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关键技术,令多核设计事半功倍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收益递减法则(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在传统处理器架构的进展方面已经明显体现出来。每一代新工艺几何尺寸和新兴微架构的进步,在相应性能上所能带来的增益正在逐渐减少──显然,借助更快速度以实现摩尔定律的方法不再灵验!功耗和微架构改良的限制,使单一处理器的发展前景受挫,业界的关注焦点已转向多处理器或多核芯片架构的开发潜力。
由于多核主要是用于克服单处理器系统局限性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采用多核纯粹是出于性能方面的考虑。但以picoChip的经验来看,多核技术的影响更微妙、意义也比仅简单地提供更强大的处理能力要深远得多。对于我们和客户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picoArray多核产品能比标准处理器提供高10倍的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在同样的价格和功耗基准下,采用多核产品的系统,将比采用标准DSP的系统处理能力高10倍。另外,传统上需要一个大型FPGA的应用,若采用多核处理器实现,也能降低成本和功耗。
从更实用的角度说,这些成本效益属性使开发诸如3G femtocells(也称家庭基地台)等大量市场成为可能。这些产品要求极强的处理能力,且对价格很敏感、上市速度要快。这些技术同样对处理能力和原材料成本有苛刻要求。
对多核处理器的解读还存在其它误解。其中之一是认为‘多核’意指一种技术。实际上,多核囊括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可用以下两个指标划分:核的大小和所用核的数量。
事实上,为了从多核架构得到更好的性价比,核与和多核矩阵的大小是关键。为做出正确决策,必须彻底了解该组件的目标应用。采用新架构,我们可在每一组件内放置数百个核。此举立即克服了多处理器系统面临的一个传统难题:对一个过程进行‘某种程度’的并行处理虽然能提升少量性能,但却显著增加复杂性,并限制了可用性。
为了把多核架构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支持处理器间通信的硬件至关重要。在此之上,软件开发工具将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虽然多核的确是必经之路,但简单的整合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根据应用需求来调配处理器的大小和数量、提供充分的处理器间通信能力;此外,最重要的是通过提供基于标准的直观工具以确保软件工程师能发挥最高创造力。上述所有条件皆备时多核设计才能事半功倍。
- Windows CE 进程、线程和内存管理(11-09)
- RedHatLinux新手入门教程(5)(11-12)
- uClinux介绍(11-09)
- openwebmailV1.60安装教学(11-12)
- Linux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选型探讨(11-09)
- Windows CE 进程、线程和内存管理(二)(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