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PCB设计问答 > PCB设计学习讨论 > 电子组件立体封装技术(中)

电子组件立体封装技术(中)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应用领域
磁器传感器与加速传感器的应用
图5是利用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封装的磁器传感器与加速传感器应用范例,如图5(a)所示传统印刷布线基板封装的场合,预定检测的马达位置几乎不在容易检测的位置上,因此设计上必要利用辅助基板,将检测物封装、固定在最佳感度可以检测的位置、角度上。
然而传感器依照此状态封装,辅助基板与主基板作电气性连接,必需使用跳线与连接器,辅助基板还需要使用筐架固定,此时如果改用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就不需要使用固定辅助基板的筐架与辅助基板。
由于制程上可以在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表面铺设铜箔图案,因此能够与主基板作面封装,大幅省略筐架、辅助基板、跳线、连接器等组件,实现使用组件削减、模块小型化、工程削减等多重目标。

 
指纹辨识模块的应用
图6是利用整合成型立体基板(MID)封装的指纹认证传感器范例,指纹辨识系统为消除手指的静电,通常都设有金属遮蔽物,封装静电容量传感器的辅助基板,则利用软性印刷电路板(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与主基板连接。
传统封装方式要求消除手指静电的金属遮蔽物,组件的追加与组装工程的增加,经常成为困扰的课题。
此外指纹认证传感器使用软性印刷电路板(FPC)连接,信号处理容易受到外部噪讯影响,此时如果改用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封装静电容量传感器的部位周边射出成形组件可以铺设电镀覆膜,不需使用金属遮蔽物,同样可以获得噪讯遮蔽效果。
由于结构上不需使用软性印刷电路板(FPC),因此可以将指纹认证传感器的资料传递给主基板,同时降低组件使用数量与模块的耐噪讯特性。
此外封装在传统主基板的组件可以封装在辅助基板,对模块的小型化具有直接帮助。

 

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的制作方法
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的制作方法,分成2行程法(Shot)与雷射法2种,代表性的4大工法制作流程如图7所示。

 
接着接口四大工法的制作流程。
制程
(1)2行程法-1
a.首先利用射出成形模具制作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的外形结构。
b.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进行蚀刻,利用无电解电镀技术使涂布触媒析出金属。
c.接着制作图案以外的形状(光罩化),进行最终成品的加工。
d.最后进行无电解电镀,表面形成触媒露出图案。
(2)2行程法-2
a.首先利用射出成形模具,制作最终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的外形结构。
b.接着使用溶融素材进行第2次成形,使图案以外的部位光罩化。
c.在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表面涂布触媒,该触媒同样进行电解电镀析出金属。
d.去除2次成形材料部位
e.最后再进行无电解电镀,触媒涂布部位的表面形成图案。
(3)雷射直接成型(LDS: Laser Direct Structuring)
a.首先利用射出成形模具,制作最终整合成型立体基板(MID)的外形结构。
b.图案部位照射雷射,使射出成形品含有的触媒浮出表面。
c.最后接着进行电解电镀形式图案。
(4)1行程雷射法
a.首先利用射出成形模具,制作最终整合成型立体基板(MID)的外形结构。
b.利用金属喷敷(metalizing)制程,在整合成型立体基板(MID)外表制作铜膜。
c.接着使用雷射将铜箔图案与非铜箔图案部位分离确保绝缘。
d.铜箔图案部位进行电气电镀,增加铜膜厚度。
e.利用软蚀刻(Soft Etching)制程,使整体变薄均匀溶解去除铜箔图案以外的铜膜。
f.最后进行镀镍、镀金形成铜箔图案。
加工方法比较
(1)模具使用数量
由于2行程法要求2次成形(光罩化),必需使用更多的模具,因此2行程法除外,其它工法都可以在1个表面制作封装外形。。
(2)材料
射出成形品必需使用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专用材料,而且材料随着制作工法不同。
(3)尺寸精度
封装尺寸精度取决于射出成形模具的精度,不论使用哪种制作工法,要求尺寸精度都是±50μm。
(4)铜箔图案的微细度
导线的宽度与间距随着制作工法不同。
(5)铜箔图案的修正容易性
雷射成型法必需制作雷射加工CAD程序再进行图案制作,图案变更时只需修改雷射加工CAD程序即可,雷射成型法因此比2行程法更方便。
(6)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会影响导线固定性,一般认为表面粗糙度越小,对导线固定性比较有利。

1行程雷射法的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制作技术
目前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大多采用雷射法制作。接着要深入介绍1行程雷射法的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的制作技术。
使用1行程雷射法制成的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应用组件,已经进入量产化阶段,具体范例例如上述的相机模块,与人体检测传感器模块等等。
日本电子组件封装业者已经正式采用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技术,并将此工法称为「微细复合加工技术(MIPTEC: Micro Integrat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到目前为止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大多是在射出成形组件表面制作铜箔图案,使印刷布线基板形成3次元结构。
由于市场要求薄型化、小型化,因此具备封装功能的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逐渐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开始突显1行程雷射法的优点。照片2使用聚醋酸乙烯酯(PPA: Polyphthalamide),等热可塑性树脂材料的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封装贯通芯片(Via Chip)后的实际外观。

 
贯通芯片的封装是一般导线固定技术封装面积小型化的改良版,非常适合覆晶封装。贯通226204.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芯片封装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具有以下2大特征,分别是:
适合导线固定,可以获得铜箔图案表面
固定导线时铜箔图案表面太粗糙,导线的接合会非常不稳定,利用射出成形组件表面的锚点(Anchor)效果,可以确保射出成形组件与铜箔图案的密着力,因此一般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制程,为了使射出成形组件表面粗糙化,必需将铜箔图案表面粗化,它相当于上述图7的2行程法与雷射直接成型法 (LDS)。
1行程雷射法利用长膜时表面图案活性化处理形成化学结合,确保射出成形组件与铜箔图案的密着力。

 
使用覆晶芯片封装材料
一般树脂材料会随着温度变化膨胀、收缩,XYZ方向的变形量彼此不均匀。如图8所示覆晶芯片封装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膨胀收缩(线膨胀率)与膨胀收缩时的XYZ方向变形量差异(异方性)很大时,受到加热炉与实际使用环境的温度循环影响,经常变成与贯通芯片出现线膨胀率差异主要原因,进而造成接合不稳定,严重时还有接合完全迸裂之虞。

 
如图9所示微细复合加工技术(MIPTEC),透过材料内部填充物(Filler)种类、配合量、配合比的最佳化,使用比一般线膨胀率与异方性更低的材料,因此可以确保温度循环时的接合稳定性,实现适合封装覆晶芯片用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

 
1行程雷射法的整合成形立体基板(MID),利用雷射图案化技术制作铜箔图案。图10是雷射图案化设备的概要,如图所示为支持制作各式各样微细图案,雷射焦点高精度描准射出成形组件表面非常重要。
一般认为组合可以使射出成形组件倾斜的5轴加工台、同步描绘动作的高速控制系统,以及即使高低差异很大的基板,也可以进行对焦的动态焦点镜片等技术,铜箔图案的宽度、间距可以获得±30μm的精度。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