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单片机的选择

单片机的选择

时间:11-26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们之间的区别。有人说8051单片机落后了,能说出这种话的定是还没什么开发经验的初学者。而越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越容易发表评论。下面我们来看看AVR和8051的区别吧。

AVR和8051单片机同为8位单片机,AVR当年发布的时候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是1T单片机,带给开发者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就是速度快(和8051相比),还有就是低功率,内部集成了更多的功能。在发布之初,我也非常看好AVR单片机,也买了几片回来玩玩。可是AVR虽然性能上有了不少优势,可是把玩的时候却发现了相关配套服务的不足,比如AVR的引脚甚至封装和8051的不兼容,开发软件也和8051不同,下载线要重新制作,单片机内部结构和编程方法都要重新学习。对于之前没有学过8051单片机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新鲜的,没有阻碍的。可是对于8051单片机的老手来讲,学习AVR就需要重新学习和使用一套完全不同的平台,而学习新的平台需要花上不少的时间。这一事实阻止了一部分人转向使用AVR。如果AVR可以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与8051相关配套软硬件兼容的问题,那么AVR将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必竟8051单片机是最早的单片机,已经有非常多的忠实用户了。

AVR的独断专行,让其它单片机厂商看到了机会。推出一款功能与AVR相当甚至更强大,同时又兼容8051软硬件的单片机必然会得到市场的欢迎。于是飞利浦、SST、STC等厂商开始研发,增强型8051单片机问世了。增加型8051单片机是延用8051的内核,在单片机内部集成更多功能模块。其中做的最出色的就是STC公司的单片机了。它的接口和传统的8051完全兼容,而且内部集成了复位芯片、EEPROM等功能。STC12C系列的单片机也与AVR相同,达到了1T单片机的速度。而且STC12系列单片机还在片内集成了ADC、PWM、EEPROM、独立时钟、内部R/C振荡器、增加了P4接口。从性能上超过了AVR的产品,价格也便宜,同时又和传统的8051的软硬件兼容。STC12C完全超过了AVR的性能,工程师们又不需要学习新的开发平台,只要在原来的8051平台上就直接可以开发STC的1T单片机了。在这种情况之后AVR的落后是必然的结果,虽然ATMEL公司还在大力推出新款AVR单片机,可以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少,以至于在一般的电子市场上都买不到了。但是在网络上还有一些原来在AVR最兴盛时的粉丝团,他们还在坚持用AVR来制作和开发产品。不过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固执的忠实于一种品牌,而不是根据发展的需要而改变,这是很不理智的。当然,AVR目前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只是市场很小罢了。

8051和ARM的比较是另外一会事。就算是最强的增加型8051也不可能和ARM相比较。因为ARM是32位处理器核心,支持更大的处理速度和寻址能力,ARM9又支持MMU,可以安装嵌入式操作系统。ARM是在8051和PC机用CPU之间的中层产品。用来开发多媒体产品,如MP4、手机等。8051和ARM的软硬件平台也是不同的,可是学习ARM可以做一个8051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学习ARM是值得的学习投入。只是在学习之前需要先想好,学习ARM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还是为了制作更好玩的电子制作。

现在基础ARM平台开发的公司有许多,学习ARM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是学好了8051也一样可以有好的工作机会,只是ARM起步晚,会的人不多,竞争相对小一些。而且不管学什么都要面对未来继续学习新技术的事实。学习ARM最关键的是学习操作系统,而不是ARM芯片本身。ARM最大的优势就是因为它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好像我们的电脑一样,我们所写的应用程序可以在操作系统上运行,而不像8051那样单线程运行。安装操作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开发难度。有的人认为学习ARM要用操作系统是很难学的东西。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安装操作系统就是为了减少开发难度,有一些如USB、液晶屏、鼠标、键盘的驱动程序已经有现成的了,只要在我们的应用程序中调用就行了。ARM的开发更侧重于软件层面的开发,更多的是开发上层应用程序和少量的底层驱动程序。ARM的硬件也是有固定的接口,有占用的LCD接口,有占用的USB接口,只要按官方的数据手册制作就可以了。

对于想玩ARM的爱好者朋友,ARM的趣味并不大,而ARM的门槛却很高。首先ARM芯片很贵,便宜的也要30多元,加上周边的一系列配套的电路,一片ARM系统也要百元以上。而且ARM芯片封装都是高密脚贴片封装,没有所谓的直插封装。制作ARM的作品就必须制作PCB板,而且是2层到8层的PCB板。对于一般的爱好者来说,这是不容易接受的。另外,用ARM来完全小制作的资料非常之少,ARM的相关驱动程序一般都是某些公司的内部资料。相对来说最丰富的还是开源的LINUX和部分WIN CE的资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