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移动通信 > GSM/GPRS/EDGE > GSM帧的作用

GSM帧的作用

时间:08-23 整理:3721RD 点击:
如题。
GSM中有复帧超帧,我想问帧的结构怎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有帧呢?

我问的是帧的问题...楼下哥们搞了一堆信道的东西来....

1)TDMA信道概念
GSM中的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一个物理信道就为一个时隙(TS),而逻辑信道是根据BTS与MS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的不同而定义的不同逻辑信道。这些逻辑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上传送。从BTS到MS的方向称为下行链路,相反的方向称为上行链路。
    逻辑信道又分为两大类,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① 业务信道(TCH):用于传送编码后的话音或客户数据,在上行和下行信道上,点对点(BTS对一个MS,或反之)方式传播。
② 控制信道:用于传送信令或同步数据。根据所需完成的功能又把控制信道定义成广播、公共及专用三种控制信道,它们又可细分为:
广播信道(BCH):       ---频率校正信道(FCCH):携带用于校正MS频率的消息,下行信道,点对多点(BTS对多个MS)方式传播。
---同步信道(SCH):携带MS的帧同步(TDMA帧号)和BTS的识别码(BSIC)的信息,下行信道,点对多点方式传播。
---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每个BTS的通用信息(小区特定信息)。下行,点对多点方式传播。
公共控制信道(CCCH) :
    ---寻呼信道(PCH):用于寻呼(搜索)MS。下行,点对多点方式传播。
    ---随机接入信道(RACH):MS通过此信道申请分配一个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可作为对寻呼的响应或MS主叫/登记时的接入。上行信道,点对点方式传播。
---允许接人信道(AGCH):用于为MS分配一个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下行信道,点对点方式传播。
专用控制信道(DCCH):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用在分配TCH之前呼叫建立过程中传送系统信令。例如登记和鉴权在此信道上进行。上行和下行信道,点对点方式传播。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它与一个TCH或一个SDCCH相关,是一个传送连续信息的连续数据信息,如传送移动台接收到的关于服务及邻近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测试报告。这对实现移动台参与切换功能是必要的。它还用于MS            的功率管理和时间调整。上行和下行信道,点对点方式传播。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它与一个TCH相关。工作于借用模式,即在话音传输过程中如果突然需要以比SACCH所能处理的高得多的速                度传送信令信息,则借用20ms的话音(数据)来传送。这一般在切换时发生。由于语音译码器会重复最后20ms的话音,因此这种中断不被用户查觉。
控制信道的配置是依据每小区(BTS)的载频(TRX)数而定的。在使用6MHz带宽的情况下,每小区最多两个控制信道,当某小区配置一个载频时,仅需一个控制信道。

在GSM中,一帧就是8个时隙,就是说8个TDMA时隙构成1个完整的TDMA帧。
帧有分为26业务复帧和51控制复帧。当产生话音业务是,就用26帧业务复帧,当在空闲状态下就用51帧控制复帧,它们是时间概念,只是在不同的状态的不同叫法。

GSM的无线帧结构有五个层次:时隙、TDMA帧、复帧、超帧、超高帧
时隙:物理信道的基本单元s4fadK:JFD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TDMA帧:由8个时隙组成,是占据载频的基本单元。每个载频有8个时隙*&#%kcvK:JFD()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复帧:有两种类型@#(_@s4fK:JFD()$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1)由26个TDMA帧组成的复帧,用于TCH、SACCH、FACCH知1fkK:JFD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2)由51个TDMA帧组成的复帧,用于BCCH、CCCH、SDCCHej道h$K:JFD(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超帧:一个连贯的51X26=1326个的TDMA帧,由51个26帧的复帧或者26个51帧的复帧构成$#$#&K:JFD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超高帧:由2048个超帧构成,相当于(2048X1326=2715648)个TDMA帧
分级帧结构的示意图
1a3ds也fK:JFD()$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TDMA帧号以3小时28分53秒760毫秒为周期循环编号?1fds3a2K:JFD()$#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