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总线在图像采集卡中的重要作用
自90年代初,PCI局部总线规范开始应用以来,直到现在共有三种总线结构。
其一,PCI-32。其最高理论速度为132Mbytes/S,到如今已在市场上持续应用十余年的时间,是一种相对成熟、有效的总线结构,但随着各项应用对高速度要求的不断增加,PCI-32逐渐开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其二,PCI-X。PCI-X是在PCI-32的基础上扩展而来,数据宽度从原来的32位扩大到了64位,传输速度增加了一倍。但由于需要克服因在高速运行状态并行传送而产生的噪声影响,提高了PC主板的元件成本,所以PCI-X并未能够成为主流总线。
其三,PCL-E。PCI-E总线是点到点的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串行和打包数据的方式传送数据,PCI-E是可以剪裁的,一个通道可以达到 2.5GB/S的传送速度,二个通道则可将传送速度加倍,还可以×4,×8,×16,×32地将通道捆绑在一起,获得更高速的数据传送。PCI-E是 2002年发布的,现在已经在PC主机板上大量出现,据估计,PCI-E将成为PC机的主流总线结构,PCI-E图像采集卡也将得到大量的普及应用。
图像采集卡在机器视觉技术中担负的是信号的转换与传输任务,它将图像采集部分所获取的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再将经转换后的数字信号经过PCI总线实时传输到图像处理环节。而在整个运作过程中,PCI总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PCI总线的高速,才实现了图像采集卡的实时传输能力,同时还没有占用大量的CPU时间,使CPU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图像的运算与处理,有效解决了数据传输与CPU之间的平衡问题。
美国的BitFlow公司自1993年就一直致力于机器视觉图像采集卡及相应软件的开发,BitFlow图像采集卡采用PCL-E总线,擅长于连接高帧率/高传输率相机,适用于复杂的触发和I/O要求的环境、可运行在对CPU占用率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中。
- Windows CE 进程、线程和内存管理(11-09)
- RedHatLinux新手入门教程(5)(11-12)
- uClinux介绍(11-09)
- openwebmailV1.60安装教学(11-12)
- Linux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选型探讨(11-09)
- Windows CE 进程、线程和内存管理(二)(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