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无线和射频 > 射频无线通信设计 > 科技领军人物需要开放式培养

科技领军人物需要开放式培养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本报北京6月6日电(记者 向杰 李大庆)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论述,中国科学家朱熹平、曹怀东破解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的新闻,这两天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成了热议的话题。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夏建白院士即以朱熹平为例,显然他对这个刚刚破解了经典难题的年轻科学家比较了解。“他中间学术转行,有5年没有出论文。而为了庞加莱猜想,他又花了好长时间。”言下之意是,在现行科技评价体系之下,在没有获得成功之前,一个寂寞的年轻科学家在漫漫探询的长路上,所承担的压力常人难以想象。“创新型人才最关键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夏建白说。

耐得住寂寞更多的是对一个科学家个人科学素养的要求。而作为院士———这一我国科技界最高学术荣誉的获得者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中青年领军人物?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认为,要对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领军人物进行开放式培养。“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于我国的形势下,不采用开放式培养,难以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开放式培养是加快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他说,“看看我国'两弹一星’元勋,很多都是在国外接受过教育的科学家,他们回国后都带回了国际上领先的科技,对于我国科技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这一点得到了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裴钢院士的佐证。“我们院里有100位年轻人被列入了中科院'百人计划’,而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达到了50名。”裴钢认为,这是他们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对人才进行开放式培养的结果。“我们现有的8个研究所中,有6个所的所长是非中国国籍,其中有外国籍的华人,也有外国人。我们相信,在这样一种国际化大环境里培养造就的人才,能够把我们的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但目前,我国在对人才的开放式培养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不少科研经费的申请只面向国内的科学家,那些有志报效祖国但国籍已更改的中青年科学家很难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谈到,在去年的调研中,基金委发现,一些优秀的年轻科学家由于取得了美国或者英国国籍,回国工作后,按有关规定不能申请基金委有关的课题经费支持,这让他们无法很好的开展甚至是启动科研工作。

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今年出台了新的政策,“尽管你现在保留国外的国籍,只要你已经全身心回到国内工作,而国内的工作单位又是唯一的受聘单位,那同样可以得到基金会的支持。”陈宜瑜说,去年调研之后,基金委试验性的支持了4位拥有英国和美国国籍的华人科学家,给他们和国内青年科学家一样的待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马上又有一批青年人会从国外回来……”陈宜瑜说。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