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移动通信 > GSM/GPRS/EDGE > 语音信号处理流程

语音信号处理流程

时间:04-18 整理:3721RD 点击:
如题。

感觉应该是先看看硬件,然后是参数,然后具体测试分析下结合周围的无线环境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新兴学科。语音信号处理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的主要技术包括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和语音增强等。本文选取语音识别作为重点讨论课题。
语音识别就是让计算机听懂人的话,并做出正确的反应。目前主流的语音识别技术是基于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
本文首先对语音信号处理进行了概述,其中包括各种处理技术、发展及应用。接下来主要介绍了语音识别方面的知识。根据语音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模型,介绍了预处理、端点检测到模板匹配各个部分所涉及到的语音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和方法。重点研究了孤立词识别系统的原理、构成及各部分的实现算法。并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系统的仿真。

移动台(MS)首先把发话方的声音信号变换成13kbit/s的GSM中的数字化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经过高频调制、功率放大等处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到自由空间。基站收发信台(BTS)的天线检测到这个信号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再现13kbit/s的数字语音信号形式。为了与固定网的传输标准一致,经过一种码型变换器(TC—Transcoder),把13kbit/s变换成64kbit/s速率。移动交换局(MSC)以64kbit/s标准格式经过不同链路的传输,直至收话人的端局。如果受话方是PSTN用户,它就可以按PCM解码规则从64kbit/s数字信号流中恢复发话方的语音。把上面的描述表达成不同的传输平面层,如图3-1所示。(这个图传不上来了)
如果把GSM看成是一个整体,则从MS到MSC为一个本地段,中间路径所涉及的PSTN、ISDN为长途段,从端局到被叫用户看成是另一个本地段,当被叫是MS用户时,两个本地段具有相同的意义。为了适应与其他网络的互连以及GSM内部传输的需要,要应用到网络交互功能IWF(Interworking—Function)。在移动端由于限制于语声平面时比较简单的,而在网络一侧,IWF就要取决于互连网的语音传输模式。PSTN和ISDN都是采用数字化传输,对语音信号的采样经64kbit/s PCM编码而使其数字化。64kbit/s PCM编码是电信领域的基本码型。由于语音信号的带宽小于4kHz,根据Nyquist定律,8kHz的采样速率可以使采样信号无失真的恢复。每个采样值经量化压缩编码为8bit码,其输出为64kbit/s。这个从模拟到数字的过程包括预加重和采样。采样值线性量化成13bit的数字值,最后13bit经A律压缩为8bit码。这就是PCM码,是数字传输中的基本码型。收端可以经过一套对应的逆变换,恢复语音信号。

最好的办法就是到现场进行测试

首先,语音通过一个模/数转换器,实际上是经过8KHZ抽样、量化后变为每125US含有13bit的码流;每20ms为一段,再经语音编码后降低传码率为──13bit/s;经信道编码变为22.8Kbit/s;再经码字交织、加密和突发脉冲格式化后变为33.8kbit/s的码流,经调制后发送出去。接收端的处理过程相反。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