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损耗,跟上行增益的关系
上行接收电平=上行发射功率-上行损耗+上行增益;
这二者没有直接的联系。
例如,基站发生故障时,有可能会导致上行增益降低,也有可能导致上行损耗增大。
还 不清楚
路径损耗(Path loss)是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由传播环境引入的损耗的量。功率损耗当 RF 波传输在空气中时发生。这个损耗发生是因为空气提供对信号的过滤作用。特定的电磁频率(非常高且非商业化)被完全地阻塞或被空气过滤。
大尺度路径损耗: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用于测量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信号的平均衰落,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和平均接收功率之间的差值。几种常用的描述大尺度衰落的模型有自由空间模型、布灵顿模型、EgLi模型、Hata-Okumura模型。
基站在接受和发射信号的同时必然要对信号进行放大,上行增益是体现一个对上行的信号放大能力的值。
[)We8u7~)D7A#{#xH 由于在放大有用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再加上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掺杂了杂散、交调信号这些都会对基站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这就是上行干扰
H:_{;NTI/x 可以认为基站都是双工的,既要接收信号又要发射信号,上下行链路平衡的问题说通俗点其实就是探讨如何可以让用户手机既能很好的通话又不会影响基站。比如说下行太强相对的上行就太弱了,用户可以接收到很好的信号但是却打不出电话或者接入时间较长(因为上行太弱,信号无法返回基站),反过来下行太弱上行太强,这种情况下用户不能很好的接受到基站发射的信号,这就会造成单通的现象对方可以听到你讲话,你听不清楚对方的讲话。总之这是一个保持平衡性的问题,通过调整上下行的增益使得上行不至于太强、下行也不至于太弱。一般来说下行增益比上行增益大3db就可以了。
损耗:顾名思义,是传播过程中功率被消耗了,是一个信号强度变弱的过程。楼上已经解释的非常详细了。
增益:则是想办法增强信号的过程。任何加强的过程都会带来增益。例如,接收天线内部由于有天线阵列,因此,接收到的信号实际上是几个阵列的叠加。因此天线有接收增益;再比如分集接收,经过叠加后,信号强度要强于原来只有一路的时候,因此有个分集增益。
两者的关系:
所有的接收端都有一个接收灵敏度。例如手机的接收灵敏度一般在-102。 损耗会导致发射端发出的信号大幅度衰减(自由空间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增加6dB)。而我们要保证的,就是无论衰减多厉害,经过增益以后,接收机收到的信号强度时满足灵敏度要求,可以正常解调的。
这就是链路预算的概念。
例如,假设空间传播损耗是-150。 天线增益是20,分集增益是3。 那么,系统的实际损耗就是 -150 +20 + 3 = -127。考虑接收灵敏度-102的情况。如果要保证衰减后的信号强度依然大于-102。那么,发射端的信号强度就应该不小于 -102 - ( -127) = 25。因此,发射端的最小功率就能够确定了。
实际网络中,链路损耗不会这么简单。但原理与此类似。
上行损耗=下行损耗;例:基站发射功率是43dBn,手机用户在接收点收到基站的信号电平为-70dBm,那么下行损耗等于113dB,也就是说此点上行链路损耗也是113dB;上行的增益是指上行链路中使用有增益的器件的增益量,上行损耗减去上行链路器件有增益的增益量等于上行链路实际损耗。
这个不是有很大的关系。
上行增益是指哪个部份的增益??一般在设备部份上行损耗和下行损耗是基本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