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单片机RAM使用

单片机RAM使用

时间:11-23 来源:互联网 点击:
51单片机存储区分配如下:
存储区地址范围功能说明




内部RAM
(256Byte)
00H-1FH内部使用DATA区,四个工作寄存器组(4*8=32Byte),用于内部参数传递
20H-2FH1
BDATA区,DATA 区的16 个字节的可位寻址区
30H-7FH2用户可用非位寻址DATA区,可在一个周期内直接寻址
80H-FFHIDATA区,用户可用的内部RAM 区的高128 个字节,必须采用间接寻址
80H-FFH3可以进行位寻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外部扩展RAM
(最大64KByte)
00H-FFHPDATA区,外部存储区的256 个字节通过P0 口的地址对其寻址,需要两个指令周期
00H-FFFFH4XDATA区(外部存储区),使用DPTR 寻址
ROM
(最大64KByte)
00H-FFFFHCODE区(程序存储区),使用DPTR 寻址

对上表的一些说明:
1编程定义为: uchar bdata test;
所谓的可位寻址,如果你这么用:if(test^0)…else…;我的经验告诉我编译出来的程序会出错的。
我们一般可以这么用:
先做一个位定义:sbit test0 = test^0;
然后再程序中使用:if(test0)…else…;表示判断test的第0bit位的值,然后执行相应程序。其它位的用法类似。
2编程定义为: uchar data test;
因为data区时直接存取存储,也就是说它在编程的时候最快的RAM区,所以我们往往把使用最频繁或者说对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都定义在data区(keil C中是可以设置优先存放RAM区的)。
Data区包括了4个工作寄存器组(32Byte)、位寻址区(16Byte)、用户data区(80Byte)。其实位寻址区也应该归类到用户可用data区中,所以一般用户可以使用的直接寻址的RAM为96Byte。而实际上,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因为单片机工作时只使用4组工作寄存器组中的一组,我们可编程的data区可以有120Byte(我在keilC下编译测试的结果是,只有在不使用bdata的情况下才可以定义120Byte的data区数据)。
3编程定义为: uchar idata test;
如果你没有完全弄懂一个MPU的SFR,那么只能说你没有弄懂这个MPU了。所以这里不细说单片机的SFR,只提一点,它的地址是和IDATA区重叠的,单片机内部时通过区分所访问的存储区来解决地址重叠问题的,因为IDATA 区只能通过间接寻址来访问。在我们的实时性要求不那么高,或者DATA区不够用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启用IDATA区。
4编程定义为:uchar xdata LD _at_ 0x7f;
也可以这么使用:(需包含头文件absacc.h)
A = XBYTE[0x8100]; //从地址8100H读一个字节
B = *((char xdata *) 0x0000); // 从地址0000H读一个字节
XBYTE[0x7500] = 0xf0; // 写一个字节到7500H
P2和P0口为16bit的地址总线接口,P0口为数据总线口,数据和地址时分时传输的。
51单片机的最后一个存储空间为64K, 和CODE 区一样采用16 位寻址,属于外部数据存储区,即XDATA区。这个区通常包括一些RAM器件(如SRAM)或是一些需要通过总线接口的外围器件(特权在以前的BLOG里多次谈过这个扩展RAM的问题,这里也不多涉及了)。对XDATA的读写操作需要至少两个处理周期来装入地址,而读写又需要两个处理周期。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