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MSP430单片机学习

MSP430单片机学习

时间:11-2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的全功能限期版本和C语言4k支持版本,可见该系列的软件开放是最好的。

哪种单片机的开发软件开放的好,就会引起人们对该单片机的兴趣,单片机提供商也深谙此道,所以网上经常可以找到更开放版本的软件。

(3)仿真接口

仿真接口,又称为仿真器,老式单片机由于没有FLASH存储器,所以仿真编程难度很大,新型号的单片机,几乎都有FLASH存储器的芯片,这样的芯片都支持在电路编程(在系统编程),所谓在电路编程,就是用3~5根线就可以将程序写入单片机,并能够将单片机内的程序运行情况、寄存器内容等信息传输到PC机上。这种编程方法需要在单片机与PC机之间安装一个仿真接口,该接口一般需要购买。

AT89S51、PIC16F877就是具有这种能力的单片机,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支持该单片机编程和仿真的接口需要购买,而且简单接口在仿真时会占用芯片资源,给单片机系统开发带来不便。

MSP430系列单片机也是具有这种能力的单片机,但是该单片机采用标准JTAG接口,JTAG是一种标准(IEEE 1149.1),是为测试芯片而制定的,目的是用TCK、TDI、TDO和TMS四个信号来测试芯片的内部状态,为什么测试芯片还需要专门制定标准呢?这是因为复杂芯片引脚太多,特别是还有些芯片一旦安装到多层电路板上就无法看到引脚,更不要说测量了,这时就可以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通过JTAG接口,对芯片进行测量,如果各个公司的芯片都符合该标准,就可以将各个芯片的JTAG口串联起来(外国人称为菊花链),无论在电路板上有多少芯片,只需4个引脚,就可以测量电路板上的所有芯片。既然可以测量芯片,当然可以将数据写入芯片,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数据下载中也使用JTAG接口,出现了在系统编程(ISP)的概念,也就是,即使可编程逻辑器件安装到了系统中,也可以对其内部电路进行修改,JTAG技术和EDA软件的进步,使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与使用得到快速发展。单片机也是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前几年出现在市场上的C8051单片机就是使用JTAG接口的单片机,不幸的是该单片机JTAG接口装置和开发软件很贵,阻碍人们使用该单片机。

使用JTAG口,必须在计算机与芯片JTAG接口之间连接一个接口装置,该装置随芯片而异,实际上JTAG接口装置都是很简单的(就是一个缓冲器),但是由于各个公司的早期产品不完全支持JTAG接口,而JTAG接口装置又必须兼容这些早期产品,就使得JTAG接口装置变的复杂了。

目前,TI公司的MSP430系列芯片就是支持JTAG接口的单片机,该公司称该JTAG接口装置为FET,通过FET就可以对该系列单片机编程与仿真。特别是该接口非常简单,适合自制,网上很多该单片机爱好者就是使用自制的FET开发该系列的单片机,非常成功。

(4)实验板

实验板是学习单片机所必须的,实验板又称为演示板、目标板,其实就是具有单片机的电路板,实验板可以购买,各个单片机的供应商都提供多种多样的实验板。实验板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制,自制实验板是具有挑战的,需要学会画电路板图。

(5)选择单片机类型

软件:支持C语言,免费下载。

仿真器:用于仿真编程的JTAG接口装置可以自制(很重要,可以节省开支)。

单片机:型号多、功能强、资源多、功耗低,程序存储器容量大。

资料:书多、资料多,特别是网上资料多。

满足上述条件的单片机只有MSP430系列。

(2)

新型单片机都具有很多资源,资源多才能节省外部芯片,一般说来,一个系统的芯片数量不能超过5片,否则这个系统就是个复杂的系统。说起51系列,开始人们学习31芯片,必须要有外部程序存储器才能工作,学习单片机先学系统扩展,直到现在,很多51的书还在讲31芯片,讲如何组成最小单片机系统,这样的最小系统早就没人用了。至于AT89S51系列,虽然带有程序存储器,但是由于I/O少,内部资源少,实际中很少能够组成单片系统。51系列之所以书多,是由于几年前,只有51,现在不同了,很多新型单片机,功能强,资源多,I/O多,可以组成真正的单片系统,这些单片机的开发软件支持好,开发仿真器便宜,极低功耗,低电源电压符合电子器件的发展方向,同样是学习单片机,应该学习新的,好的。至于说到复杂,51系列的100多条指令是不是更复杂一些,MSP430的指令数不到51系列指令数的一半是不是简单一些。学单片机,就学新的,喜新厌旧才是正确的,(有些岁数大的人,由于惰性,不学新机型,千万不要学他们,学校的老师,就经常是这种情况,所以学校教51的老师多,近一两年情况正在变),例如5V系统是个很成熟的系统,但是人们为啥要用3.3V,2.5V,和1.8V呢?这就因为只有低电源电压才能降低功耗,才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