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与OTN困惑!!
PTN:支持L3功能的大容量PTN设备,交叉容量应不低于640G,大城市应不低于1T
OTN:新建波分系统时应以80×10G OTN为主,对于带宽需求量大(如三年规划期末可达到80×10G OTN的满容量配置和使用)或未来一年内业务接口速率超过10G时,可考虑采用80x100G OTN系统承载
我是通信行业新手,导师叫我看这材料,求高手帮我解读下! 谢谢
应该说OTN与PTN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技术,从技术上来说应该说没有联系。
OTN是光传送网,是从传统的波分技术演进而来,主要加入了智能光交换功能,可以通过数据配置实现光交叉而不用认为跳纤。大大提升了波分设备的可维护性和组网的灵活性。同时,新的OTN网络也在逐渐向更大带宽,更大颗粒,更强的保护演进。
PTN是报传送网,是传送网与数据网融合的产物。主要协议是TMPLS,较网络设备少IP层而多了开销报文。可实现环状组网和保护。是电信级的数据网络(传统的数据网是无法达到电信级要求的)。PTN的传送带宽较OTN要小。一般PTN最大群路带宽为10G,OTN单波10G,群路可达400G-1600G,最新的技术可达单波40G。是传送网的骨干。
PTN:
1.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Number -- 个人通信号码
2.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专用通信网
3.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umber -- 专用通信号码
4. Package Transport Network -- 基于包传输网络
5.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 分组传送网
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 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点对点连接通道的保护切换可以在50毫秒内完成,可以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 管理和维护机制,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整OAM,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承载核心 IP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等优点。
另外,它可利用各种底层传输通道(如SDH/Ethernet/OTN)。总之,它具有完善的OAM机制,精确地故障定位和严格的业务隔离功能,最大限度地管理和利用光纤资源,保证了业务安全性,在结合GMPLS后,可实现资源的自动配置及网状网的高生存性。
PTN技术主要有两个个,即T-MPLS和PBT。
其中T-MPLS经由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富士通、华为和泰乐等众多支持者提议,于2006年2月由ITU-T实现了技术的标准化,是PTN的首次尝 试。它基于ITU-TG.805传输网络结构,由ITU完成标准化(G.8110.1,G.8112,G.8121),其主要改进包括通过消除IP控制层 简化MPLS以及增加传输网络需要的OAM和管理功能。
T-MPLS是一种基于MPLS、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与MPLS不同,T-MPLS不支持无连接模式,实现上要比MPLS更简单,更易于运行和管理。T-MPLS取消了MPLS中与L3和IP路由相关的功能特性,其设备实现将满足运营商对低成本和大容量的下一代分组网络的需求。T-MPLS沿袭了现有基于电路交换传送网的思想,采用与其相同的体系架构、管理和运行模式。
而PBT则由北电予以支持,它源自IEEE802.1ah定义的“PBB-TE”(运营商骨干网桥接传输技术),并希望2007年能够开始技术的标准 化。PBT着眼于解决以太网的缺点,T-MPLS着眼于解决IP/MPLS的复杂性。它们都为从现有的SONET/SDH向完全分组交换网络的转变提供了 平滑过渡的方法。从标准化的程度上看,T-MPLS更成熟,ITU-T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标准化工作,正在修订部分标准并与IETF合作;PBT则处于标准 发展的早期,2007年3月在IEEE批准立项,标准化过程需持续2~3年,IETF的GELS工作组预备成立,提交了2个IETFdraft,并且, 802.1agCFM本身尚未批准。
PBT是在IEEE802.1ahPBB(MACin MAC)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目前正在ITU-T和IEEE进行标准化(IEEE称其为PBB-TE)。PBT的主要特征是关闭了MAC地址学习、广播、生成树协议等传统以太网功能,从而避免广播包的泛滥。PBT具有面向连接的特征,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或控制协议进行连接配置,并可以实现快速保护倒换、 OAM、QoS、流量工程等电信级传送网络功能。PBT建立在已有的以太网标准之上,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基于现有以太网交换机实现。这使得PBT具有以太网所具有的广泛应用和低成本特性。
总的说来,PBT和T-MPLS技术结合了以太网和MPLS的优点,提供了一种扁平化、可运营、低成本的融合网络架构。两者都提供类似SDH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提供标准的面向连接的隧道,区别主要体现在数据转发、保护、OAM的实现方式不同。PBT和T-MPLS都能满足运营商面向连接的、可控、可管理的以太网传送要求,运营商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结构和管理模式做出选择。
对于T-MPLS和PBT的应用,将主要应用在城域网中,提供以太网传送业务和L2VPN业务,如DSLAM到BRAS的业务汇聚,3G基站到RNC的分组化传送,提供MEF定义的E-Line、E-Lan业务等。由于国内运营商的长途骨干网络已经比较成型,所以对于PTN在骨干网中的应用模式还没有定论。但是,用T-MPLS低成本和便于维护管理的特性,在骨干网提供L2VPN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OTN:
1. Optical Transit Node -- 光过渡节点
2. Orthogonal Tree Network -- 正交树网络
3.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 光传送网 (Optical Transmission Net)
光传送网(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由于在网络上传送的IP业务和其他基于包传送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对传输容量的要求在不断迅猛增加,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和光放大器(OA)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使传送网正在向以光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光传送网发展。基于OTN的传送网的出现将使人们期望的智能光网络逐步变为现实,为网络运营者和客户提供安全可靠、价格有效、客户无关、可管理、可操作、高效的新一代光传送平台。
OTN(光传送网,OpticalTransportNetwork),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OTN通过G.872、G.709、G.798等一系列ITU-T的建议所规范的新一代“数字传送体系”和“光传送体系”。OTN将解决传统WDM网络无波长/子波长业务调度能力、组网能力弱、保护能力弱等问题。
光传送网面向IP业务、适配IP业务的传送需求已经成为光通信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光传送网从多种角度和多个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在兼容现有技术的前提下,由于SDH设备大量应用,为了解决数据业务的处理和传送,在SDH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MSTP设备,并已经在网络中大量应用,很好地兼容了现有技术,同时也满足了数据业务的传送功能。但是随着数据业务颗粒的增大和对处理能力更细化的要求,业务对传送网提出了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传送网要提供大的管道,这时广义的OTN技术(在电域为OTH,在光域为ROADM)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它解决了SDH基于VC-12/VC4的交叉颗粒偏小、调度较复杂、不适应大颗粒业务传送需求的问题,也部分克服了WDM系统故障定位困难,以点到点连接为主的组网方式,组网能力较弱,能够提供的网络生存性手段和能力较弱等缺点;另一方面业务对光传送网提出了更加细致的处理要求,业界也提出了分组传送网的解决方案,目前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T-MPLS和PBB-TE等。
随着网络业务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运营商和系统制造商一直在不断地考虑改进业务传送技术的问题。
数字传送网的演化也从最初的基于T1/E1的第一代数字传送网,经历了基于SONET/SDH的第二代数字传送网,发展到了目前以OTN为基础的第三代数字传送网。第一、二代传送网最初是为支持话音业务而专门设计的,虽然也可用来传送数据和图像业务,但是传送效率并不高。相比之下,第三代传送网技术,从设计上就支持话音、数据和图像业务,配合其他协议时可支持带宽按需分配(BOD)、可裁剪的服务质量(QoS)及光虚拟转网(OVPN)等功能。
1998年,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正式提出了OTN的概念。从其功能上看,OTN在子网内可以以全光形式传输,而在子网的边界处采用光-电-光转换。这样,各个子网可以通过3R再生器联接,从而构成一个大的光网络,如图1所示。因此,OTN可以看作是传送网络向全光网演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应用。
在OTN的功能描述中,光信号是由波长(或中心波长)来表征。光信号的处理可以基于单个波长,或基于一个波分复用组。(基于其他光复用技术,如时分复用,光时分复用,或光码分复用的OTN,还有待研究。)OTN在光域内可以实现业务信号的传递、复用、路由选择、监控,并保证其性能要求和生存性。OTN可以支持多种上层业务或协议,如SONET/SDH,ATM,Ethernet,IP,PDH,FibreChannel,GFP,MPLS,OTN虚级联, ODU复用等,是未来网络演进的理想基础。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构造基于OTN的新一代传送网络,系统制造商们也推出具有更多OTN功能的产品来支持下一代传送网络的构建。
先说PTN,PTN类似于MSTP,但只是类似,PTN主要为数据业务的传输而服务,因此它主要提供GE、FE接口,当然也可以提供2M或者STM-N接口,不过其2M和STM-N已经不再是MSTP设备的帧结构形式,而是IP包的形式。PTN目前有两大类,一类是由MSTP演变的T-MPLS,另一类是由数据设备演变的PBB-TE,通常传输厂商的产品属于前者,而数据厂商的产品属于后者,两类产品的优劣可以自行搜索相关文章。由此可见,PTN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基于新内核的MSTP,其主要功能和实现方式都与MSTP非常相似。
再说OTN,OTN实际上是DWDM和ASON的综合体。首先OTN具备光交叉能力,即通过加载WSS型ROADM模块,可以使其组成类似于ASON设备的MESH网结构,即提高业务调度的灵活性,又增加了网络安全性;其次OTN具备电交叉能力,即每个波道的子速率交叉能力,这一部分与SDH的作用非常相像,但OTN有自己特殊的帧结构,那就是2.5G颗粒的ODU1和10G颗粒的ODU2,也有专门为数据业务服务的ODU1E和ODU2E。光交叉和电交叉实际上是可以相互独立的,比如只具备光交叉能力而没有电交叉,或者只有电交叉而没有光交叉,都可称之为OTN。目前国外对光交叉感兴趣,而国内对电交叉感兴趣。由于光交叉主要由ROADM模块来实现,有兴趣的可自行搜索,这里简单谈谈OTN的电交叉。OTN电交叉的需求源于单波10G速率的出现,当一个波道达到10G时,其OTU便可承载4*2.5G或者8~9个GE,典型的DWDM开通业务方式都是点到点对开,倘若目标站点根本不需要这么大的容量,那么OTU的投资就显得很浪费。GE业务也是如此,因为许多节点大多只需要1~2个GE,而不必要8~9个GE。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DWDM上引入类似于SDH的交叉功能,从而演进出OTN的电交叉功能。OTN的电交叉部分实际相当于一端只能调度2.5G和10G颗粒的SDH设备,其客户侧部分是彩色光口,与业务设备对接,通过客户侧将业务信号接入至交叉矩阵,复用成ODU1或者ODU2颗粒,然后通过线路侧的OTU转换成符合DWDM规范的波长,通过OMU和ODU以及OA在光缆上传输。由此可见,OTN实际上可比喻为DWDM+ASON的综合体,但需要注意的是OTN对低于2.5G颗粒的业务几乎难以支持。
通过以上的说明,可以看出OTN和PTN从应用上还是有显著区别的,从交叉容量上看无疑OTN的交叉容量是相当惊人的,但PTN可以调度小颗粒业务,可支持2M接口,因此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城域网为例,核心节点可采用OTN承载PTN的方式,汇聚层用OTN即可,接入层用PTN即可,这是因为核心层和接入层需要用到FE、2M这样的接口类型,而OTN并不支持。OTN在核心层和汇聚层的使用可以大量降低光纤占用率,同时它对GE、10GE、STM-16或以上这样的大颗粒业务支持能力要比PTN更强更经济。在实际组网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OTN或PTN。
希望能帮到楼主!
简单的说这是两种业务承载方式,PTN:分组传送网 OTN:光传送网2种方式在物理上都使用光纤传输,在城域网中以前多使用SDH。现在由于业务量的增加和业务种类的增加多改用PTN了。再省级干线中还是多使用OTN,也就是波分。特点是容量大。
业务承载的两种方式,光传送和报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