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和、内核编译和烧录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通过编译一遍uboot以及内核,可以熟悉一下整个的开发环境。
首先是进去Bootloader目录,将压缩包解压。
进行解压之后,进去解压的文件夹后,可以看一下所有的内容。
这里是没有生成需要的目标文件的,等会编译一下后可以看到多的就是。
首先是这条命令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distclean
其意思是 采用ARM架构的CPU,使用上面配置好的交叉编译环境,distclean是将之前的临时文件都给清楚掉。
再之后是这条命令,还是在相同的架构和相同的编译环境下进行,后面是不同的配置选项的选择,对应的是QSPI选项,其它选项可以看手册。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myir_ricoboard_qspiboot_config
最后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编译就可以了。
编译结果如下所示,已经有了编译生成的中间文件以及目标文件。这样uboot已经编译完成。
编译内核大同小异。
到了kernel文件夹里面,解压压缩文件并进去。可以先看一下这时候的文件。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distclean同样是先清理一下之前的生成文件。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myir_ricoboard_defconfig是选用一下板子的配置选项,最后进行编译。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zImage dtbs
最后的编译结果
整个编译就结束了。
再就是把系统烧录进去板子。我采用的是QSPI flash启动。
这个也没什么说的,整个就是按照流程来的。有一点就是我没有用提供的HP USB Disk Storage Format Tool进行格式化,格式化之后tf卡就识别的有问题,然后在手机上重新折腾了一下,在手机上格式后就在电脑上可以识别了。所以我就直接采用windows的格式化将其格式化成fat32的就行了。
下面是记录的几张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