高为1.58瓦特/千克(电磁辐射测试值,简称SAR),接近美国市场对手机辐射值的最高上限1.6瓦特/千克,最低则为1.51瓦特/千克。这次登上“辐射最强排行榜”的九款摩托罗拉手机中,有五款手机先后在国内市场销售。而被指辐射值最高的“L6”,是一款去年才在国内亮相的超薄直板机,并且至今依然是市场上的畅销机型。

辐射值多少才安全

一份报告无意间掀起了人们对手机辐射的格外关注,国内一些摩托罗拉相关机型的消费者甚至提出是否应该退货。

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多少辐射值才是安全底线?

据了解,中国制定手机辐射标准已进行多年。从1997年开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组织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多位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讨论制定《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

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曾提出,只有手机辐射值低于1.0瓦特/千克才能保证对人体没有危害。

去年9月,来自欧盟七个国家的12个研究小组发布了历时三年才完成的“电磁场对人类细胞的影响”调查,这个研究机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辐射调查研究机构。据研究发现,如果手机对每公斤人体组织的辐射值大于1.3瓦特/千克,就会破坏人体DNA。

中国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说,不能单纯以辐射值的大小来评判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他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使用个体和使用习惯有很大关系。如果手机辐射值小于2.0瓦特/千克,但是用户长时间连续使用的话,可能会比辐射值微大于2.0瓦特/千克的手机对人体构成的危害要大,因为辐射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有专家指出,决定手机辐射大小的因素有天线和外观设计等。天线的材料、尺寸以及手机本身的大小,都会影响辐射量。另外,距离基站的远近也对辐射有影响。一般来讲,手机离基站越近,辐射就会越小。

事实上,目前对于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多大损害、损害怎样并没有太多具体的论证。医学界、科技界的主流观点是,手机辐射会引起皮肤发热、神经衰弱、记忆力丧失、食欲下降、心悸胸闷、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免疫功能衰退、过早衰老等病症。

消费者期待标准出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消费国,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手机辐射标准。虽然中国消费者在购机时可能更看重款式、颜色、功能等,但是辐射问题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在意的因素。

在北京某大学任教的手机用户崔丽颖表示,在选择款式、功能的同时也会对手机辐射给予慎重考虑。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中国又没有相应的标准可循,消费者往往只能根据常识判断。

崔丽颖说,希望将来手机上都能贴上标签,消费者在购买时能清清楚楚地知道每款手机的辐射值。

标准有望强制执行

中国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手机辐射标准在技术层面已经完成,并已于去年底递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待审批。

虽然最终方案是否会有改动尚未确定,何时开始执行也未可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终于将要出台自己的手机辐射标准了,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也将有标可依。上交国家标准委的方案中,中国手机辐射标准定为2.0瓦特/千克,参照了欧洲标准,略高于美国1.6瓦特/千克的上限。

据何桂立介绍,目前中国企业的大部分手机产品辐射值都低于2.0瓦特/千克,因此将来标准出台后对国产手机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据介绍,中国手机辐射标准草案几易其稿,这是第一份送到国家标准委审批的草案。出台后应该会强制实行,所有手机产品需要通过有关部门检测,符合标准才能上市。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家标准的出台以及人们对手机辐射的日益重视,SAR值将成为各厂家推销手机产品的新卖点。同时,对手机辐射的关注也将催生一个新的产业——手机防辐射产业。目前,网上搜索已经出现手机电磁波消除器、测手机辐射无烟烟灰缸等产品。

链接

什么是手机辐射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会被人体吸收,这种无线电波就称为手机辐射。手机辐射可分为两种:手机机身辐射和基站辐射。

手机辐射的测试标准——SAR

  SAR是Specific Absorbtion Ratio的缩写,即“吸收比率”。通俗地讲,就是测量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否符合标准。

手机辐射标准(SAR限值)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衡量手机辐射的技术标准SAR值的要求,国际电信联盟标准限值为2.0瓦特/千克,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限值为1.6瓦特/千克。

国际权威组织关于手机辐射的基本结论

  任何无线发射装置,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从这个角度上看,纯粹意义上的“绿色手机”是不存在的。

  目前标准规定的手机辐射限值,一般比可能引起危险的辐射剂量要小50倍。所以,符合标准的入网手机都是安全的。

  随着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普及,手机电磁波辐射已成为一个形影不离的"隐形杀手",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
  
  权威显示:
  国际医学界的研究证明:手机辐射会引起神经衰弱,记忆力丧失,食欲下降,心悸胸闷,头晕目眩,耳痛失眠,头痛多梦,精神不振,性欲减退等病症

  瑞典著名脑瘤专家哈戴尔通过对1617名脑瘤患者的研究指出:长期使用手机患脑瘤的机率,特别是使用手机超过10年以上的人患脑瘤的机率高达80%

  德国科学家安德雷斯博士对593位眼癌患者的研究表明:经常使用手机的人患眼癌的机率是使用手机较少的的使用者的三倍

  意大利国家研究院的细胞学家弗伦佐.马里内利及其小组证实:手机辐射易诱发白血病,这很可能是由于手机辐射对DNA的损害

  法国专家查理斯指出:手机经常置于人体腰部,腹部旁,手机辐射会对精子,卵子造成无法承受的伤害,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危及生育机能容易不孕.并有可能造成胎儿畸形.

  国际医疗机构特别提醒:手机辐射对以下几种人更易造成强烈的伤害:心功能不全,癫痫病患者,严重的神经衰弱者,白内障患者,孕妇及母乳者,甲亢病人,老人及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健全,大脑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

  专家指出:由于手机辐射的致热效应,使得手机通话过程中手机温度的升高,导致反复对耳,面,颈部皮肤加热,使皮肤干燥,从而促使女士面部皱纹增多,皮肤提前衰老.

  而我公司销售的手机电磁波消除器是对手机天线部位的超量电磁波予以减弱,同时消除听筒和话筒部位的无效电磁波来达到防护功能的专用产品.

?手机煮熟鸡蛋的始作俑者也蛮想得出来的,居然用手机来煮鸡蛋。
? 即便这个实验是个谎言,但太有意思了,人们纷纷跟帖评论,表达震惊、怀疑、担心、惴惴等情绪,像《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般具有实证主义精神的也大有人在。
? 在周遭一片热闹声中,颈上那颗叫做“脑袋”的东西却惶惶不可终日:手机煮鸡蛋,那如果夹在两个手机当中的是高贵而脆弱的脑袋,那又会怎样?
? 在此,《星期日新闻晨报》采访了物理学、电子工程学、神经外科的教授专家一起谈谈这个问题,看看“脑袋”该不该担心?

? 手机“煮”坏脑袋的一个可能案例

? 2000年底,河北邯郸的一位病人走进了位于北京的解放军304医院的神经外科,他的病症是头痛。
? 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在做了认真细致而又彻底的检查之后,告诉了这位不幸的男士一个噩耗——经诊断,他得的是恶性胶质瘤。男人在震惊之余不能相信,他说自己曾经做过多种检查,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结论。
? 病人不相信这是真的,又去很多别的医院看病,但是二三个月之后头越来越疼,最后他还是来到了解放军304医院。
? 李安民在检查中确实发现,这个病人脑袋里的胶质瘤长得很奇怪,这也是在很多检查中没有被诊断出来的原因。奇怪点之一是一般胶质瘤长在额颞骨处比较多,但这位患者却生在左边颞耳骨后面,这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奇怪点之二是肿瘤面积很大,呈弥漫性散落样生长,周围边界不清。
? 因为患者肿瘤形状特殊,所以李安民特地调查了一下发病原因,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这个病症。病人想了想,问会不会和手机有关。病人在单位里负责工程施工,平时使用手机频率非常高,而且他从大哥大时期就开始用手机了,算来已经有8年左右的手机使用史。更为关键的是他使用手机有一个习惯,喜欢左耳接听右手写字。而那个肿瘤正好是在头部左侧,恰好是手机天线的辐射区。
? “手机贴近头部的地方有微波发射器,这样就等于把脑袋煮熟了。”李安民这么认为。
? 那个病人在医院里治疗了两年,最终还是因为癌细胞扩散而不幸去世。

? 第一种观点:“手机辐射肯定有害”

? 虽然手机辐射对人体到底有无害处仍然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说法,但解放军304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却说,站在一名医生或环保主义者的角度上来说,手机辐射肯定是有害的。
? 或许是因为在自己的工作中自己接触到了一位被怀疑是由于长期使用手机而诱发脑瘤的病人,所以他的观点比较坚定。
? 对于手机煮熟鸡蛋的实验,他认为有这个可能性存在,因为从原理上讲是讲得通的。他对记者解释道:手机辐射可以引发高振荡波,这就像把水装在密闭的罐头里不断摇晃一样,产生的振荡波是很强的,它能够产生大量热能,这些热能就可能会把鸡蛋煮熟。
? 同样的,手机辐射产生的热能能够穿透皮肤,直指人体细胞,从而引发细胞的畸变、断裂。如果长期受到这样的辐射,细胞就会病变导致肿瘤的产生。
? 李安民指出在国外有很多关于手机辐射的实验,比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就曾经把50只小白鼠暴露于与手机类似的微波辐射中,就发现这些受辐射影响的老鼠和不受影响的相比,差不多全部失去记忆。但在国内相关的实验还比较少,李安民说他们的团队正打算用单细胞动物线虫来做个相关实验,他介绍说对线虫进行辐射后可能就会看到线虫体蛋白质产生类似热震荡的影响,就像被轻微煮过的现象。
? 从手机煮鸡蛋转到手机煮脑袋的话题,李安民指出虽然有手机辐射导致脑瘤的危险存在,但手机辐射产生的热量把脑袋煮熟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因为人体有血液,这就像润滑油一样把温度带走了。对于手机使用,他也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告诫——少用,用的时候带上耳机以及要选择品牌好的耳机。
?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的肖高标也给记者讲解了手机辐射的原理:手机辐射是一种微波辐射,使用手机时,微波辐射会对生物组织产生加热和震动作用,这对人的眼睛和生殖系统的影响较大。在2001年1月,德国就有一项研究发现,手机可能会导致眼癌,因为他们将3000个患眼癌的人和3000个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常用手机的人患上眼癌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出3倍。同时肖高标提醒在信号越弱的地方,手机就越要提高发射功率,导致手机辐射越大。

? 第二种观点:关键在于“剂量”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生理电磁学的陈教授首先用一系列计算向记者证明了手机煮熟鸡蛋的不可能性:
? 把1克水升高1℃需要1卡热量,假设烧到80℃就可以了,那么从现在的30℃到80℃就需要50卡热量,一个鸡蛋100克的话,并假设它和水加热所需的热量一样,那就需要5000卡热量,再根据物理公式,得出需要2万多焦耳的功率,用这些功率除以实验所需的1小时,粗略估算煮熟一个鸡蛋需要5焦耳/秒即5瓦,而这些都还没计算手机在通话过程中向周围散发的热量,但现在手机并不能达到5瓦,所以要用手机来煮熟一个鸡蛋几乎是“不可能任务”。
? 陈教授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有没有害处是很难说的一件事,因为手机辐射是电磁波,电磁波对人体有影响是肯定的,但到底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就很难说清楚了,关键在于“剂量”问题。其实我们生活的空间已经离不开电磁波了,因为要接到电话和收音机都得有电磁波才行,这些电磁波围绕我们,并不是恐怖的事情,因为它们都很弱。
? 陈教授用了一个通俗的比方来阐述他的观点,他说手机辐射对人体在短时间内是有影响的,这就像被人打一下,过一会就不疼了,但如果一直打你,打很长时间就会有影响,而且手机辐射还和不同人的体质有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 对于记者提出的手机辐射所产生的热量会否把脑袋煮熟的问题,陈教授指出更是不需要担心,因为人体会和外界交换能量,在和空气的接触中,会把这些能量都散发掉,只有当升温能量大于散热能量时才有可能煮熟东西,比如说微波炉这种散发高热量的工具。
? 陈教授承认确实有一些实验做出的结果是手机辐射对低等生物有影响,但更多的实验是没有做出这样的效应来,所以究竟如何,学术界没有定论,但陈教授还是倾向于只要把握了剂量的度,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观点。

? 第三种观点:一切并无定论

? 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朱卫在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的问题持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只因一切没有定论,他也不能表明一个明确的态度。
? 朱卫提到在美国和瑞典等国家都曾经做过关于手机辐射产生危害的实验,但大范围的实验仍然没有,在学术界并没有定论。关于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只有一些个例报道,像有的病人生了脑瘤之后,医生怀疑他用了十几年手机,所生的脑瘤和手机辐射有关;也有人习惯用左耳打电话,最后在左边脑部生了脑瘤。但朱卫认为这种对单个事件的报道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 到目前为止,手机和脑瘤之间还没有明确相关性,但很多未知潜在的伤害很难说清楚,在没有明确定论之前,朱卫觉得很难给出一个观点,不过他说手机辐射没有明确坏处,但好处也肯定没有。
? 说起那个手机煮鸡蛋的实验,朱卫认为可以引起关注,但鸡蛋还是不能说明太大问题,因为辐射在对接的时候肯定会增强,但我们平时根本不会把两个手机放在两边耳朵上这样打电话。
? 采访朱卫的时候他刚从美国回来,他在美国观察到美国人用手机也比较多,不过不像我们这边用的频率这么高,美国人还有很多用BP机的。在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害与否还没定论之前,朱卫觉得手机能少用还是尽量少用,用耳机也有帮助,同时他提醒不要把手机放在身上固定位置。
?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徐雄同样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产生危害还无从定论,不过会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注意手机使用方法,他本人就不会把手机放在腰间和上衣胸前的口袋,在信号弱的地方,尽量减少通话时间,因为信号弱,手机为增强灵敏度提高发射功率,辐射会增大。

?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前不久,CNET的一份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摩托罗拉手机普遍辐射较大,占据目前市场上辐射值最高前十名的八位,这件事引起了公众对手机辐射危害的高度关注。辐射标准的依据报道出来后,不少消费者对手机辐射表示担忧,甚至有消费者表示要将已买的摩托罗拉手机退货。据了解,目前我国尚无对手机辐射峰值的强制规定。因为《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还未出台,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规定手机辐射标准。
? 对手机辐射的测试,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为:以6分钟为计时,手机射频曝露的SAR值不得超过2w/kg(即每公斤脑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2w)。这一标准是目前国际业界的通用标准,但仍有不少业内人士把测量手机发射的峰值功率当作是手机辐射是否符合标准的测试,形成一种误解。也有一些人士认为消费者使用手机时受到的辐射主要取决于基站对手机的功率控制。
? 因为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庞大,即便是移动电话对人体很小的影响也会引起公众的关注。不同的手机,曝露的SAR值也不尽相同,容易导致消费者产生顾虑和误解。业界关于手机辐射的几种观点
?  目前,国际权威机构对手机辐射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就手机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的争论在业界还相当强烈。
?  观点一 纯属杞人忧天
?  英国研究项目负责人阿兰·普瑞博士表示,他领导的科研组已开始着手研究微波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但目前看不出有什么危险的征兆。
?  瑞典查尔摩斯大学研究人员则对人及动物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没有发现使用手机易患癌症的证据。曾有舆论认为使用移动电话的人患脑癌的可能性比没有使用手机的人高出2.5倍。但研究人员莫尔德说,他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存在这种现象。
?  观点二 1.3瓦/千克以上有害
?  2005年9月份,来自欧盟7个国家的12个研究小组发布了历时3年时间才完成的“电磁场对人类细胞的影响”调查,这个研究机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辐射调查研究。该研究发现,如果手机对每公斤人体组织的辐射量大于1.3瓦/千克,就会破坏人体DNA。而我国卫生部门则表示,只有手机辐射值低于1.0瓦/千克才能保证对人体真正无害。
?  观点三 辐射的影响因人而异
?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认为,手机辐射的问题要“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人,手机辐射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他称,从电磁科学的角度分析,手机辐射对人体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是“和有人在太阳下曝晒会皮肤过敏而有人不会一样,人对手机电磁辐射的敏感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  何桂立说,如果你打一会儿手机就有头部发热、发晕甚至疼痛的情况,说明你是对手机电磁辐射很敏感的人,那就一定要尽量少用手机或者坚持使用耳机。但有的人即使打一两个小时也没什么感觉,那可能就是不敏感的人,自然可以放心使用。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手机使用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样才能把手机辐射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预防手机辐射小技巧
?  每款手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辐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手机“防辐射”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相信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  手机接通1秒再接听
?  一般来说,手机待机时辐射较小,通话时辐射大一些,而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辐射较大。最好的方式是手机接通1秒钟后,再将手机靠近耳朵。
?  信号太差时减少使用
?  一些手机厂商为了在信号较差的地方仍能获得较好的通话质量,在手机设计时,往往会加大手机的电磁波发射强度。当信号只有一格时,手机信号的发射强度可能要比手机信号满格时大1000倍。专家建议,通话时如果信号不好,可将手机天线的方向来回调整一下,也可以把天线拔出来。如果信号仍不好,就不要长时间通话,或者尽量使用耳机。
?  睡觉时别放枕边
?  专家介绍,手机辐射对人的头部影响最大。因此,用手机聊天时间不要过长,睡觉时更不要把手机放在枕边。
?  莫把手机当胸饰
?  很多人爱把手机挂在胸前,因为这样使用方便。而且手机款式越来越时尚,许多女孩子喜欢把手机当饰物。但是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即使在辐射较小的待机状态下,手机周围的电磁波辐射也对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造成影响。
?  最好不要放裤袋
?  医学专家指出,手机若常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旁,其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将辐射到人体内的精子或卵子。因此,手机使用者要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也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里。当使用者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时,最好把手机摆在一边。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皮包里。

?  无论手机对身体是否有害的争议多么的激烈,几乎每一位专家都承认手机存在着一定的辐射。而目前科学论争的焦点则是这种辐射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会危及人体健康?请关注———
?  

?  两派之争由来已久

?  当前,手机辐射是否有害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手机辐射到底能否导致脑瘤”的说法上,而且,这两派之争自从有了第一次交锋之后争议便不绝于耳。本月上旬,一份来自瑞典国家工作寿命研究所的报告也讨论了这个问题,科学家选择了2200名肿瘤患者,同时选择了同等数量的健康人,然后对他们使用手机和无线电话的情况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频繁使用手机或无线电话,会大大增加人罹患脑瘤的风险。

?  尽管全球已有多起脑瘤患者将手机制造商推上法庭的案例,但尚无明确的定论出台。

?  笔者粗略的统计一下,从1993年最先对手机辐射发难的美国男子起,权威结论已有200多起。

?  对此,解放军304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安民称:手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客观存在的。手机辐射的主要作用机理为:辐射引发的高振荡波(每分钟振荡1000次左右),产生了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穿透皮肤,直指人体细胞,从而引发细胞的畸变、断裂。如果长期受到这样的辐射,细胞就会病变导致肿瘤的产生。

?  预防远比争议有效

?  不管手机是否导致脑瘤,手机有辐射的确毋庸置疑。那么,我们是否就不能使用手机了呢?李安民称:“要现代人不用手机不太现实,而且也没有必要。只是说要尽量少用,而且注意科学的使用方法。科学的使用手机可以使人的免疫系统进行自我清除或修复。通俗的讲就是:如果只是少数细胞被辐射变坏,人体免疫系统就会及时的发现并‘吃掉’或者‘治好’它,这个过程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  不过,李安民也警告道:“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度,也就是说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一次使用手机三四个小时以上,或者每天都用手机接打电话十几次,便可能造成免疫系统的破坏。一次超大剂量的电磁辐射或长期的低剂量辐射,都会超过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修复能力,一旦人体免疫系统无法作用,人体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畸变,畸变的细胞无序增殖,恶性肿瘤就生成了。”

?  解放军304医院神经外科新闻发言人张献怀指出:“尽管手机电磁波辐射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存在争议,但防患于未然,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包围,对健康总是有益的。”

?  中国消费电子协会的一位专家表示:当前中国关于手机辐射方面的投诉并不多,而且也没有权威的检测机构对这方面作出公正的判断。国外倒是有不少保健意识比较强的人经常打官司。从目前情况看,受手机厂商委托的检测机构和神经科医生的观点形成激烈的碰撞,但是还是没有定论出台,因此,目前形势下预防远比争论有效。

?  手机辐射标准有望今年出台

?  当前,国内市场上对手机辐射标准尚没有统一的规范,这使手机厂商没有参照标准也是问题所在。据了解,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积极磋商《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而这一草案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李书芳称:“国内电信运营商只关注通话效果,手机辐射全部抛给卫生和环保部门,导致前几年各方在手机辐射方面的观点分歧比较大。现在《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已经制定完毕,各方观点有可能得到协调。”

?  李书芳还称:“手机辐射的大小,在国际科学界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标准。生物体每单位公斤容许吸收的辐射量,就是SAR值,即‘比吸收率’,其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大多数欧洲国家的SAR值标准为2W,美国是1.6W。中国即将出台的《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将采用SAR值稍高的欧洲标准。不管怎样,有标准就意味着规范。”

?  相关链接手机辐射之争

?  1993年:最先发难的是一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男子。他在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拉里•金主持的一次访谈节目中提出,他的妻子因使用安全指标不合格的手机患上了脑瘤,他本人正准备向有关公司“讨个说法”。节目在全美一经播出,立即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  2001年1月15日:德国一项研究首次发现,手提电话可能会导致眼癌,因为他们将3000患眼癌的人和3000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常用手提电话的人患上眼癌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出3倍。

?  2004年9月:北欧5国的国家辐射保护局发表联合声明说,至今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手机损害人类健康,但尽量减少在辐射下的暴露是值得提倡的。

?  2005年3月10日:来自7个欧盟国家的12个研究小组就电磁场对人类细胞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专家们测定,手机辐射可能会对人的遗传信息造成破坏。

?  2005年4月12日:《美国神经学学会学刊》的文章宣布:“丹麦科学家证实称,使用手机与患脑瘤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因为丹麦科学家从电信公司获得手机用户使用手机的时间记录资料中,对427名脑瘤患者和822名无脑瘤疾病的手机用户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是患脑瘤的风险几率与手机没有关系。

?  2006年1月20日:利兹大学的教授帕特里夏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称:患神经胶质瘤与经常使用手机、累积的手机使用时间、接打电话的次数等因素没有联系。

?  2006年4月10日:瑞典国立劳动生活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行动电话的长期、重度使用者,在惯听电话的这一侧头部,发生恶性脑瘤的风险可能高出2.4倍。频繁使用手机超过10年,恶性脑瘤的风险会增加3.7倍,而20岁以前即开始用行动电话,则脑瘤风险升高3.1倍。

? 在“健康是生活的第一要素”作为口号深入人心的时候,防癌、防辐射成为又一流行元素,可是人们却忽略了很多埋藏在身边的隐患。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有专家指出手机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但是这个危害到底有多大呢?是否在身体的承受范围之内?长期使用手机会不会给人体带来疾病呢?

? 2006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10套《人物》栏目对解放军第304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做了专访。据李教授介绍,国外由手机辐射引起的重症病例很多,国内目前发现的较少。但是手机微波辐射确实会引起神经衰弱、心悸胸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病症,甚至造成恶性脑瘤。

? 这一说法对于中国使用手机的几亿人口,无疑是“一石惊起千层浪”。李安民何许人也?是什么使他能够胸有成竹地在全国人民面前披露这一长期以来各界媒体都声称“尚无定论”的“悬疑话题”的呢?

? 李安民,现任解放军总医院304医院脑神经外科主任,在脑外伤,脑肿瘤和癫痫的诊治方面独树一帜。并在脑恶性肿瘤的治疗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独创了脑肿瘤的瘤内放疗和化疗先进技术,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拓展的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脑动脉介入化疗方法,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 李教授对于手机辐射与脑瘤的联系来源于他在节目中披露一个恶性胶质瘤病例。该病例于2002年秋就在南方一家报纸上刊出,当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让全国人民震惊并关注这起病例的患者38岁,曾在北京两家著名的医院诊治,均被诊断为脑梗死。但李安民以及其他专家会诊得出的结论却是恶性肿瘤。李安民发现,这位患者不仅频繁的使用手机,而且总习惯把手机放在左耳的位置接听,并且,手机天线所处的部位,恰恰对应着脑瘤病变位置。在数次动物实验和诊断、对比、排除之后,李安民肯定了高频率使用手机正是这一恶性脑瘤病例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这次披露,李安民也成了国内第一个面对媒体指出手机对人体有伤害的人。

? 中央10套的这档节目,虽然形式是人物专访,却给所有使用手机特别是频繁使用手机接听电话的人敲响了警钟。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手机对人体有危害的一系列说法--手机辐射损伤脑细胞、破坏人类遗传、导致不孕不育、引发眼癌等等,但是这些写在纸上看起来是那么不值一提,没有人真正意识到如何从身边开始保护自己,让自己远离伤害。等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面前,再加上权威与专家的佐证,我们才渐渐开始关注起身边的隐患。

?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物质震撼的同时,谁动了我们的健康?


?  前几天,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发布了全球手机辐射排行榜,列举了十款幅射量最大的手机,其中摩托罗拉有八款之多被点名。巧合的是,早在4月21日,俄罗斯KP网就曾经报道了三名研究人员做的一次“手机煮鸡蛋”实验,实验的结果令人非常震惊。



?  实验是通过手机的通话过程来煮熟鸡蛋,首先选择了一个鸡蛋放置在陶瓷的杯子里(易导热),之后在鸡蛋的两侧分别放置了两个手机。



?  接着便进行了通话,在开始的15分钟里,鸡蛋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当通话进行到25分钟的时候,细微的变化产生了,鸡蛋壳开始发烫,进行到40分钟时鸡蛋表面开始变得更加脆硬,实验人员用手敲开之后发现里面的蛋白已经成固体状,但蛋黄还是呈稀松状,于是便继续进行到65分钟,就在这时整个实验结束,实验人员取下鸡蛋发现已经完全熟透。



?  编后语:试验结果虽然可怕,但是目前“手机是否会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并没有完全定论,所以请各位网友不必惊慌。

?  国际在线报道:请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冒险,可能的话,尽量少用手机打电话;如果非要用的话,最好能使用耳机,这样至少辐射不会直接损伤到大脑。



?更多精彩图片

?  在去年的贺岁片《手机》里,张国立扮演的节目策划人费墨曾痛斥手机“麻烦!” 今年的手机问题又升级了:从“麻烦”升格到“危及健康”。据德国《图片报》最新报道,欧盟科学家最近公布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手机辐射会损害人体内包含遗传基因的DNA,从而危害手机用户乃至他们下一代的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癌症。

?  手机辐射破坏DNA并可能致癌

?  手机辐射到底有没有危害?如果有害,究竟有多严重?多年来专家们为此争论不休。近日,来自欧洲7个国家的12个研究小组经过通力合作,最终证实:至少在实验室里,手机辐射会对人体DNA产生明显的损害。“我们还会进行进一步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以外的地方对志愿者进行同类的测试,以确定手机辐射在任何情形下都会破坏DNA。”该小组的一名研究人员对外宣称。这个研究项目主要是由欧盟出资赞助,负责人是来自维也纳的佛朗兹·吕迪格尔教授。

?  “请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冒险,可能的话,尽量少用手机打电话;如果非要用的话,最好能使用耳机,这样至少辐射不会直接损伤到大脑。”吕迪格尔教授郑重建议,“我们并不想引起恐慌,但提前预防确实很必要。”

?  吕迪格尔特别强调:“由于破坏了DNA,所以手机辐射的危害自然会延续到下一代的身体细胞里。”而且很多人都已知道,细胞受到损害后会产生异变,这是癌症的主要成因之一。

?  因为关系到太多人的健康和幸福,所以吕迪格尔教授和他的研究人员们格外慎重,他们宣布会把该项研究再延长4到5年,以便取得更加全面和权威的研究成果。

?  六大手机制造商未做出正面回应

?  吕迪格尔等人的研究成果一经发表,即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影响。至2004年6月末,全球手机用户总量已接近15亿,所以该项研究关系到全球约四分之一人口的健康。到目前为止,世界六大手机制造商对这项最新研究成果都不曾作出正面回应。只有一家德国厂商近日宣布,该厂商即将推出一款新型手机,他们特别强调这款手机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辐射。

?  其实,近年来已经陆续有关于手机辐射危害健康的研究报告出炉。比如瑞典一个研究小组发现,手机辐射竟然可以软化老鼠的大脑组织,使其大脑表层形成空洞;而且手机辐射能造成人体内蛋白质沉积,继而诱发早老性痴呆。还有一些研究指出,手机辐射会使人体皮肤的温度升高,并能导致人头晕或者恶心。但手机厂商对这些结论都曾迅速作出反应,他们坚称,没有明显证据能证明手机辐射的危害。但这次面对欧洲12个研究小组耗时3年的研究成果,没有人敢轻易对其进行评论乃至反驳。

?  辣椒能防止手机辐射

?  很多人会说:“我都用了这么多年手机了,什么事都没有。”对此,伦敦大学的科学家盖布尔指出,手机的危害有一个很长的潜伏期,人们一下子很难看出后果来,从而使得许多人对手机的危害置若罔闻。

?  除了尽量少用手机外,研究人员们还提出了一些减轻辐射危害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首先,手机拨号时的辐射特别大,尤其在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辐射量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所以在拨号时尽量让手机离身体远一点;其次,手机别放在枕头边,女性不要把手机挂于胸前,男性避免挂在腰部;最后,不用时最好能关机。

?  除此之外,一些专家们还提出了很新奇的观点。例如,饮绿茶可削弱手机辐射危害 ,因为医学证明绿茶能有效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人的骨髓;还有,吃蔬菜和水果也能调整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  最令人惊讶的是,专家说辣椒也能防手机辐射。众所周知,辣椒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其实辣椒还是一个天然抗手机辐射的秘密武器!辣椒属于一种香辛料,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它能够保护细胞的DNA不受辐射线的破坏。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多吃一些红辣椒、黑胡椒、咖喱之类的香辛料,来减轻手机辐射造成的危害。(展笑)

?  “如果你的孩子小于8岁,最好不要把手机给孩子玩!”近日,英国全国辐射防护委员会就“手机与健康”发表报告称,“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使用手机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但由于其存在的不确定性,在进一步结果出来之前,公众应谨慎使用手机。”

?  据报告称,孩子可能更容易受到手机影响,因为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在发育。“手机的广泛使用可能会产生负作用,但要使用几年后才出现。最近,确有报告将手机使用与耳瘤联系在了一起,也有报告提到手机辐射可能扰乱生理系统,虽然还没有最后结果,但是如果成为事实,孩子比大人所受影响将更大。”英国全国辐射防护安全委会员主席斯图尔特警告说。

?  “关于移动电话技术,我们委员会很关注它对大众健康的影响。事实是,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些人的时尚装饰品,但不能因为人们都在使用,就代表它是安全的。”斯图尔特说。

?  昨天下午,中国国家手机辐射检测权威机构泰尔实验室总工程师史德年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说:“任何厂家生产任何型号的手机,在进入中国手机市场以前,都要接受我们实验室手机辐射的检测,符合标准的才能进入市场。”史德年总工程师建议,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虽然还没有明确定论,但用户最好谨慎使用手机,尽量使用固定电话,可以使用耳机的尽量使用耳机。据介绍,目前标准规定的辐射限值,一般比可能引起危险的辐射剂量要小50倍。只要不超过公认的标准,其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微弱的。(徐惠芬)

?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例恶性肿瘤病例,再次引起了媒体对于手机辐射是否危害人体的争论。据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教授介绍,这是国内报道的第一例因长期使用手机而诱发肿瘤的病例。

?  2000年年底, 李教授收治了一名左侧大脑半球大范围脑胶质细胞瘤患者。经诊断,医生认定,患者是由于长期高频率使用手机而诱发脑瘤,理由有三:肿瘤形状特殊,患者的肿瘤呈弥漫性散落样生长,周围边界不清;患者的肿瘤发生于颞顶枕交界区,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患者使用手机长达8年之久,且习惯于用左手接听手机,瘤区在头部左侧,正好是手机天线的辐射区。最终该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去世。

?  据李教授介绍,国外由手机辐射引起的重症病例很多,国内目前发现的较少,但由手机辐射造成的脑瘤都是恶性的。“微波辐射造成热效应,会破坏脑部细胞,等于把脑部给‘煮熟了’。”

?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狄国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电磁微波辐射影响生物体细胞的活性来说,手机超过其他辐射千万倍。把手机放到耳边打电话,微波就会进入大脑。大脑不同部位对微波辐射反应不同,眼球最易吸收辐射,其散热功能差,一旦聚热过多极易引起白内障等症。

?  以色列科技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将与人眼构造相似的雄性小牛暴露在手机微波辐射下,两周后,其眼睛晶状体的聚焦能力会减弱;停止暴露后,晶状体损伤会逐渐复原。但晶状体内部形成的泡沫不会消失。研究人员称,这就像“水煮沸以后形成的泡沫”。今年8月,研究小组发布报告称,长期接触手机的微波辐射,会使眼部组织出现白内障等先兆。

?  李教授说,除去重症患者,手机微波辐射会引起神经衰弱、心悸胸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病症,这样的病例就数不胜数了。

?  近期有媒体报道,我国首部《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将于今年年底前出台,届时将对手机辐射量有明确规定。

?  李教授建议,为了避免手机辐射,在拨号时不要急于将手机靠近耳部;尽量使用耳机接听电话;尽可能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不要将手机放在胸前口袋或者挂在腰间。

?  最近,公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手机的收讯强度只剩一格时,与满格时相比,其发射强度竟然相差1000倍以上,所以常讲手机的人一定要注意。这则消息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使得手机的辐射问题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  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随地打电话,是因为它时刻与基站保持着联系。因此,只要是开机状态,手机都会不断地发出电磁辐射波。有研究表明,电磁波辐射一旦超过限值,可引起人体产生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人体内部组织的损伤或死亡,而且辐射功率越大、距离越近,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可能越大。

?  手机有害尚无定论

?  有关手机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研究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止过。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元珍教授的研究表明,手机电磁辐射可以引起睾丸生殖细胞的损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脑外科刘伟国教授指出,手机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损伤作用,对颅骨缺失人群更为明显。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的尉可道研究员告诉记者,手机辐射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侵害的问题在业界至今没有定论,因为一些实验结果大多是从动物身上得来的,对人体有多大影响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作为普通消费者最好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尽量少用手机,多使用固定电话。

?  尽量少用手机通话

?  专家指出,手机辐射的强弱与手机制造商的生产技术有关,不同制式、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辐射强度各有差别。而且手机处于不同状态,发出的辐射也不同。接通瞬间手机辐射会突然增加,手机信号刚接通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处在最大工作频率,也是辐射最强的时候;其后,手机辐射会迅速降低,并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所以在接通瞬间要将手机远离头部。打出电话的辐射强度大大超过了接进电话的辐射强度,因此要尽量少地打出电话。

?  针对近来流行的这则消息,尉可道研究员指出,信号不好时,辐射确实会增加,这时应该拉出天线,可改善通话质量,减少辐射。还可尽量使用分离耳机,减少手机与身体的接触。但与满格时相比,发射强度是否会相差1000倍以上,尚无研究证实。

?  手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必备的通讯工具,从青少年到老年,使用手机的人数越来越多。然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指出,手机在通话过程中发出的高频电磁辐射,长期或过度使用对人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目前,国外由手机辐射引起的重症病例很多,国内目前发现的较少,主要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就算有类似患者,大部分医院也不会想到是手机辐射的问题。

?  “手机辐射对人体有没有害,曾经引起过很多人的争论,但作为科学工作者,我可以肯定地说是有害的。”李安民主任表示,现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通过各项实验证明,手机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英国科学家用手机频率的电磁场,对线虫辐射后发现,线虫体蛋白质产生了类似热震荡的影响,就像被轻微煮过。如果此时停止辐射,线虫蛋白质仍可恢复正常,如继续辐射,蛋白质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变性。德国埃森大学对593位眼视网膜黑色素瘤患者比较发现,经常使用手机患病率是较少使用手机的3倍。因为头部是手机辐射的主要区域,眼视网膜属于脆弱的神经组织。英国教育部还禁止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手机,理由是,青少年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头颅小、颅骨薄,接受电离辐射强度高,更容易受到伤害。

?  李安民主任说,手机的广泛使用,使我们被罩在“电子雾”中,无处躲避,而且这种电磁辐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当我们用手机打电话时,手机将音频信号通过转换器形成高频震荡的微波,然后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时在手机附近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电磁辐射。即使我们本人没有打电话,也难以避免不受辐射影响。一部手机就相当于一个小的微波发射器,微波对人体的损害是热损害。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体会,打手机超过几分钟后,耳朵和脸部都会有发热的感觉。手机辐射尤其对人体含水多的组织大脑和眼睛损害的程度严重,全身组织大脑和眼睛的含水量最高的达到了75%。另外,手机辐射频率在890——900MHz,辐射能比较大。会对脑细胞产生高频震荡,轻则影响细胞的正常工作,重则造成脑细胞的变性坏死,确切地讲就是有个别的脑细胞就像被“烫熟了”。长时间使用手机肯定会影响大脑的功能,造成记忆力减退、失眠,甚至会发生情绪的改变。个别人也可能因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畸变形成恶性脑肿瘤。另外,眼球则更容易吸收电磁波,并且其散热功能差,很容易引起白内障等疾病。

?  手机对人体有危害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过分担心。人体存在着活跃的免疫系统担负着免疫调节、免疫监控、免疫杀伤和免疫修复等功能。无论是电离辐射还是非电离辐射造成的细胞分子水平结构的损害,都会通过健全的免疫系统进行准确的识别和精确修复,保持人体细胞和脏器功能的完整。通俗地讲就是,人体免疫系统,发现变性的细胞后就会“吃掉”它,这个过程,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但由于免疫系统的衰退、一次超大剂量的电离辐射或长期的低剂量辐射,这些均超过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修复能力、人体细胞终于发生了不可逆的畸变,畸变的细胞无序增殖,恶性肿瘤就生成了。

?  李安民主任强调,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手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因个体差异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像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会诱发恶性肿瘤,电磁辐射也一样。因此,减少“电子雾”对人体的包围,肯定有益于健康,所以对手机还是防着一点儿好。使用手机的人在手机拨号发射时不要急于靠近耳部,当与对话方接通后再靠近耳旁,以减少手机在上网发射瞬间所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波辐射;要尽可能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在有固定电话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固定电话;最好是使用带有屏蔽线的手机专用耳机;尽量不要将手机放在胸前口袋里或挂在腰间;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防止手机对大脑造成的伤害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辐射猛于虎 你防还是不防

  你是不是经常在地铁、轻轨或大巴内打手机?

  小心哟,“上班族会在上下班乘车途中受到手机强电磁波的侵害”,这是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本堂毅提出的新观点。

  本堂毅研究发现,这些交通工具的车厢都是金属外表,大量的手机电磁波在车内来回反射,电磁波密度大大超过国际安全标准。举个例子,如果每节车厢坐50个人,每人一部手机,每部手机的电磁波功率是0.4瓦,车内总功率就是20瓦,而实际上现在每部手机的最大功率可达2瓦,加起来,就会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数倍以上。更严重的是,上班高峰时间每节车厢的乘客会飚升至300人,不少日本人还经常带两部手机,超标就更厉害了。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

目前全球已开始重视手机辐射问题,并在反复“斟酌”有关辐射的技术标准,但可惜的是,相对于手机的全球普及以及消费者的健康来讲,这种缓慢的“斟酌”已经晚了,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拖沓的场景在很多国家仍将会延续。所以,可悲的不是手机辐射技术标准的缺失,而是应对这种影响公共安全利益机制的缺失。

全球化时代是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经济的时代,大公司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它们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运行的动力体系。类似手机辐射这样的问题,大公司通过对产业隐私的回避,实际上已经侵害了社会公众的权利。

社会公共健康应该看成是公共产品,比如说,当很多企业都在污染空气的时候,这种公共产品的协调,监护人应该是政府。

手机辐射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辐射而回避辐射的存在。因为社会的发展不能完全等同于公司群体的发展,而是整个民众的发展。在手机辐射问题上,各国政府有责任加速研究辐射的问题,并向民众提供对称的辐射信息;更有责任给企业制定严格的标准,使企业对民众承担更多的责任,并建立起既服务于社会,也服务于利润的双层责任。因此说,手机辐射不可怕,可怕的是国际社会没有建立起避免类似问题持续发生的快速协调机制。

现代文明在为人们带来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之时,也使人们陷入“幸福的烦恼”:随着手机使用频率的增加,由手机辐射引发的健康安全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什么是手机辐射

研究表明,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还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称为手机辐射。

事实上,手机辐射称为照射更为合理,因为手机使用的频率是在800至1800MHz之间,与X射线或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它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或辐射能,因此被称为非电离性辐射场。

手机辐射的大小,在国际科学界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计量标准,就是所谓的SAR值。SAR是SpecificAbsorptionRate的缩写,即比吸收率,也称为电磁辐射测试值,通俗地讲,就是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的大小。

1990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了手机电磁辐射的衡量技术标准。1998年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也制定了类似的技术标准,标准中均采用SAR来度量手机电磁辐射的大小。

ICNIRP的标准得到了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卫生组织的推荐以及绝大部分国家的支持。在我国,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联合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组建的“电磁辐射国家标准制定联合工作组”正在联合制定我国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其中也以SAR作为衡量手机辐射的基本限值。

手机辐射比想象中可怕

随着手机持有量的迅速上升,人们对手机辐射可能引发的健康安全问题也开始日益重视起来。不过,目前大多数手机使用者对手机辐射的了解还很不全面,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却表明,手机辐射所带来的危害远比想象中更为可怕。

虽然学术界对手机辐射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其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由西班牙马德里孔普卢滕塞大学应用物理学系负责人塞巴斯蒂安教授组织的一项研究显示,现有方法得出的数据显然低估了辐射对人体组织的影响。塞巴斯蒂安说:“既然电磁场的强度较预期大,对健康的影响也会相应要大。我们估计,电磁辐射的危害会不断累积,在10至15年后,很可能出现更多因使用手机而导致的病症个案。”

挪威科技大学的博士冈希尔德·奥弗特德尔及其同事对1.2万名瑞典人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同时对5000名挪威人也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这些人都在工作中使用手机。结果,瑞典有7803人做了回答,挪威有2828人做了回答。在挪威参加调查的人中,31%的人出现了至少一种病症,而在瑞典人中,13%的人出现了一种或多种病症。这份研究报告还显示:头疼最容易在打电话后半小时内发生,有时也在打电话当中发生。很多挪威人说,疼痛要在打电话5分钟以上时发生。很多瑞典人也说,打电话5分钟以上会有症状发生。

在我国,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对手机辐射提出了警示。佳木斯大学物理学教授谢宜臣认为,目前关于手机辐射的争议,其实仅仅是量的讨论,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谢宜臣分析说,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可从众所周知的能量守恒定律来理解。手机主要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微波,这种辐射其本质是能量的传播,这些微波能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当它们进入人体器官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它不会灭亡,它把这些能量传递给人体器官,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即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谢宜臣认为,由于手机天线在使用时紧贴头部,发射的微波非常集中,因此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必将引起局部病变。

科学对待手机辐射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弄清手机辐射是否会影响人类健康,但研究结果很难被所有科学界认同。与此同时,有关手机辐射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对此,俄罗斯有关专家指出,这是由于研究方法不同所造成的。

莫斯科医学院专家在俄罗斯《化学与生活》杂志上撰文说,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很多科研小组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因此研究人员无法对这些小组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二、观察期短是此类研究的另一不足之处。某些被怀疑与手机有关的病变发展过程相当长,而现有方法很难确定某些早期病变与手机有何关联;三、部分研究活动可能受到投资方影响。

尽管现在业界对手机辐射所带来的危害究竟有多大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但专家们建议,最好不要等到手机辐射有害被完全证实后才采取防范措施。英国全国辐射防护安全委会员主席斯图尔特就曾警告说,关于移动电话技术,我们委员会很关注它对大众健康的影响。虽然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些人的时尚装饰品,但不能因为人们都使用,就代表它是安全的。而德国消费者协会的负责人玛琳女士则认为,目前最要紧的就是给消费者一个有关手机辐射的控制标准。

手机是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新型通讯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普及程度也越来越广泛。因而,世界各国对日益严重的手机辐射格外重视,纷纷制定相关法规治理手机辐射环境,而各国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也都在积极探索手机对人类健康所产生的危害,并正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种影响。以德国为例,早在2001年7月,德国环境部长就表示,德国政府将加强对移动通信产生辐射的管理,要求从当年秋天开始,手机生产厂家必须在手机使用说明书上准确标明辐射程度。

一些手机生产商对手机辐射问题同样十分关注。索尼爱立信穴中国雪公关总监宁述勇表示,作为高端手机的代表,索尼爱立信的手机产品一直在执行严格的手机辐射标准。索尼爱立信所有手机产品在其说明书和产品网站上都标注了辐射值。另外,宁述勇还透露,索尼爱立信已经从一些蔬菜中提取了一种绿色物质用于手机制造,目前正在测试当中。而一向善于解决用户难题的海尔也再次给大家带来了惊喜。据了解,海尔部分型号手机已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认证中心(CEC)的手机SAR值测试,首批取得了二型环境标志认证,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值,维护了消费者的健康。

当然,很多产品对人来说都具有潜伏的危险,类似手机辐射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这样的疑问,在高科技迅猛地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出现并不突兀,问题的关键是要用科学的态度解决技术的难题,这应当是人类正确对待手机辐射的理性思维。也就是说,人类既不要因可能的危害而放弃文明,也不能就此忽视不理;而是应从研发、使用、管理等各个流程中给予适度的关注。

  手机到底有没有害,科学家们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欧盟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证实,手机辐射会破坏细胞和记录人类遗传信息的DNA。

  品牌手机大都辐射过强

  这个名为“电磁场对人类细胞的影响”的全球最大手机辐射调查研究,是由来自欧盟7个国家的12个研究小组花了3年时间完成的。专家们发现,如果手机对每公斤人体组织的辐射量大于1.3瓦,就会破坏人体DNA,但现在普遍规定的辐射极限值是每公斤2瓦。测试表明,许多品牌的手机,均存在辐射量超过1.3瓦的现象。

  此外,德国的研究小组还发现了手机对血液基因的影响。他们表示,电磁场会使人体产生一种有害的蛋白质,导致人体血液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瑞典的研究小组也发现,手机辐射可以造成蛋白质沉积,可能诱发早老性痴呆。英国专家也提出警告说,手机可能会释放出有毒的水银气体,诱发多重硬化症,危害生育能力,造成未老先衰和失忆。

  是否损害器官尚无定论

  不过,虽然专家们认为手机会损害DNA,但涉及到具体的健康危害时,用的都是“可能”等字眼。柏林洪堡大学教学医院的菲茨内尔博士说:“对于手机辐射是否会对人体器官造成伤害,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有力证据。”

  尽管手机损害人体器官的证据不足,但是很多欧洲的生物学家、医学家和环保专家都劝人们谨慎使用手机。他们认为,手机要实现通讯功能就必须不间断地与发射基站联系,这样必定会接收和发送很强的通讯电波,所以一定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来自维也纳的吕迪格尔教授建议:“最好少用手机打电话;如果非要用的话,就到屋外或者窗户旁边去打,或者使用耳机。”德国《健康》杂志则认为,在手机的耳机线外部包上一层陶瓷或金属外壳,可能有助于减少手机辐射。

  研究引起世卫重视

  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各大手机制造商都声称自己的产品很安全,德国消费者协会的负责人玛琳女士则认为,现在最要紧的是给消费者一个有关手机辐射的控制标准。现在,很多欧洲消费者都认为手机辐射对身体有危害,因为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公司敢站出来否认手机和健康之间的关联。

  据悉,这次调查研究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注意,该组织表示,他们将在3—4年内发布权威的手机辐射报告。到时候,关于手机辐射与健康的关系将会有一个明确的权威说法。

?  国际医学界的研究证明,手机辐射会引起神经衰弱、记忆力丧失、食欲下降、心悸胸闷、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甚至精神不振、性欲减退等病症。“金益”牌手机电磁波消除器,是根据军事前沿科技上的隐型技术(隐型飞机、隐型舰艇等是通过在机体上加涂吸波材料来吸收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从而实现隐型的目的)研制而成的,是用以消除手机电磁波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的专用产品。

?  早在1999年7月17日《广州日报》作了题为“手机挂腰间伤肝肾损卵巢”的报道,同年10月15日《羊城晚报》以题为“手机微波可能助毒素进入大脑”的报道,对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性作了最为系统的解释与提醒,但是相距不到3个月的媒体善意提醒并未引起广大消费者、手机使用者高度重视。时至2005年5月20日,《环球时报》一篇题为“在郊区打手机更易患脑瘤”的报道与国内媒体第一次报道手机辐射对人体的损伤的时间相距近6年,人们终于对此事引起注意与触动,这期间全国各大媒体作了多达30余次类似的专访或新闻报道,其中不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著名报纸以及CCTV-2“马斌读报”栏目的权威性报道。伴随着诸多新闻媒体的报道,人们开始对这一事实有所了解,通过媒体的一篇篇深入细致的解说与挖掘唤起了手机拥有者的觉醒。

?  在我国,随着手机的迅速普及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手机微波辐射的危害及防护问题已从当年的怀疑性讨论到危害机理的论证,再由危害结果的确认到今天防护意识的加强,这个成为世界各国公认而关注的话题终于有明确的定论。这个长达数年的漫长过程,也是手机制造商们在对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这一事实的态度,由强硬——承认——哀叹所历经的过程。手机辐射危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人民解放军304

?  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李安民教授曾经指出:手机辐射出的电磁波对人体细胞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会引起细胞的癌变,并确认罕见的脑瘤与打手机有关。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电磁防护研究室主任、防辐射专家赵玉峰教授曾经说:世界各国对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的说法已成定论。其分歧只在于,在什么情况下并在多大程度上损害人体健康。

?  如果此时您还会对手机辐射危害健康有所怀疑的话,或者说您是在半信半疑之中,不妨让我们再从理论上分析一下手机辐射对人体危害的作用机理。

?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手机辐射是一种能量,根据“能量守衡定律”,这些能量既不会平空产生也不会平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由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然而能量的总和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在手机使用时,由于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所以手机会把这种能量传递给人的大脑、眼睛、皮肤等器官或组织,特别是人体这些较为脆弱的器官或组织更是它青睐的对象。同时,这种微波能量会通过这些物质转换成热能和非热能两种形式对人体细胞构成伤害,如果说热能我们就会不难理解,对于微波的致热效应大家应该是十分熟悉而清楚的。

?  在生活中,大多数家庭都会使用

?  微波炉这么一种器具。通常微波炉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生肉“烧”熟,这是能量转化最好的、最现实的例证。我们在接打手机时,经常会出现耳朵发热的现象,这就是微波致热的效果。当然,手机发射的功率远不及微波炉这样的器具,然而数据测试表明,手机的微波辐射能使人体的多水部位升温至42~44摄氏度。所以反复使用手机,微波能量反复对人体局部器官或组织进行加热,就会激活人体内的热休克蛋白质,热休克蛋白质就会破坏人体细胞的防御系统,并阻碍人体免疫系统修补、清理受损的细胞进行复原作用,从而导致有害细胞和受损细胞越来越多,不断增加细胞癌变的机率,随之人体相应器官或组织患癌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

?  国际医学界的研究证明,手机辐射会引起神经衰弱、记忆力丧失、食欲下降、心悸胸闷、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甚至精神不振、性欲减退等病症。瑞典著名脑瘤专家哈戴尔通过对1617名脑瘤患者的研究指出:长期使用手机患脑瘤的机率远高于不使用手机的人,使用手机超过10年的人患脑瘤的机率高达80%。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对手机辐射可能导致眼癌的报道,再次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德国科学家安德雷斯博士对593位眼癌患者的研究表明:经常使用手机的人患眼癌的机率是较少使用手机者的3倍。意大利国家研究院的细胞学家弗伦佐.马里内利及其小组证实:手机辐射易诱发白血病,这很可能是由于手机辐射对DNA的损害。手机经常置于人体腰部、腹部旁,手机辐射会对精子、卵子造成无法承受的伤害,它会影响到女性的内分泌,危及生育机能,并可能造成胎儿畸形,也就是专家所指出的使用手机容易引起男女不孕。科学家及医学界普遍认为:手机辐射会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是特别健全,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因而更容易受到伤害。专家同时还指出,由于手机辐射的致热效应,在手机通话的过程中微波会反复对耳、面、颈部皮肤进行加热,久而久之它会致使这此部位的皮肤出现干燥,从而促使颜面皮肤提前衰老。

?  应当说明的是,防辐射专家赵玉峰教授说,根据专业部门的了解和检测结果来看,大部分手机微波辐射都超标,一般超标几倍至几十倍,最高的可达200倍。因为,我国对手机辐射检测标准是以手机发射功率作为评判指标,然而在欧美国家,他们的检测标准是以手机辐射量作用到人体电磁波单位吸收率(SAR)为评判指标。以此为标准的话,手机对人体的伤害可能远高于我们的想象,因此我们的手机使用者应当多些自我保护意识,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是十分明智的。同时,各国科学家研究并使用的防辐射技术和产品也应运而生。

?  面对这么严峻的现实,北京华世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便毅然肩负起保护手机使用者健康这一伟大使命,最早走在了此领域的前沿。北京华世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专业化清除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手机电磁波辐射的中韩合资高新技术企业,韩国上市公司——世明电机工业株式会社是其主要股东之一。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金益”牌手机电磁波消除器曾获得法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韩国国家专利(专利号0257950)、中国国家专利(申请号200410086840.)、德国CE质量认证、大韩民国Q质量认证、ISO9000质量认证、韩国环境产业大奖、韩国电子附件大奖、中国质量协会质量信誉查询产品以及“北京市红十字会医疗保健服务中心指定产品”、“中国质量万里行理事及战略联盟单位”、“中国智慧工程研究院理事”以及“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2005年年会指定特供产品”等荣誉称号。并通过了韩国国家

?  信息产业部的防辐射检测,辐射吸收率高达99%。

?  “金益”牌手机电磁波消除器,是根据军事前沿科技上的隐型技术(隐型飞机、隐型舰艇等是通过在机体上加涂吸波材料来吸收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从而实现隐型的目的)研制而成的,是用以消除手机电磁波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的专用产品。其产品中的吸波材料可有效吸收手机产生的有害电磁波辐射,降低由于手机电磁波辐射而导致的脑瘤发病率,减缓手机电磁波辐射带来的面部皮肤皱纹增多、提前衰老等现象,消除由此引起的耳热、头晕、头胀、睡眠不足、神经衰弱、细胞损害等症状。它是通过对手机天线部位的超量电磁波予以减弱、同时消除听筒和话筒部位的无效电磁波来达到防护功能的专用产品。手机在通话时整个机体都在对外发射辐射,其中有3个主要辐射源:天线(发射的辐射用于通话)、听筒和话筒(因为有线圈而产生了无用辐射)。而听筒和话筒的辐射(即不影响通话的无用辐射)会通过耳道直接对人体的大脑构成危害,同时对人的面部皮肤产生影响,使得经常使用手机的人们患脑瘤的机率大大增加,面部皱纹迅速增多。将本品贴于手机听筒和话筒附近,通过产品中的吸波防辐材料将无用辐射予以吸收,从而达到既不影响通话质量,又能防护手机辐射危害的目的。

?  “金益”牌手机电磁波消除器通过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的成分分析鉴定认为:贴膜中间金属夹层为金,纯度达99.8%。因此,本品既是一款高新技术的防辐射产品同时也可作为收藏品收藏、礼品赠送他人,集实用、贵重、时尚于一体。2004年底韩国电视台的社会调查表明:韩国手机用户中已经使用了“金益”产品的人数比率高达60%,而且还在不断攀升。这充分说明“金益”牌手机电磁波消除器是顺应市场需求的。

?  2004年底(中韩合资)北京华世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巨资,本着“一切为了消费者服务,一切为了经销商赢利”的宗旨,将这一产品带入中国。并且在中国4.2亿手机市场中让出巨大赢利空间,以成功的终端销售模式、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与免费培训机制、合理的终端消费价格、领先的科技品质、强大的广告支持、韩国原装成熟产品与品牌及四大权威认证、三大权威奖项等优势,倾情打造中国300位年收入100万以上的经销商,以便让这一伟大的防辐射保健产品迅速惠及中国4.2亿手机使用者,全力服务于中国的健康与环保事业。

?首先声明:这是一个朋友发给我的,觉得现在有很多人可能都有以下列举的习惯,希望看到此帖的人一定要注意对比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习惯,并且尽可能的告诉自己的朋友,少让人上当,少花冤枉钱。

? 1、手机电池不要等到没电才充电。

?一般我们都会有一种想法就是手机的电池电力要全部放完再充电比较好基本上是没错的,因为我们在以前使用的充电电池大部分是镍氢(NiH)电池,而镍氢电池有所谓的记忆效应若不放完电再充的话会导致电池寿命急速减少。因此我们才会用到最后一滴电才开始充电。但现在的手机及一般IA产品大部分都用锂(Li)电池,而锂电池的话就没有记忆效应的问题。若大家还是等到全部用完电后再充的话反而会使得锂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无法反应而寿命减少。最好的方法就是没事就充电让它随时随地保持最佳满格状态,这样你的电池就可用的又长又久喔。这是从厂商那得到的讯息,并经过本身测试而得。

?  2、当手机正在充电时,请勿接电话!!

?原因是手机在充电时,来电接听的话会有潜在的危险。印度有一个31岁在保险公司任职业务经理的年轻人,十几天前在手机还接着充电器的时候接听电话,过了几秒大量的电流经过手机,这个年轻人被摔落到地面,家人发现时,手指烧伤,心跳微弱,并且已经失去意识。经紧急送到医院后,医生宣布到院死亡。行动电话是目前大家最常使用的现代发明。然而,我们也必须要警觉到仪器致死的危险。

?  3、手机剩一格时不要使用

?收讯满格与只剩一格时相比,发射强度竟然相差1000倍以上.所以……常讲手机的人……要注意哦……^0^、昨天从一位交大教授那儿获得一项很重要的讯息,那就是当你发现手机的收讯强度只剩下一格的时候,宁可挂断不谈或者是改用公用电话。千万不要再滔滔不绝、口沫横飞、浓情蜜意、欲罢不能、没完没了……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手机的电磁波一直是让人担心的问题。而手机的设计为了在收讯较差的地区仍能保有相当的通话质量,会加强手机的电磁波发射强度.当收讯满格与只剩一格时相比,发射强度竟然相差1000倍以上。

?  4.17951+电话号码=陷阱

?我也向1860查询过了.如果你把17951+电话号码储存在电话号码本里?而不是单独拨?收费就会从0.7元每分钟变成1.3元每分钟.他们的解释是如果储存在电话号码本里?系统将无法识别。所以获得资费优惠,必须每次在键盘上直接按17xxx。神州行用户如此?动感地带用户,全球通也一样。如果你是一个中国移动用户,当你知道中国移动为你设置以下的陷阱的时候,便不再惊讶于你的话费为何会像长了翅膀一样的飞走。用17951+电话号码可以优惠,但如果你预先将"17951+电话号码"存在手机的电话本,使用的时候调出来然后拔打出去,这时中国移动不承认你使用了17951这种优惠的拔打方式,而按照直接拔打的方式计费。如果你是在漫游,两种计费方式可以相差7倍之多!当我得知如此计费之后,我真的不知如何表达我的愤怒,后来打1860咨询时,如果不是主动冶询问这个问题,工号为6608的小姐根本就不告诉我这样的计费。

?  5、手机费的寄生虫

?手机莫名其妙定置了无用短信,强烈建议大家都看一下自己有没有中招,最简单方法退订每月偷你手机费的寄生虫!中国移动在3.15被迫退出一项新业务,如果您是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键入数字"0000",发送短信至186201,数秒钟内将自动回复一条短信列表,显示您的手机上究竟订制了哪些短信服务,究竟是哪些短信服务商明着、暗着每月扣除您的手机费;键入数字"00000",发送短信至186201,即可退订所有短信服务。

?  补充一点

?我们打电话的时候常常会为了正好赶在1:00前结束而庆幸,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据一位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说,其实在你通话到0:55的时候就已经算一分钟了,所以0:551:00的通话时间其实是算你2分钟的钱   真是黑啊

总的来说 副作用肯定是有的 不是手机厂商说对人体无害就无害的了只是在各人身上产生副作用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有的人可能会很快引发病变 有的人可能要很久才有反应总之还是预防为主吧准备打长时间的电话时要用耳机接听信号弱时不要接听 或者换到一个信号强的地方接听刚接通时别急忙放到耳边 等等不然等到了得癌病那一步时 什么都晚了手机在中国和外国的流行也不超过10年等20年后来看吧 如果那时出现许多脑癌患者那么现在的手机厂商就是罪大恶极的罪魁祸首

移动通信的发射基站影响如何?

我什么都不懂,就是进来看看的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